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茶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实例研究
2020-12-22朱丽娜
朱丽娜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1 茶文化发展概况
1.1 茶文化历史
茶的历史源远流长,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里面,便开始讨论茶的起源问题。他的观点来源于《神农食经》上的记载:“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及“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因此茶应开始于神农。虽然这个说法仍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是茶的起源地,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历史已有六七万年之久,人们发现它们,利用它们,也有四五千年历史。早期人们对茶的利用偏向于其药用价值,而形成风俗,有完整市场的记载要到西汉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贤人名仕之间流行起了品茶修身,茶陪伴文人纵情山水之间,也催生出了一些关于茶的文学作品,茶文化逐渐形成。在陆纳、桓温、齐武帝等人的提倡下,以茶代酒之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这使茶不单纯仅是一种解暑清凉的饮品,茶代替酒的职能,在某些场合成为了一些社交活动的工具。到唐宋之时更是发展成为顶峰,唐朝佛教极其流行,大大的帮助了茶道的发展。寺庙僧人需要静思冥想,茶可以清新凝神,僧人们崇尚饮茶,他们在寺庙周围种植栽培茶树,边饮茶边参禅悟道,使得茶与禅意,与道成为密不可分的伙伴,经过僧侣或者官员们与外界的交流,茶道文化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形成了其他国家的茶叶文化。宋朝时茶叶文化更加精细,出现对茶等级的划分,在宫廷中,赏赐饮茶已成为一种政治工具,帮助人们笼络人心,在国际交流方面,茶也被视为是一种珍贵的礼物。宋朝的大大小小的礼仪制度或者民俗中,茶的身影也常常出现。不仅如此,宋徽宗作为一朝天子,竟也亲著了《大观茶论》这本书,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写茶的著作的皇帝。历史上,许多画家也有关于茶的名作,比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小小的茶叶更是发挥出了大大的能量。1949年,我国年产7500吨茶叶,到了1998年就发展到了60余万吨。茶年产量的快速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茶文化在我国遍地开花,各地特色不尽相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学习。
1.2 茶文化内在涵义
茶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历史悠久,且拥有长久的生命活力,在茶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没有出现大衰落的记载,它跟随着时间的脚步越来越成熟,丰富了其层次内涵,并一直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着。从根源上思考,也许是茶的多方优势,比如清头目、去烦渴等,易与良好的文化相结合,促进双方的互利的、良性的发展。茶文化从某个方面来说,就好像是人们通过茶这种载体去体验,去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通过茶本身的功效与作用,茶有关的艺术,茶的器具和仪式感等相互融合,从而使得人们在思想层面或者精神层面获得自己想要的心灵感应,提高人的思想观念,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生活中,很多人们喜欢手捧一杯清茶,找寻自己生活的本真。而在某些茶文化中,品茶的方式更像是一种高超的行为艺术,不仅为茶本身的口感增加了闪光点,更是为品茗过程中增添了乐趣,添加了美的欣赏,比如长嘴壶茶艺表演。此外,茶文化和道德素质教育密不可分,茶文化有教育人崇尚良好道德品质的成分,茶的道德观念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基础,也是茶文化升华的一个重要保障。
2 新时代下的茶文化发展
新时代,新思想,使一种文化拥有持续生命力的一个条件,就是根据时代的改变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内涵,只有做到这样,才不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中国茶文化自然也是这样,在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理论指导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极好的时机,如何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深入探索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把握好我国良好的茶叶资源,帮助推进时代创新型产业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也对新时代的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住时机,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挑战,知道这些的答案前提是吃透新这些新知识,而且不仅仅是挂在嘴边,更是要放在心上,在行动上始终贯彻落实,才是真正的进入了新时代的茶文化研究。
2.1 新时代背景下的茶文化价值
新时代为中国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帮助中国茶文化的良好发展,茶文化的优秀发展也可以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茶文化的新时代价值非常丰富。首先,中国茶文化可以帮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给人们增添幸福感,丰富人们的生活,发展新时代茶文化创新的同时,也是提升和带动经济产业的一个关键因素,优秀的茶文化创新可以带动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茶文化资源的茶文化旅游业等茶文化产业直接影响国家整体产业结构水平。
2.2 茶文化与“一带一路”
