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青海茶文化传承初探

2020-12-22杨如春

福建茶叶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海茶文化茶叶

杨如春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

引 言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饮料,深受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喜爱。即使是不产茶的青海省,其人民群众对茶叶也是极其喜爱和依赖,并孕育了丰富独特的茶文化。青海茶文化影响着青海人民的生活,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悄无声息的变化着。在生产力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青海省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茶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此问题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解读文化传承,分析青海茶文化的发展,为青海茶文化传承提出建设性建议。

1 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传承的论述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传承的论述

马克思没有专门讨论文化传承的著作,但品读其在唯物主义视角下对历史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对文化传承的态度。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文化从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客观存在。这意味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如此一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以及选择被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方面影响,即怎样做好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每一个民族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这种传承不是不分好坏、全盘接受的。列宁曾经告诫人民:“旧社会死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遗害我们。”[2]虽然文化由人创造、服务于人,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步着,但是文化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是相对独立的,有时会先于生产力,有时会落后于生产力。对于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文化需辩证看待,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我们要传承和发展的是符合时代潮流、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的文化,对于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御。文化传承不仅关于一个民族生命力的延续,还关乎其是否能健康发展,因此对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批判中进行,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传统文化有所扬弃。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文化传承的论述

文化传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历届领导人十分重视文化传承,并将其规划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其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强调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待当今中国的发展,认识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是中国人民的珍贵遗产,不应该将其中的联系割断,而是要从中总结并继承,以此来帮助中华民族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3]毛泽东积极鼓励后人将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继承前领导人“古为今用”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态度面向世界,发扬本土优秀文化,吸收外来有用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倡导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根基和血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之源,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2 青海茶文化内容概述

2.1 茶叶在青海的传播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原高寒的自然环境不利于茶叶的种植,茶叶传入青海的具体时间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考证,可以肯定的是,茶在青藏高原的传入时间不会晚于唐朝。[4]茶叶刚开始传入青海地区时,作为稀有物品仅被贵族阶层所享有,但随着唐蕃古道的开通,吐蕃王朝利用马匹、药材等物资与汉地的茶叶进行贸易交换形成“茶马互市”,茶叶便逐渐在青海地区普遍流传开来。古时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人民主要以游牧民族为主,饮食单一,以牛羊肉、乳制品和青稞面为主,而长期使用肉食和粗糙的青稞,易给肠胃造成负担,且营养不均,不利于身体健康。恰巧茶叶有生津止渴、发热驱寒、补充维生素、助消化等药用价值,极其适合高原游牧民族食用,因此自茶叶普遍传入吐蕃后,便受到青藏高原上各族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是“无人不饮,无人不食”。

随着喝茶的人逐渐增多,吐蕃贵族开始注重茶道学习和茶文化的传播,《汉藏史集》载,吐蕃赞普墀松德赞曾亲自向汉地和尚学习烹茶的茶道。在吐蕃贵族的倡导和影响下,对茶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之风逐步流入民间。茶从吐蕃时期始逐渐融入了高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即使青藏高原的统治者换了一族又一族,汉人的朝代不断更迭交替,但“茶马互市”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在继续着,青藏高原上各个民族逐步发展出了本民族独有的茶文化。

2.2 青海茶文化内容概述

茶叶品种众多,据史料载传入吐蕃的茶叶就不下六种[5],其中广受青海各族人民欢迎的以湖南和四川的黑砖茶为主。所谓黑砖茶,就是将茶叶用高温火焙成黑褐油润状,然后用蒸压工艺将茶叶压成形状似砖但个头比砖块大厚度比砖块略薄的长方体。将茶叶压制成砖形,于商人来说可谓极大的减轻了古代交通不便,运输艰难的状况,于游牧民族来说方便迁移时携带。且黑砖茶不但味道香醇,能驱寒消食、提神解渴,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金黄色霉菌还可以很好的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因此广受青海各族人民的喜爱。由此可以看到,砖茶是因其特殊的形状和药用价值,而被青藏高原上的人民长期且普遍的食用。青海茶文化就是在“不可一日无茶”的高原上,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

首先,青海各族人民喝茶的风格繁多,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性。藏族喝茶的花样最多,有清茶、奶茶、酥油茶、甜茶、面茶、油茶。蒙古族爱好与藏族相似,喜酥油茶。回族和撒拉族喜盖碗茶,有些贫穷的回族民众无钱买茶,就将麦子炒到半焦程度,捣碎后放入茶罐,加盐盛水熬煮后饮用,此谓以麦代茶。土族在青海历史上是最先被汉化的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饮茶风俗与汉族相似,以满足饮食需要为主,多喜清茶和奶茶。喝茶时有些人家习惯连同茶渣一饮而尽,有些会将茶渣作饲料喂养牲畜,有些贫穷人家则将之滤出晒干,用小型手推磨将之碾碎,待下次熬茶时加进去,这种饮茶方式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

