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背景下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2020-12-22刘萍
刘 萍
(萍乡学院体育学院学院,江西萍乡337055)
引言:体育训练学科是当前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规而又重要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将运动人体科学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作为基础,为后续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而且能够有效的挖掘体育运动的规律,为改善运动状态提供科学合理的引导。
1 目前我国在进行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教学中暴露的一些缺陷
1.1 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差别较大
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在体育训练学科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不同的学校在开展体育专业教学的水平差别较大。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近些年大力推动扩招政策,导致一些学校大力进行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开拓,但是却没有结合自身的教学状况和能力,使得教学质量和理想状况出现较大的落差。过于快速的扩充专业课程,忽视了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导致现有的专业缺乏较为深厚的内涵和价值。正是在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下,如果不能够采取科学的措施应对处理,未来的体育训练学科发展历程并不会顺利。
1.2 现有的建设过于盲目缺乏目标性
我国近些年来大力倡导体育事业发展,而且社会对于体育专项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在急速提升。为了更好的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有很多的学校过于盲目随大流,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浪费过多精力,而最终教育的成果并不理想。比如:有一些专业和体育并不相关的理工类学校都盲目加入到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中,这就会增加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专业的学生,但是由于这些学校在该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达标,这些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学生数目的扩升,很容易出现人才饱和问题,这并不利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3 体育教学训练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具备很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目前,结合实际的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建设来看,有很多的高校在设定专业内容的时候相互参考综合,导致了内容极为相似,整个专业呈现出的感觉较为平庸,并不具备鲜明的个性化专业特色。高校在未来的改革中,要做好专业内容的优化,将自身鲜明的教学特点有效的突出,这样也便于构建校园文化,突出学校的教学优点,更好的吸引人才。可是,参考学校实际学科建设状况来看,专业教学的内容设定大都是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理论教学方面平庸不具备个人特色,而且教学理论和实践也容易出现不吻合的问题。这对于当前的体育教育训练转学科的专项建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也会导致专业的没落。
(一)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整体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固化状态
鉴于高校没有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进行有效的创新升级,而且高校该专业学生的扩招,使得老师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生的培养中,忽略了对教学方式的及时更新升级,而且有一些老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借助机械化的模式开展相关教学,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性,而且最终取得的教学成果也不够理想。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要及时的优化教育训练学科的培训方式和内容,而且也要做好教师团队人才的引入和后续培训,这一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
2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未来该如何有效发展
2.1 进一步的加速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全面和综合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当前的教育体制也更加健全和完善,不同的学科之间也在朝着交互和融合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新的发展浪潮下,我国的体育教学训练学科也需要紧随时代教育,朝着综合化全面化的方向改革和进步。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自身就具备较强的专业交互特色,教学的内容也需要紧密贴合时代脚步,将时代的特色进行呈现,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也使得人才竞争力度不断加大,体育教学训练学科也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更好的突出自身的个性化特色,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一定要做好内、外双向融合,确保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进步。所述的内部综合指的就是让现有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及时的和其他体育类型学科有效的融合,达成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目标。所谓的外部综合指的就是确保该学科和其他类型专业的学科比如可以是生理学、心理学等进行融合,实现自身专业的有效突破和内容创新开拓,这样也更有助于自身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最后,结合社会发展来看,人们现在对一些休闲类体育项目比如有瑜伽、高尔夫等较感情需,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也要和休闲类的体育科目进行融合,做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有效构建,确保人才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比如,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做好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需要在心理方面对运动员进行有效引导和暗示,因此相关的训练工作人员也要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为了更好的提升体育训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受到伤害,避免身体过度损坏等,这就要求相关的培训人员要掌握一些急救和保健知识。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的发现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或者是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通过科学的外部融合,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动力。
2.2 确保发展模式更具有独立性
体育教学的训练学科建设和发展要紧随时代发展大方向,将社会发展的个性化特色进行有效的融合,以此更好的完善自身的发展体系。体育教学训练学科在开展内、外双向融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做好学科体系的有效搭建,并且在实践和发展进程中,突出自身的独立性。我国当前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并不是十分完善,依旧处于较为初级的初期阶段,要做好和其他学科的有效综合,才能够更好的对人才产生吸引力。如今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在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以便找到新的发展机遇,这个时候独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独立性指的就是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认清个人的特点和学科独特的优势,更加准确的构建和完善专业系统。只有确保发展模式的独立和个性,才能更好的适应教育改革变化,不会被时代淘汰。为了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中突出独立性,这就需要学校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发展独特的训练模式,进一步的明确体育训练学科的主要任务,将体育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这样才不会被其他的学科替代。依旧上文所述,虽然将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的质量,但是,也不能够忘记和否认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专业性,在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够忽略自身的学科优势,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落实到实际教学来看,体育训练学科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做好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专业理论教育,而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内容,这样也便于进一步的突出自身的独立性,使得该专业的人才教育更加鲜明。
2.3 为未来的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的综合素养也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体育事业也蓬勃发展,慢慢的向体育大国靠拢,通过这些不拿发现我国体育具有一定的实力和魅力。特别是随着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且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我国多余体育运动员的培训和关注程度都在不断提升,体育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体育战略发展布局中,需要对运动员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升级,转变较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慢慢的向竞技体育方面转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从某个角度来看,这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及时的更新升级,建立和竞技类体育相关的学科,做好人才的全面培养。其中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开展而言,需要重点针对在校学习的运动员,做好专业的体育技能培训教育,最终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综合成绩。这也可以很好的突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培养模式的积极改变,也摆脱了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形式,人才的发展更加全面,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3 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的时代和教育改革发展大环境之下,体育训练科学的教学一定要紧随时代的发展脚步,依旧时代的浪潮寻找到新的方向。因此要将体育战略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做好基础理论的深刻学习,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的明确学习的目标,对教学的内容及时的优化升级,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体育竞技水平,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教育机械化、内容模糊不具有鲜明特色等相关问题,找到关键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够更好保障体育教育训练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