APP下载

浅谈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

2020-12-22路雅丽

福建茶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和茶道饮茶

路雅丽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引言

茶道精神属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具备相对较成熟、系统的文化理念。儒家“中和”哲学作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与茶道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特点是相一致的。基于此,文章深层次研究儒家“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的具体理念,期望能够为我国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探索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理念和价值意义。

1 浅谈儒家的“中和”哲学形成过程及具体内涵

“中和”哲学作为儒家的核心部分与重要思想,即具备儒家哲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代表儒家的道德理想,体现儒家哲学的艺术情调与美学境界。朱熹曾在《中庸章句》中注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此种之“庸”所表达的含义便是平常者,却难以真正落实,但却是中国人的人生大道。从儒家中和哲学的文字发生及演变角度来看,在殷代甲骨文时期便初步形成“和”这个字,并经过郭沫若先生的考证,证实“和”这个字的本义是以乐器为主,以古乐器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后又演化和引申为和声之义,有具体之物转变为一种富有丰富精神含义的审美认识与哲学思想。儒家的中和哲学作为美学观念,既代表儒家思想所提出的礼序人伦与乐移风俗,又体现着音和、心和与政和的逻辑,是将儒家的中和哲学推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特点。儒家的中和哲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所体会到的生活规律与不同因素而衍生而成的哲学原理,从汉朝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就被定义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而“中和”哲学则被明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而儒家的中和哲学则是最早出现于管子与荀子的理论内涵当中,在《管子》一书中便细化阐释了儒家的“中和”哲学范畴与思想理念,与多数修养和道德息息相关。儒家的“中和”哲学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具体应用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是跟随世人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发展成熟的,并在发展过程中成为这一时代的精神内涵。

2 论茶道精神的传承价值及具体文化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茶道精神,是指中国茶叶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茶道精神,则是专指茶道精神的“精神财富”这一部分。用狭义的概念来理解茶道精神,发现茶道精神源自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是以道德修养为中心,以茶的高雅优美物性为基础呀,通过传统茶艺与茶事来表现及茶、道德、艺术于一体的茶道精神,实现对茶道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体现传统茶道真、善、美的文化品性。茶道精神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其自身所具备丰富传统茶文化内涵,是茶道精神传承的重要价值。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发现中国茶道精神主要包括清新理念、怡情养性与和等三方面文化内涵,皆是代表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首先,茶道精神中的清新理念,是指茶自身所富含的清新清爽特点,在茶道精神中代表着清新、清正的价值观,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相一致的。其次,茶道精神中的怡情养性文化内涵既是一种身体上的健康发展状态,又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良好心态。在饮茶活动中,人们可通过饮茶,理解茶的文化内涵与茶道精神,以茶悟道,来实现自身境界的显著升华。此外,茶道精神中的和文化内涵是指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承载儒家的中和哲学,通过儒家思想的渗透协同其茶道精神与茶文化发展与传承。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中的中和哲学,对于茶道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起到推动茶道精神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填补茶道精神空缺的作用。

3 关于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关系阐释

虽然儒家中和哲学属于哲学思想范畴,茶道精神则偏重于物质文化范畴,但两者之间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与思想道德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与共同体,可以说,儒家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两者是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的。中和是儒家“中庸”哲学的主要价值核心,是指对立事物或不同事物间的统一和谐,“中和”哲学所接触的文化扩展范围相对较广泛,适用于世间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普及性。而中国茶道精神自身所蕴含的平和宽容、天地人等和谐之道,则恰恰符合儒家中和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人道原则与理论原则,两者具备的审美追求和境界要求形成天然的一致性。中和哲学的形成,是根据儒家中庸思想中和谐、宽和、和合、和光等哲学内蕴,而逐渐演化而成的“和为贵”哲学理念,要求世人所表达和体现的行为方式要以和为贵,以中和待人,以中庸理事,只有这样,才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处世观与世界观。根据我国茶道中人的气度、境界和襟怀便可以看出,茶道中人常常将“中和”放在为人处事、提高自身境界与素质的首要位置,通过品茗与理解茶道精神追寻自我和完善人格。比如泡茶时讲究“调太和、量适中”,以茶待客时讲究“尊长者、敬晚辈”,饮茶时则注重“饮罢茶敬方知深”之谦和。由此可以看出,茶道精神中所蕴含的身后茶文化与思想,是高度符合儒家的“中和”哲学范畴的。

4 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的融合意义论述

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从本质及教育层面上具有密切关联,这为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的高度融合提供契机,彰显一定的教育、文化特性。当前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融合模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推进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两者的融合,能够凸显别具一格的文化传承、教育思想价值,发挥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的本质内涵,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模式,提升人们生活质量。首先,在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融合中,推进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的传承。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个体发展具有深入的引领效度,在两者融合中,发挥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各自教育、引领模式,增强人们对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认知,以此使人们践行儒家的“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成为重要价值思想的传承人、弘扬人,促进我国茶道精神与儒家的“中和”哲学的有效性传承与弘扬。其次,实现两者的融合,实现以儒家的“中和”哲学内容丰富茶道精神内涵的作用效度,推进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使人们鉴赏茶、、品味茶,以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增强人们对茶的进一步认知。

