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精神指引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辅导员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2020-12-22关慧娜

福建茶叶 2020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辅导员群体

关慧娜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辅导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他们不仅仅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在学校从参与的一切生活以及其他活动负责任,要全面承担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任。对于一名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内容所涉及范围是非常丰富和多元化的,这也在一定层面上意味着高校辅导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育人机制对于提升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质量而言至关重要。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群体的特点分析

1.1 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伴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面向全国招生的数量和范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就代表着现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结构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专业当中,其对于生源的结构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招生地域范围、综合能力考评、成绩考核等等有所变化。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在历年招生比重中都在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数量,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采用的招生标准也不有所差异。当这些学生进入到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当中来时,这必然会在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难度,这些学生因为从小到大的生活与成长环境不同、教育背景和教育基础不同等等都会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竭尽全力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因材施教,要尽可能确保每一项管理措施和效果都能够落到实处。

1.2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在人才培养方面会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就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实际教育和管理学生工作当中,必须要根据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要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措施建立在专业特色基础之上,要与当今社会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对行业特色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针对学生未来所选择的不同方向进行主题设计和分层引导。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育人机制

2.1 从高校辅导员角度来分析

2.1.1 高校辅导员要积极自主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强化理想信念,践行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线执行者,其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加强对党的方针路线的学习和理解,不断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用更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武装自己,进而给予学生群体更正确、更高效的管理。还有,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做好榜样。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多去学习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自身的素养,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该加强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要从内心深处自发的了解和理解学生的言行举止,以便给予学生更好的心理疏导和建议。

还有,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网络技术,在实际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当今社会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首要平台,但是,因为大学生自身价值理念的不稳定性,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负面信息或者因素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对此表示出高度关注,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网络技术,了解网络信息平台,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们正确网络引导,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和渠道向学生们传播积极正能量的信息,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多与学生们交流和沟通,推动线下与线上育人模式的有效融合。

最后,高校辅导员要下意识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与能力,要确保自己能够时刻以最充沛的精力和最饱满的状态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该下意识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积极做好心理素质建设工作,提升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避免因为自身情绪而影响到日常管理工作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问题或者麻烦。

2.1.2 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归纳,勇于创新,全力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办法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起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发展的基础平台之一便是班集体,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效果的好坏会对于学生群体的学习、成长以及未来发展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起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在班集体当中,学生干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联系辅导员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在学生眼中,班干部在处理班级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辅导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所以,辅导员要随时关注班干部的言行举止,要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确保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能够得到持续发挥,进而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校辅导员要正视不同年级学生的管理需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是有着不同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因此,辅导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正视不同年级学生的管理需求,要善于梳理归纳和总结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表现,做好每一个年级学生的重点工作计划,针对不同的工作计划来提前准备工作材料和资源。

2.1.3 高校辅导员要积极致力于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发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非常少,其习惯性将所有的管理工作和育人责任都揽到了自己和学校的身上,并没有意识到即使是大学生,家长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管理和教育责任。基于此,笔者建议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致力于构建起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平台,将学生家长也纳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主体当中来,与学生家长一起来给予学生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当中随时和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面的表现,如有必要要及时寻求家长的帮助,与学生家长一起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功助力。

2.2 从高校角度来分析

2.2.1 构建高校辅导员人性化育人模式

构建高校辅导员人性化育人模式,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注入更多的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呵护,这是拉近辅导员和学生距离的重要情感因素。对于学生而言,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自己的教师和指路人,其更应该成为学生们最值得信赖的亲人或者朋友,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需要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爱与尊重。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要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用“爱心、热心、细心、貼心、耐心”呵护着学生。比如:针对来自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地区的学生,可以实行“伙伴计划”,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多帮助他们,从而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针对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每年开展女生节特别活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在他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送上节日的祝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竞选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的建设等等。

2.2.2 构建高校辅导员全程化育人模式

构建高校辅导员全程化育人模式,要求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工作当中必须要树立起全程化育人意识。何为全程化,即按照学生群体的成长历程和规律,建立起一套连贯性的教育与管理模式,高校辅导员需要给予学生群体全面辅导、全程参与以及全面配合,要实现各环节工作的环环相扣,不忽视任何一处细节内容。高校辅导员在落实全程化育人机制时,需要树立起服务意识,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随时观察和发现学生群体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参与到学生群体当中,帮助学生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出一名辅导员的作用和价值,针对学生群体作出定向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新的学习信息和思想理念,要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关注和关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构建起科学完善的高校辅导员育人机制是当前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并且要完成好的一件重要任务和使命。高校辅导员不同于一般的任课教师,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职责和义务。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辅导员应该是他们在学校中最信任和最依赖的教师和朋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辅导员这一角色的帮助和引导,辅导员必须要正视自己身上的责任,要积极致力于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当中,积极融入学生群体,随时了解学生不同的诉求和不断变化的心理,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策略,坚持与时俱进与因材施教并重,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为学生们做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们树立起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理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型辅导员群体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