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叶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提高的影响因素

2020-12-22陈星宁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采茶树茶园

陈星宁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中国作为世界茶产业第一的大国,每年出口的茶叶量高达30多万吨,产值突破300多亿元,种植面积超过150万公顷,产量超过125万吨。茶叶具有多种产业属性,其中的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属于第一第二产业,对茶叶的加工和包装属于第三产业。以往茶叶的生产到加工的环节包括栽培、采茶都是由茶农手工完成的,人工生产和加工生产效率比较低,对茶农的个人技术要求高,所需的人工费用也占据了整个茶叶成本的大部分。为提高茶叶生产效率,满足世界对茶叶产量的需求,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茶叶生产设备机械化势在必行。

1 福建茶叶目前机械化情况

虽然采取机械化采摘茶叶收益远大于人工采摘,但人工采摘的技巧却需要机械化设备去吸收、采纳,所以对于采摘茶叶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必须满足整套茶工艺的要求。

1.1 茶叶种植地的建设

因为种植茶叶选用机械化灌溉和修剪,为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作,必须对茶叶种植地的规划按照设备运作流程制定。比如保障茶树之间的间距、行距按照机械设备设定要求种植,传统茶园改建成机械化式时因为传统茶园采摘习惯是双人采摘,那对应的采摘设备就要使用双人采茶机等等。换句话说,对于新的茶叶种植地的建设要按照机械设备设定而建,对于传统茶园升级为机械化茶园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的机械化设备。还有一部分并不适合机械采摘的茶园,需要对其种植的方式进行改良从而适应机械化采摘。

1.2 根据茶叶品质选取摘采机采方式

由于福建特产茶叶种类丰富,不同茶叶的采摘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机采茶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茶叶的生长趋势,避免错误的机采方式影响茶叶的再生长性和株型。对于采摘后茶叶的新芽生长方向和萌发的力度都要有针对性,目前机械化采摘茶叶分为复切割式和平切割式,一些茶叶品质长势比较均匀,可以采用机采,而一些茶叶长势不均匀,机采无法识别茶叶的芽头容易伤害到新芽所以采摘时候需要人工配合。目前,福建茶叶中的铁观音和乌龙茶长势比较均匀都比较适合机采。

1.3 茶叶栽培技术机械化

为了降低在机采过程中对茶叶损害,一般对茶叶的栽培也要采取机械化技术。在茶树生长过程进行树冠培养是目前针对机采方式最好的方法,据国内研究数据显示,在茶树幼苗时期通过将茶树修剪至水平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在茶树成型后将其树冠修剪为利于采摘的弧形可以提高采摘的效率。在对茶树的栽培过程中,使用氮元素肥料可以令嫩芽比例细化提高机采的效率,适当使用还可以提高茶叶生化成分由此提高整个茶园茶叶的品质。福建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水源充分天气湿润的天然养茶优势,根据福建地理优势将每年对于茶园的用肥量进行调整,夏季和春秋季空气湿度较大可以降低施肥量,冬季在春秋夏季比较下要较为干燥可以加大冬季的施肥量,根据各季节的变动对施肥量和施肥日期进行调整。

1.4 采茶日期

福建茶叶品质颇多,每种茶叶的最佳采茶日期也不一样。根据国内研究结果表示茶叶的产量是决定茶叶采摘日期的关键,比如对于红茶和绿茶一般在其标准新梢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就开始采摘,而夏茶在其标准新梢达到百分之六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摘,乌龙茶及铁观音需在其余也展开后至18d时进行采摘。由于机采无法识别幼芽会造成抑制茶树的芽叶萌发的情况,所以采茶的间隔期间要短,像铁观音及武夷岩茶这类优质的名茶采茶的间隔期需要更短。

1.5 机械设备的挑选

对于采茶机器的选取要根据不同茶叶品质的特质进行挑选,现目前福建各茶园根据的是茶园的年龄进行选购,年龄较小的茶园选择的是平行采茶机器,年龄较大的茶园则选择的是弧形采茶机器,而针对对于铁观音和武夷岩茶这样的茗茶选取便捷性的采摘机器对于采茶的完整性可以达到最大化。

茶园的地理位置决定采茶机械设备的选取,一般处于平坡的茶园建议选择弧形、双人采茶机械设备;对于处于坡度的茶园建议选取小型、单人采茶机械设备。

2 福建现目前茶叶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目前福建各大茶产业园还是使用的小型采茶机械,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单一且设备温度难以控制导致采摘后的茶叶质量不稳定。许多茶园使用的设备大多还是产自于九十年代,虽然设备种类齐全但是节能性却很差,没有跟上现代科技技术进步的步伐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旧设备耗能高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温度高空气质量差工作车间未达到卫生标准等不良情况。一些大型茶叶公司虽引进了最新的茶叶生产设备,但对其质量却没有大力把控,导致一些设备还存在安全性能低的情况,后续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2.2 生产、加工环境恶劣,卫生情况较差