5 试析在茶道精神中儒家“中和”哲学的呈现形式

5.1 在茶道活动者行为中儒家的“中和”哲学呈现

在茶道活动者行为中儒家“中和”哲学的呈现,主要是指在茶道活动中,通过与饮茶者讲述儒家中和哲学与茶道精神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与深刻含义,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实现与其他个体、自然环境间形成和谐、美好的关系与状态,实现品茶者自我的“身心合一”。首先,在茶道活动者行为中呈现儒家“中和”哲学,主要是指饮茶者可以在参与饮茶活动时,感受到饮茶活动中蕴含的独特茶道精神与儒家传统思想,并深受儒家传统中和哲学思想所支配,在茶道活动中能够谨言慎行,注重中庸平和之美。在茶道活动者行为中呈现儒家的中和哲学,可通过礼茶者典雅端庄、礼茶行为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的活动者行为看出,茶道活动者无论是在烹茶、煮茶还是品茶,都能够符合茶道平和与儒家中和哲学的要求。在品茗过程中,茶道活动者也会用过品茗实现自我行为反省和自查,确保其自身所具备的心智修养与饮茶行为保持一致,并保证自身的言行举止符合儒家中和标准。其次,茶道精神要求茶道活动者在参与饮茶活动时,应时刻与其他饮茶者之间保持和谐关系,要做到“养律、养性、养身、明伦”等“茶道四义”,明伦即要求茶道活动者要注重茶礼,具备儒家中和哲学中的“仁、礼”伦理道德,确保其做到以礼仪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养律即洁身、正心,洁身要求及于衣履,心正则要求见诸仪容气度。养身则体现于饮茶者,自身必健康,养性则是茶道即人道,茶人顺茶性,通过饮茶涤除积垢,还原其本来性善。最后,在茶道活动者行为中呈现儒家中和哲学,还可通过饮茶者与饮茶环境的和谐氛围看出,中国茶道活动的开展,讲究饮茶环境“清、静、寂、雅”,多数是在宁静自然的环境中开展饮茶活动,以期实现品茶者的天人合一与“以茶雅致”。

5.2 在茶道物质元素中儒家的“中和”哲学呈现形式

茶道物质元素属于茶道精神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蕴含丰富儒家中和哲学的一种茶道思想体系,无论是茶品、茶具还是茶水等物质都讲究合理搭配,只有这些物质搭配协调,才能真正体现出茶道物质元素对茶道活动开展的“清、静、寂、雅”等四大要求,让茶道活动者通过参与品茗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并逐渐体会到茶道物质元素中儒家的中和哲学内涵。茶道物质元素中的儒家中和呈现形式,主要通过茶道中物质构成元素的中和之美,如茶品的和谐之美,为茶道活动者在饮茶过程中带来思想感悟和道德提升价值,与儒家中和哲学中所提倡的中和之美是相对一致的。茶水中的中和之美则是将茶水做为茶道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茶水品质的选择和要求,体现出中国茶道与儒家中和哲学高度符合的追求与审美情趣。比如在以往古代时期,我国茶道活动者注重于自然水质和口感的和谐,认为茶道中的茶水、茶叶、温度等因素缺一不可,皆代表着茶道的品行统一、和谐。茶具的中和之美则是指茶具本身作为茶道活动中尤为重要的物质,其自身便是“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完美融合体,所以多数茶道活动者在茶具的选择上,多数受儒家中和哲学中“俭廉”、“自然”、“中庸”等中和思想所影响,而注重茶具色彩、质地、外形等方面所具备的文化和气质。尤其是注重茶具中所蕴含的儒家文人平和、端庄与稳重等风格气息,要与茶道精神要求相一致,小到茶具外形、色彩、图案的布局,大到茶具自身所象征的意蕴和文化内涵,都要即与儒家中和哲学相一致,又要高度符合茶道精神要求。

5.3 在茶道精神创新发展与传承中儒家中和哲学的呈现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其自身不仅承载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担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还具备较丰富的茶道精神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仅如此,茶道精神中所蕴含的良好文化价值观念,也是促使人们传承与尊重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茶道精神理念中所蕴含的儒家中和哲学,更是需要人们学习和吸收内化,以期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社会价值观、良好心态与礼仪规范及社会具体行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不断在进步,时代不断在发展,传统且陈旧的茶道精神已难以符合现代人实际需求,对于儒家中和哲学的传承与弘扬也越加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只有不断在原有茶道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形式、传承途径、传承内容等多方面的创新,才可确保茶道精神能够始终具备较高的传承效率和效果,能够一直影响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内涵,成为儒家中和哲学传承所需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实现茶道精神与儒家中和哲学的有机融合,确保在茶道精神创新发展中呈现儒家中和哲学,不仅需要寻找到茶道精神与儒家中和哲学的一致性,同时也要结合当前时代发展具体需要与人们的关注点,然后再通过结合时代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化的创新,从而实现在保留茶道精神与儒家中和哲学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两者深层次融合。

6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发现茶道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茶文化的实际融合点,与儒家中和哲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两者所具备的共同点相对较多,具有较高融合意义与价值。所以,实现茶道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确保在茶道精神发展中呈现儒家中和哲学,极具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和茶道饮茶
寻迹万里茶道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茶道六百年》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半碗粥道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