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在《三字经》两个英译本中的体现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语三字经译者

胡 维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三字经》作为一本启蒙书,在许多专家的心目中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十分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三字经》的英译本,国内外有多个不同版本。1812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的英译《三字经》载《中国春秋》英文版(伦敦C.Stower,Hackney出版)。他倾向于意译,在翻译专有名词时基本只使用音译,有时添加一些解释性文字。1835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英译《三字经》载The Chinese Repository(汉译《中国丛报》)。他采用直译的方式,在翻译专有名词时选择音译和意译混用,并在译文后添加英文注释。1873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三字经》载《两首中国诗》英文版(上海的迪卡瓦荷公司出版)。他在翻译时采用直译的方式,并采用了中英对照的模式,对于专有名词,同样使用音译和意译,另外都会给中文原文的每个字都附上详细的注释。1893年,德裔英籍传教士欧德理的英译《三字经》载China Review(汉译《中国评论》)。他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专有名词除一处有脚注外,在译文中直接添加了大量的解释性文字。2008年,河南大学王宝童教授在前人的翻译基础之上,采取了独具特色的翻译方法,以诗译诗,传达原文韵文风格,保留了经典特色。201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赵彦春教授在个人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三字经》英译”,2014年,赵教授出版了《英韵三字经》,受到翻译界一致好评。翻译家罗选民教授更是赞其“形神兼顾”。上海交大杨炳钧教授也概括出6大特点:“目的明确、译境极高;对仗工整、韵律得当;用词精妙、锦上添花;语言简洁、美感不失;比照名译、更胜一筹;注释独特、促进理解”。评价如此之高的翻译,国内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

本文对业内口碑较高的赵彦春译《英韵三字经》和王宝童译《三字经》做案例分析,目的是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译者主体性,并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对翻译过程的作用。在帮助译者平衡相关因素完成优秀译作的同时,使中国诗歌更好地“走出去”,以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中的传播。

1 译者的主体性的概述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原语中心转向译语文本。德国哲学家Walter Benjamin(1923)是最早从译者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的学者,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他对“忠实”、“对等”和“可译性”等传统翻译观中的概念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译者的任务是用另一种文字让原文得以重生,也就是说,译文是译者根据原文的内容和意义而创造出来的。译者是独立于原作者的。美国翻译家Douglas Robinson(1991)在《译者的转向》一书中指出,译者没有必要去遵守特定的翻译规则,优秀的译者知道如何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去完成翻译任务。“必须要承认译者在一个目标文本生成过程中的情感、动机、态度和身体体验”(Robinson,1991:122-260)。随后,Andre Lefevere将翻译研究带入了后现代文化语境时代,并拉开了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帷幕。他在“Beyond the Process:Literary Translation i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一文中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转换语言,还要考虑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其影响过程。在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一书中,他总结出“意识形态”、“诗学因素”、“赞助行为”等因素均对翻译有影响,并指出这些因素对译者和译本都产生了限制作用。

中国译学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开始学者们这要研究译者的地位、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的界定、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发挥等领域。其中,杨武能认为“在文学翻译的整个创造过程中,译者起着最积极、最主要的作用,并强调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作用”(杨武能,1993)。十年后,他继续指出“译者的权利应予以重视和保护,翻译研究的中心应从翻译原则,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转向译者主体性,译家研究应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武能,2003)。谢天振(1999)在《译介学》中说到:“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他指出,“创造性是译者为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而叛逆性是译者为达到其主观目的而造成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2002年,袁莉在“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一文中总结了文学翻译的艺术四要素:世界、源语文本、译者、译语文本。并指出译者是翻译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2004年,胡庚申也认可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及其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2 译者主体性在原文阐释上的体现

翻译的第一步是要译者充分理解原作。译者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对原作的理解总是带着主观性的,而这种主观性也会在译文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译者会有意识地偏离原文,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改写”。这就是译者主体性在原文阐释上的体现。

例(1):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赵译:Hsiang,at nine,Warmed bedding fine,Follow this one,This filial son.

王译:That Xiang at nine,Could warm his father’s bed.“A dutiful son!”So everybody said.

原文的“席”指的是“床”的意思。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温席”不仅仅指暖床,更是指人的一种孝心。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把字面意思翻译出来的同时,更需要将隐藏的意思翻译出来。赵彦春先将“能温席”直译成“Warmed bedding fine”,再将“孝于亲,所当执”改写为“向这个孝顺的孩子学习”,用第一人称直接高度赞扬这个孩子对父母的爱。王宝童则将整个句子改写为“香九岁时可以为父亲暖床,每个人都赞扬他‘孝子’。”在译文中补充了“父亲的床”,并用第三人称的间接表扬这个孩子的孝顺。

例(2):原文: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赵译:Analects-the lections,Has twenty sections.Confucius and disciples,Gave off sparkles.

