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上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2020-12-22姚升维

甘肃农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系统

姚升维

甘谷县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甘肃 甘谷 741200

一、发展背景

把握数字农业发展新机遇。当前农业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和城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基本实现了农业数据的量化和采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农村有了不同以往的发展思路,农业生产智能化、“互联网+”等新农具和新思路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数字化的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全程数据化管控,通过多种农业智能传感设备及智能控制设备,在农业生产现场搭建“物联网”监控网络,实现对气候环境、土壤状况、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远程对现场各种农业设施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农业云平台的建立,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生产者、消费者、农资市场、网络运营商、物流行业、销售终端等相关环节链入农业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随着5G移动互联网的能量和价值的发展,使农业更加智能化,给“云上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云上农业”组成模块介绍

通过“云上农业”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市场供给需求,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销”“丰产不丰收”的难题,实现农民增收。借助“云上农业”平台,实现农业专家与种植基地远程视频互动、远程指导,解决“怎么种”“种得好”的难题。让种植基地和农户从土地整治、选种、除草、播种到灌溉、施药、田间管理、采收贮运等环节,都得到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指导,传播安全、环保、健康的农业管理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充足、安全可信赖的高品质农产品。

“云上农业”平台是一套综合性的数据共享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系统:

(一)农业技术专家系统

根据农业生产流程的需要,将教、学、研行业专家知识、技能共享,为农业工作者提供方便的、全面的、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和决策服务。农业专家远程会诊,通过“云上农业”平台将农业生产数据反馈给农业专家系统,为科研、教学单位实时回传基础性数据,参与农业技术指导,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

(二)气象环境监测系统

实现种植基地气象实时监测,极端气象及时预报。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降雨量、风速、风向、大气压力、气体浓度等数据,精准控制种植环境指标,并通过设定相关报警阈值,实现即时报警。根据气象卫星数据,系统可预报未来一周气象情况,72h极端天气、降水概率、大风、降温等异常气象预警,上传至数据平台,提醒各级部门及时做好防灾防险准备,以加强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环节及农业、农村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三)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以科学合理的土壤分析和作物生长过程所需营养指标为前提,精准监测土壤墒情,实时监测土壤水张力、土壤温湿度、水位、溶氧量、pH值等指标,对土壤墒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进行实时的监视和分析,通过设定报警阈值,当土壤数据异常时,如湿度过高或过低,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消息提醒工作人员。通过测土配方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节水灌溉和配套设备,可远程控制配套设施,及时为作物补充养分或水分,为开展排涝抗旱等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四)病虫害监测系统

远程掌握田间虫情、传病孢子等病虫害,通过小气候农业信息采集为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发展趋势、制定应对措施实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将统计数据上传至后台数据库,系统可实现害虫类别自动分类及计数,并自动进行无公害诱捕杀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并通过高清摄像机采集虫情图像,可远程查看田间虫情,反馈到云平台,进行整体归纳整理与系统分析,借助农业专家系统制定整体防治措施,精准化作业,达到统防统治的效果,规范合理地施用农药。

(五)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

采用先进的农业物联网、防伪标签和二维码等技术,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实现对产地环境、产品认证信息、病虫害防治、农事生产过程、农残检测、质量检测、加工储运等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全程可追溯,帮助政府实现全程安全监管,为农业企业创建“三品一标”企业和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提供依据,为消费者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

(六)冷链物流配送系统

将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仓储、物流资源深度整合,给种植云平台接入冷链资源交易、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冷链配送车通过GPS、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农产品的配送实现温度控制和智能保障,以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信息可视化、过程可追溯化,确保物流运输过程的产品质量,降低损耗率。

(七)订单认购系统

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直接对接,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由指定的生产者为其提供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共管、共享的生产方式,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减少流通环节,使生产和消费更加智能,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八)尾菜处理系统

将在生产基地、仓储运输中分拣、净菜、包装等加工环节产生的叶、根、茎和果实等废弃物分类集中处理,进行肥料化、饲料化等资源化利用,减轻城乡因尾菜问题造成的污染。农业云平台接入肥料、饲料等相关上下游行业,采取生物分解、烘干等加工手段,制成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等衍生产品。通过尾菜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升级和产品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

三、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推广应用

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一定规模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网络销售”的“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初步实现绿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的规模化经营,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利用数字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接入农业技术专家系统、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冷链物流配送系统、订单认购系统、尾菜处理系统等农业大数据系统,指导实际农事生产,为“云上农业”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建设主体,系统内各环节协调运行,为农业大数据平台上传有效数据资料,建立“互联网+农业”基础性数据库,开发数据资源价值。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云上农业”种植模式的推广,将有力地推进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带动就业和提高农民高科技利用水平和种植技能,改造当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模式。用信息来引导市场,以市场指导生产,从而真正发挥数据的驱动作用,用数据驱动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农民有计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以订单调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实行特色种植,彻底转变农民的种植观念和意识,强化了农产品品牌建设,消费者口碑好、好评高的农业生产者将能够接到更多的优质订单,从而形成有益的竞争局面。

农业云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农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联网和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化、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供求调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三资”管理、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村公共服务等业务体系提供信息通道、沟通手段和管理平台。规范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加入农业产业链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土地入股就有分成、务工就有工资、见效就有分红”。农业云平台的建设将推动农业产业向智能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品牌化、数字化、多功能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系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WJ-700无人机系统
ZC系列无人机遥感系统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