现目前福建各大茶叶加工厂选址地方小、环境差,由于设备耗能高的问题导致作业地点温度高,对于设备除尘问题没有重视起来,导致很多茶叶加工厂生产环境没有达到硬性要求。这样的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还会对茶叶的气味形成产生影响,对从事茶叶生产的工作人员的身体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每年因为环境恶劣导致工人离职的情况较多,严重影响了茶叶的生产量以及质量。

2.3 茶叶生产工人培训力度不够大

茶工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福建从事茶叶的工人近万,但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人才却不多,大多数进行茶叶生产的工人甚至对茶工艺的了解都微乎其微就更谈不上对工艺进行创新和整改。许多茶叶生产工人在面对机器出现故障的情况都无从入手严重影响了整个茶产业的进度,茶叶产业工人对设备不够熟练了解都是在入职前个企业老板对于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大,对技术性人才引进不够多。导致许多茶产业内能够真正稳定茶叶品质的技术人员不多影响了茶叶的品质。

2.4 茶园种植布局不够科学

机械采茶不同于人工采茶,要根据地形选择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采茶流程是固定的,许多茶园根本没有按照机械的采茶方式进行种植导致在机械设备采茶时无法正常进行作业。例如茶树之间的间距不够机械设备掉头;左右两边的间距不统一;地势较高的茶园没有留出机械的通路,这些情况都导致机械设备在采摘茶叶的时候无法正常运行。

2.5 茶园机械化管理水平不到位

现目前来看福建各大茶产业存在成本高、利润低的问题,导致这些原因的就是茶产业对于机械化管理的水平过低,自动化技术加工水平有待提高。很多茶园还是采取的以人工为主的采茶方式,对茶园的施肥和除虫害也是依靠人工完成,即便引入了相应的机械设备还是主要依靠人为操作完成,劳动成本高但产出量却不理想。

3 福建省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策略

3.1 加大新科技机械化投入

为了提高福建各茶产业的生产效率,各大茶园急需引起高科技机械化设备,实现茶叶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化,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的成本。首先,各茶园需要制定并且积极实施新科技发展计划,重新规划建设一个以新科技机械化生产的创新体系。其次,根据各大茶园生产的茶叶品种引进相应的最新科技化的机械设备,争取提升企业在整个生产环节的科技化技术水平,并符合甚至超越国内的茶叶生产水平标准。

3.2 实现机械化茶园集约化

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取决于茶叶品质、茶树栽培管理、人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使茶工艺与机械化工艺相融合是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效益最大化的前提,目前国内机械化的采茶技术尚未纯熟只能依靠于传统茶工艺技术以及对茶园规划性建设,只有提高茶工艺技术以及在茶园建设上设置规范才能使得机械化采茶设备充分发挥优势和空间。所以,在建设茶园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高标准要求进行,平常在对茶树进行修剪时也要考虑到机械化设备能否正常作业的情况按照标准进行修剪。只有将机械、茶工艺相融合的采茶技术才能优化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才能够提高产业生产效率达到高生产、高品质的要求。

3.3 机采茶按等级进行技术升级

机采茶对于茶叶的匀净度把控较差,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质进行筛选。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机采茶的品质和市场价值,要对机采茶按等级进行技术升级。不同等级的茶叶对于色泽选取、风选都不一样,将图片识别等高科技技术引进到对茶叶的分选、分级中来,利用科技技术将茶叶分为不同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茶叶再进行精细的筛选和制作才能到达更好的茶叶精制的效果,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比如,用色选的方式对机采的茶叶进行分级,经过分级后加工的茶叶得到一级茶和二级茶这样大大优化区分开不同品质的茶叶,也可以通过分级将茶叶价格划分为不同等级这样区别去之前对于同一园区茶叶不分级,提炼出了高品质的茶叶也提高了茶叶的利润。将之前茶园生产的毛茶经过科技筛选分类再进行细加工,将生产的茶叶分等级进行加工出售,可以极大地提高茶园的生产效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利润,实现茶产业机械化标准。

总而言之,福建省茶产业机械化程度亟待提升,需要依靠科技技术的长期发展。虽然各大茶园在引进设备和技术优化都作出了相应的整改,但机采茶工艺还不够纯熟,需要茶园建设的集约化管理以及茶工艺与科技的相融合才能够达到茶叶生产机械化的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机采茶树茶园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