茶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受益者,从古时候丝绸之路开始,茶叶就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有些国家也构建出了自己的茶文化。茶叶从古到今都是与外界交流沟通的重要产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世界人民普遍认可和接受中国茶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茶文化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涵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以茶文化为纽带,以中国茶叶为载体,与沿路世界人民建立起文化沟通的桥梁,让人们通过品茗,欣赏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的曝光度,让更多人以此为契机,去了解,去体验,去热爱茶文化。茶文化的积极影响,为提升国家影响力,提高国际认可度提供有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茶文化为推动国际间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付出了自己不可忽视的强劲力量。
3 茶叶文化旅游创新案例
新时代背景下的茶叶旅游业势头正盛,茶叶旅游业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茶叶的品种数量庞大,分布地也非常广,每种茶叶,每个种植地,也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模式的茶叶旅游模式也许无法有效吸引游客,其中,愿意接受改变,创造出自己的新型模式的地方获得了新生。
3.1“六安茶谷”的多元文化结合案例
“六安茶谷”不拘泥于体验模式下的传统农家乐茶叶旅游,而是与丰富的当地文化,如皖西民乐深度结合,利用音乐不分语言和国界的特点,以当地传统小调结合开展旅游业,时不时举行相关主题活动,宣传了自己的茶文化,为自己增添了卖点。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也不仅仅只是追求物质享受,单纯欣赏自然那样简单,人们也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除此之外,六安利用现代互联网优势,为自己的茶叶做宣传,将有关当地茶叶的表演和故事发在网上,制作相关主页,并开设售卖渠道,为自己打开了旅游市场,提高了知名度。
3.2 祥源祁门红茶的徽派文化线路
祥源祁门红茶在当地政策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秀的文化财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由于其较好的地理位置,祁门发展旅游突出了“茶”为特色的旅游地形象,以“一圈两翼”(一圈:祥源祁门茶园以及祁红产业园;两翼:牯牛降国家4A级自然保护区,倒湖十八湾精品旅游区)为总体开发布局,以祥源茶园生态旅游区(金山茶园、沥口茶园)为主要依托开发,辅助开发牯牛降生态旅游区、大洪古道历史文化区,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形成以茶文化旅游为主体,生态旅游为支撑,历史文化为底蕴、休闲农业、工业遗产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为游客展示独特的徽派文化,建立了祁红博物馆,设计了多条茶文化观光旅游路线,同时联动周边地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徽派文化旅游线,联合共同引流,互利共赢。不仅接待旅游团,而且为散客、自驾游、考察队等各种类型的观光类型都设计了完备的旅游攻略方案,真正的精准考虑游客的需求,让游客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3.3 信阳国际茶叶节背景下的信阳茶文化旅游
信阳作为著名产茶地区,当地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信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致力于将信阳打造成茶文化旅游名城市,在政府和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下,信阳开展了各种有关茶的节日,比如远近闻名的“信阳国际茶业节”,展望目光到世界各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周边城市及国内。培养了一批批茶叶培育领头人,通过筛选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产茶企业当领头人,形成一大多小的产业格局。更可贵的是信阳茶文化中兼容并包的精神,当地吸纳全国各地名茶,从推广单一的当地毛尖,变成了各地名茶展示会,完整利益链条,联合各地共同发展。
虽然接纳了各地的名茶,信阳从没有忘记在打造自己“信阳毛尖”的品牌价值上努力。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就开始尝试走国际贸易路线,并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的荣誉。信阳广邀各地媒体和营销公司,在提升知名度上下足了功夫。更是邀请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如优秀的炒茶师傅,茶艺师等,吸引各界人士前来体验感受茶文化魅力。
信阳茶文化旅游也同当地优秀的自然景区相结合,在当地景区,随处可见关于茶的演出,茶道的体验馆等。著名的茶文化景区如董家河镇,致力于以千佛塔为中心的禅意茶文化的发展。南湾湖、白龙潭、黑龙潭四周茶山环绕,使人们在茶香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不一样的茶魅力,这自然不是在自己家里拿着灌装好的茶叶桶可以感受到的。
4 结语
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茶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很多角色,起到了除自身功效的其他功能。茶文化自身就拥有文人雅士那种典雅清净的气质,倘若将其内涵有效完善的开发出来,可以满足新时代下人们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需求。茶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形势喜人,而且由于茶文化的知名度影响,茶文化的发展对“一带一路”等政策具有宣传和促进的作用。如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模式创新几乎是从众多茶文化旅游模式中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在各种实例研究中可以发现,创新点异彩纷呈,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而自然景区和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更是会让优秀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进步迅速,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