王译:The Analects,done In twenty pieces By Confucius’men,Keep what he teaches.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赵彦春和王宝童的译文中,两人为了让译语读者理解原文,都将“论语”译成“Analects”。而在赵彦春的译本中“the lections”是对论语的进一步解释,加深了读者的理解。为了让译语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两人在后面特意将孔子加译出来,让译语读者知道《论语》与孔子之间的关系。

3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体现

在翻译的过程中是由译者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来完成翻译活动,而翻译策略的选择正是出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认为: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归化”是指在翻译中最大程度地淡化原文对于译语读者的陌生感。在翻译过程中让原作作者走向译语读者,让译者感觉译文读起来像用本国文字创造出来的文本。“异化”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风情”。“异化”策略是让译语读者走向原语作者,将原文中的“异域性”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译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依据翻译目的、目标语受众、个人的喜好等因素决定翻译策略,这也正是译者发挥其主体性的体现。

例(1):原文: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赵译:There tenets always;Subject Lord obeys;Child Father reveres;Wife Man endears.

王译:The king guides the Court,The dad guides the son,The man guides his wife-So the Three Guides run.

原文中,“三纲”是人际关系中应遵守的三个交际行为准则:君臣的言行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以及夫妻之间和顺相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文中“义”,“亲”,“顺”翻译清楚。两人都是采用归化的手法,让读者较好的理解原文意思。王宝童将三个词都翻译成“guide”,传达出一种“服从”之意。而赵彦春将“义”翻译成“obey”,“亲”翻译成“revere”,“顺”译成“endear”,使用三个不同的词汇将三对人物关系的相处之道解释得精准到位。

例(2):原文: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赵译:Cai could discern,An ill-tuned zithern.Hsieh could prose,Or poems compose.

王译:Cai the flutist Had a musical ear.Xie the poet Could chant aimed cheer.

原文中“琴”指的是焦尾琴,是古代中国的思达名琴之一。然而在英文翻译无法找到这个词的对应翻译,故两人都是采用归化的手法。赵彦春将“琴”翻译成了“zithern”,即古欧洲的弦乐器,这样翻译利于目标语受众的理解。而王宝童并没有将“琴”直接用词表达,而是将原文中的“辨琴”改写为“有音乐天赋”,便于读者理解。

4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风格上的体现

每个作者都有其特有地写作风格,每个译者也都有其特有地翻译风格。译文的翻译风格往往结合了译者地翻译风格和原作的写作风格,同时也是译者的主体性的表现。译文的语言特点和句法特点都其翻译风格的体现。

例(1):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赵译:No jade crude,shows craft good.Unless you learn,brute you’ll turn.

王译:Unless being carved,the jade is nothing more.Unless well taught,your mind is raw.

该节中,原文意思是玉不靠打磨雕刻就成不了精美的器物,人若不好好学习就不会懂得礼仪成不了才。赵译中第一句用陈述译法颠覆原文“双否”译法,让人眼前一亮。第二句“brute”译为“残暴的人”,夸大原文意“无用之才”,一针见血,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王译中,两用“unless”增强音韵美,“nothing more”译为“一事无成”,“raw”译为“未开化的,无经验的”,都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小词见大义,环环相扣,且符合启蒙读物的认知范畴。

例(2):原文: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赵译:Head strung high!Needled his thigh!Not pushed,they,kept working away.

王译 :Head hanging on the hair,or an awl at the seat:Without a master urging,the will inflicts the feat.

原文第一句讲述了两个典故:晋朝孙敬读书时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为了让自己在读书时保持清醒,疲惫了就用锥子刺大腿。赵译中,仅用六词概括了该典故,言简意赅,煞费苦心,词词推敲。“they”指代孙敬苏秦二人,考虑到了上下文语境,又兼顾了历史文化语境。王译中,直译头发悬挂在屋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给读者带来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想象。王用“feat”指“功绩”,意化勤苦,而赵则用“kept working away”表示二人坚持不懈,发奋读书,表达了典故中二人穷而愈坚,悲而能壮的品质。

例(3):原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赵译:Tri-vitals,of worth:man,heaven,earth;Tri-lights,a boon:sun,stars,moon.

王译:Sky,Earth,Man,make the Three Lights.Sun,Moon,Stars,make the Three Brights.

这两句话的意思为天、地、人为三才,太阳、月亮、星星为三光,王译使用了动词“make”和隔行押韵,虽句式排列整齐,但精简性欠缺;而赵译运用名词性无动词小句,不拘泥于原有的语法结构,对句法灵活调变,展现了其语言的精简凝练,再现了原作的简洁性,并突出了原作的中心语义。

5 结语

《三字经》只有通过精准又优美的翻译才能将其艺术之美再现给译文读者。而王宝童和赵彦春这两位优秀的译者试图重铸经典。在原文阐释上,为了加深译语读者对原文中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两位译者都进行了一定的“创造性翻译”或“改写”。在翻译策略上,归化和异化在《三字经》英译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为保证译语读者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异化策略在《三字经》英译中的使用逐渐增加。当单独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不能满足传播需要时,译者对两种策略的交替使用,互相弥补不足。这正是两位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在翻译风格上,王宝童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经典的韵文风格和宜诵特点,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注意了原文的言简意赅风格,做到了读起来朗朗上口;赵彦春的译文一一对应了原文的三词偶韵体,好比用英文创作的《三字经》,忠实再现了三字韵文的独特之美。

猜你喜欢

译语三字经译者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朗朗韵味话经典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