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建设路径浅析

2020-12-22姜月秋

福建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专业

张 丽,姜月秋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59)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自此,国家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各行业向应用型转变,引导高校差异性发展。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聚焦国家新需求,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谋划工程教育新发展,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利用好应用型转型的战略机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好应用型人才,就能实现跨越性发展。

1 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深入系统地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打造特色为重点,立足国情、省情、校情,聚集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从理论上创新、从政策上完善、在实践中推进和落实[1],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纳入应用型大学建设总体方案。

2 应用型大学建设基本原则

2.1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2 坚持优先发展,突出重点

主动对接行业和社会需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高校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教育供给活力,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动力,提升教育支撑力和贡献力。

2.3 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中心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体系、科研体制、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的着眼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 坚持改革驱动,机制创新

探索高校内部办学模式的重构、各种办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和学校内生动力,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优化实践育人机制,强化质量评价保障机制,形成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2.5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面向国家和教育现代化奋斗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兵器相关行业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统筹谋划,远近结合,分阶段实施,分步骤推进。

3 应用型大学建设措施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开展优势特色学科顶层设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校企合作与运行机制,加强多边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拓宽合作育人渠道,加强合作育人平台建设,开展深层次的实践育人,通过行业平台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实现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调研毕业生服务面向的行业、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与规范,深入分析毕业生面向的职业特点以及所需的关键能力,联合行业、企业,共同修订并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培养指导委员会,结合产业发展研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教师队伍,推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以及环境与设备现代化,开展学科专业结构前瞻性调整,克服同质化办学倾向,找准功能定位,优化教育供给,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人才输出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提升学校国内外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3.2 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

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认为[2]:“大学的定位离开大学所办的专业和学科就无法定位,一个学校的特色跟他的学科定位有关,专业和学科建设都要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应用型大学建设定位更应该提高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和支撑度,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做好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同时建立与区域产业链紧密联系的专业体系,实现专业集群内部优质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强化专业群建设,大力提升专业群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支撑度。凝炼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在改造提升传统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打造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培育、建设品牌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一流应用型专业,推进新专业建设以及传统专业改造工作,打造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和大学生校外基地建设,提高应用型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3.3 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积极构建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全融入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紧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建立校外“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积极引进高水平应用型师资,柔性聘请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单位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专职与兼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凸显应用型本科的地方性和特色性。同时,鼓励教师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挂职、兼职锻炼,参加社会实践与开展资格认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社会需求和行业最新情况,能够将行业知识融合于教育教学,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2-3],并将成果转化应用,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4 应用型课程建设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依托学科、面向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推动应用型课程相关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教材、实验实习实训条件等建设工作[4]。通过应用型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通过制订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对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或执业资格标准,增加产业技术前沿及生产实践的内容,嵌入职业资格考试或社会认可的考试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引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问题导向、模拟仿真等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构建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课外活动、网络课堂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参与度,贴近生产实际;完善考核方式,以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课程考核中应有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的、考核学生转化知识和解决问题等应用能力的内容,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现场测试、操作实验、调研报告、提交作品、学术论文以及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性项目等多样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推行多个阶段、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灵活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2],能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达到本科教学要求。

3.5 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能力建设

坚持创新先导,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形成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科技国际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产业需求的能力。强化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应用研究,鼓励教师以科研成果投资入股,兴办企业,提高总体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6 国际合作办学能力建设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抓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增强与国内各级政府、各类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探索与寻求学科专业的差异化发展优势,找准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建成学校多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的教育国际现代化体系,建立有影响力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开展与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国内外竞争力。

4 结语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上述几方面,阐述了以工为主的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建设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高校应更加注重分类发展。如地方政府能够“新工科”建设列入产业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将有利于高校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新工科应用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专业降噪很简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