其次,茶用于祭祀和寺院布施,体现了茶之于人民生活的神圣性。人类长久以来有宗教信仰和祖先崇拜,并用祭奠的方式表达对神和祖先的敬意,茶在青海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茶叶在祭祀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物。藏传佛教进行祭祀仪式时会燃烧敲碎了的砖茶,供奉酥油茶等,其他民族在祭祀神明或祖先时,会在牌位前供奉茶水以表敬意。茶叶可用于祭祀,同时也是礼佛的重要物品。信教群众平时会给寺院或僧侣赠送茶叶,在重大宗教节日或法会上时,政府和一些社会机构会给寺院赠送大量茶叶,由寺院僧人熬煮之后分发给僧人和信教群众,在这里,茶叶成为了宗教人士和政府机构友好互动的桥梁。

最后茶可作为走亲访友、结婚生子的礼品,具有民族发展的见证性。青海地区不产茶叶,茶叶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从中原内地运到青藏高原,因此茶叶是较为珍贵物品。热情好客的青海人民用茶叶招待来访的客人,在逢年过节时相互赠送茶叶,在说媒时以茶为聘礼,茶叶作为必备之礼品与每个青海人一生中很多关键的仪礼联系在一起,说明茶叶被青海人民寄予了美好祝福和文化内涵。哪怕今天交通发达,物资愈来愈方便快捷,科技发展迅速,商品销售网络化的时代,青海当地人民普遍能购买到花样繁多的茶类饮品,口感色泽都较为普罗大众接受,但是在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茶叶仍然要按照礼俗旧规来做准备。茶叶陪伴青海人民走过春秋冬夏,纵使时光流转,时代更迭,茶早已与青海人民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见证着青海人民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

3 青海茶文化传承保护对策

茶已经融入了青海人民的生活,并刻有青海各个民族发展的痕迹,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无法在流水线上复制生产。而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相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旧有的文化必将因不适应现有的社会生活需要而退出历史舞台。青海茶文化作为发展了千百年的文化因子,对其进行传承或者记忆,使之避免被社会完全淘汰或遗忘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青海省政府、社会、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3.1 设置开发研究青海茶文化的委员会

首先,建立致力于研究开发青海茶文化的学术委员会。青海茶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新发现,茶叶出现在青藏高原之上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最晚可至魏晋[6],此一发现推翻了之前茶叶初传入藏地是在唐代吐蕃时期的推测,说明茶与青藏高原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有关青海茶文化的历史以及青海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喝茶的种类、方式、茶具,以及各个民族喝茶方式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等,这些都是值得专家学者去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力研究下,青海茶文化能得到更深层次更科学的解读。其次,建立挖掘青海茶文化资源的委员会。例如深入解读古老的砖茶制作、茶叶包装、熬茶方法、打酥油茶、泡盖碗茶、民间茶具、茶工艺品、茶食品等等,这些是青海茶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委员会需要将这类茶文化资源结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并与其他机构或企业进行宣传和表演。

3.2 设置记忆青海茶文化的永久性机构

青海茶文化产生于青海人民日常生活中,必然也会随着青海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甚至是消失。从这个角度来看,青海茶文化是脆弱的,需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应牵头出资建设茶博物馆、茶文化宫、茶文化互联网站等,将青海省久远而古老的茶文化发展史以实物展览、数字模拟、或话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机构也应科学利用自身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跨市跨省的地区茶文化展演活动,或者建立茶文化宣传小站以售卖青海茶文化明信片、茶故事册、茶传说册、茶文化海报、茶文化服、茶文化挂件等方式宣传青海茶文化。紧跟时代潮流,用现代人民群众习以为之的方法“记忆”青海茶文化、展现青海茶文化、宣传青海茶文化,有利于唤醒并加强青海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重视,丰富青海人民的精神生活。

3.3 支持宣传青海茶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

青海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只需要政府出资引导,还要社会合力推动。在茶文化旅游产业这一块,青海的基础设施发展得还较为薄弱,例如鲜有展示民族茶文化魅力的茶馆、茶楼等饮茶场所和售卖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器皿的集市,缺乏素养较高的青海茶文化宣传讲解员,而往往这些物资和人员最能直观的向游人展现青海茶文化的内涵和风情。对此,政府可以从引进外资或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贷款等来从事青海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项目。青海省是旅游大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地都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景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这些著名景区为依托,将青海茶文化的旅游产业与旅游景点的发展结合起来,并且积极与青海茶文化研究委员会、茶艺术团、博物馆等组织进行合作,适地适宜的建设饮茶场所,开发茶具市场,培训茶文化讲解员,合力推进青海茶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宣传,在这些系列过程中实现对青海茶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青海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大美青海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香喷喷的茶叶
青海行七首(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