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措施分析

2020-12-22姚永霞

甘肃农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漳县青瓦项目区

姚永霞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务局,甘肃 定西 743000

虽然在整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工作较为关注,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治理科技含量不足

不同地区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还是应用传统的方式,而多数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复杂,传统的治理方式单一,会影响治理的效果[1]。

(二)综合治理投入资金不足

小流域面积不大,但是在长期的影响之下导致小流域综合治理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虽然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综合治理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投入资金。在部分地区进行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中,由于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综合治理政策缺陷

多数的小流域分布在农村区域,在进行治理中要占用部分的土地资源,这也会诱发治理与农村耕地的矛盾问题。同时,现有的政策无法有效地解决在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对生态补偿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导致影响其效果,不利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开展[2]。

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完善对策

本文综合项目实际状况,分析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用的方式与手段,总结了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善对策,合理规避各种问题与不足,进而为小流域的水土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漳县新寺镇小流域治理项目区位于漳县东南部的新寺镇青瓦寺村,距漳县县城35km,漳(县)武(山)X447线经过项目区,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实施范围为两大片,即X447线北起去头湾沟口南至青瓦寺红一社岔路口的道路两侧面山治理和贵清山峡口青瓦寺东接2014年实施区、西止青瓦寺村部片区南北面山治理,涉及新寺镇青瓦寺1个行政村,规划小流域治理面积8 900亩。

(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完善对策

1.提升水土保持的科技能力。我国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相对较大,整体上来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方案,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处理,达到提升治理科技能力的目的。

第一,调查分析,科学计划。在制定计划之前,根据要求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对植物、气候以及人为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践调查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3]。在项目中应用的主要措施具体如下:一是水利措施:引龙川河水到北山面山项目区进行管灌造林,修建蓄水池共10座(每座容量20m3),购置移动式上水软管1.5km,移动式灌溉塑料软管3km,柴油抽水机6台(套)。二是农业措施,新修及整修机耕路1条,长1.20km。三是林业措施,北山营造生态林6 000亩,南山补植生态林2 900亩。北山栽植香花槐、小龙柏、侧柏、油松、云杉、刺槐、山杏和山毛桃1 312 419株,南山补植云杉、油松86 994株,共栽植各类苗木1 399 413株。

第二,应用技术,科学处置。在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通过先进的方式以及技术进行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可分解的一次性的植被覆盖方式、高分子材料覆膜等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先进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达到提升水土保持效率的目的。

第三,重视培训,提升能力。在项目开展中,根据实际需求共定期举办各类林业新技术培训班4期,共培训500人次,春季造林前集中培训2期250人,秋季造林前举行现场培训2期250人。培训内容包括科学平衡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

2.重视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中央以及地方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财政拨款中拿出适当比例的资金进行水土保持。根据具体的状态进行财政拨款。在审计中将其作为重点的对象,避免出现资金挪用等问题。

同时,企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实际中要承担一定的资金。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的、落后的,对生态环境会产生破坏的生产方式,通过环保的方式进行管理,重视植树造林,提升人民的环保意识。

3.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的政策机制。现阶段在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等领域,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水土保持政策。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制定完善的补偿标准,综合地区差异进行管理,彰显公平性以及统一性的原则,要充分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科学性。

4.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评价机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水土流失减少比例、绿化效果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制定完善的指标,实现标准化管理,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合理分析,了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案的问题与不足,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优化。

(三)综合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治理区通过对北山面山布置水利设施,营造生态林6 000亩,对南山面山补植生态林面积2 900亩,贵清峡旅游绿色通道新寺镇青瓦寺村段南北两山生态治理区绿化率达到80%以上,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 900亩,林草覆盖率达到80%,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量为17 000t,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75%,起到涵养水源、保护农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旅游区绿色通道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形成,对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和促进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可提高55个百分点,防护功能进一步加强。整个旅游区绿色通道和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优化,生态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通过工程建设,可极大地改善贵清峡旅游区绿色通道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是可调动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美化家园的积极性,营造出浓郁的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社会氛围。二是可改善旅游环境,充分发挥该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投资和刺激旅游消费,搞活漳县经济,为地方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可提高漳县的知名度,吸引外商投资,参加漳县的开发与建设,进一步促进漳县的对外开放进程。四是可通过林业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4]。

水土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有效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在根本上提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猜你喜欢

漳县青瓦项目区
故 乡
青瓦
青瓦的耳朵(外一章)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青瓦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浅谈漳县草原现状及发展对策
甘肃漳县墩坪遗址东周墓地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甘肃省漳县中药资源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