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2020-12-22相智声马晶昱钟文玲陈铁晖林永添江惠娟周衍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死亡率发病率

相智声 马晶昱 钟文玲 陈铁晖 林永添 江惠娟 周衍

近些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逐年加重[1],目前已经是影响福建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最主要原因[2]。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对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进行常规的监测,是肿瘤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基础。福建省目前已有12个地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工作,肿瘤登记数据质量逐步提高。本文根据福建省各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2016年肿瘤登记资料,首次对全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估计,为肿瘤防控策略制定及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9年福建省12个登记处上报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经严格审核之后,共有10个登记处的数据纳入最后的研究,登记处覆盖的城市地区包括厦门市、翔安区、涵江区、新罗区;农村地区包括了长乐区、福清市、长泰县、建瓯市、永安市、永定区,覆盖人口为6 460 051人,占全省同期户籍人口的17.23%。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安局户籍资料。

1.2 质量控制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指导手册2016》[3],并参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ACR)对登记数据质量的有关要求[4],使用MS-Excel和IARCcrgTools对数据进行审核。以病理组织学诊断比例(MV%)、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DCO%)和死亡发病比(M/I)为主要指标,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有效性。2016年福建省10个纳入分析的肿瘤登记地区合计MV%为68.12%,DCO%为1.62%,M/I为0.58,均符合质控标准。

1.3 统计分析

采用MS-Excel和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按地区和性别进行分层,各层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乘以对应的2016年各年龄组户籍人口,得到年龄组发病数和死亡数,汇总后得到全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估算粗率、标化率、累积率,描述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顺位及构成,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分别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

2 结果2.1 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107 498例,其中男性61 349例,占56.96%,女性46 149例,占43.04%。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6.72/10万,中标率210.24/10万,世标率204.80/10万,累积率(0~74岁)23.46%。男性发病率317.45/10万,中标率236.24/10万,世标率233.57/10万,累积率(0~74岁)27.44%。女性发病率254.03/10万,中标率185.33/10万,世标率177.12/10万,累积率(0~74岁)19.33%。男性在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率均高于女性(表1)。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估计死亡病例数61 872 例,其中男性41 963例,占67.82%,女性19 909 例,占32.18%。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5.03/10万,中标率113.90/10万,世标率112.50/10万,累积率(0~74岁)13.24%。男性死亡率217.14/10万,中标率157.07/10万,世标率155.79/10万,累积率(0~74岁)18.47%。女性死亡率109.59/10万,中标率71.14/10万,世标率69.74/10万,累积率(0~74岁)7.83%。男性在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率均高于女性(表1)。

表1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Table 1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malignant tumors in Fujian,2016

2.2 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

福建省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在0~34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35岁以后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在50岁以前,女性年龄别发病率高于男性,50岁后男性年龄别发病率快速上升并超过女性,男性和女性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最高水平(男性2 020.15/10万,女性970.39/10万)(图1)。

图1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和发病例数Figure 1 Age-specific incidence of cancer and number of cases in Fujian,2016

福建省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0~49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50岁以后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男性各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55岁以后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均是女性的2倍以上,男性和女性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最高水平(男性1 716.68/10万,女性814.79/10万)(图2)。

2.3 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分别是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癌,前5位合计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8.15%。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70.27%。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是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57.94%(表2)。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分别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前5位合计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72.5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78.58%。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60.10%(表3)。

图2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和死亡例数Figure 2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 cancer and number of death in Fujian,2016

表2 2016年福建省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Table 2 Top 10 cancer incidence of Fujian in 2016

表3 2016年福建省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Table 3 Top 10 cancer mortality of Fujian in 2016

3 讨论

肿瘤登记是对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监测,是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福建省最早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长乐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近年来,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支持下,肿瘤登记覆盖地区不断扩大,登记处的数据质量逐年提高。本研究纳入的10个登记处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结合福建省同期户籍人口,对全省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进行估计,反应全省恶性肿瘤流行现状,为相关研究决策提供依据。

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的发病中标率为210.24/10万,显著高于江苏省和宁夏省的结果,而与河南省的数据较接近[5-7],比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28%[8]。福建省常见恶性肿瘤的构成和顺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略有差异,肝癌位于福建省发病的第3位,而在全国位于第4位,结直肠癌位于福建省发病的第4位,而在全国位于第3位,甲状腺癌是福建省构成较高的恶性肿瘤且位于发病第5位,而在全国排位中仅位于第7位。在癌种的占比方面,消化道恶性肿瘤分别占全省恶性肿瘤发病数和死亡数的40.00%和49.78%,高于全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数和死亡数占比的平均水平,同时主要消化道肿瘤合计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40%和41.95%,消化道肿瘤是福建省癌症最主要的疾病负担。

根据之前研究显示,2012年福建省恶性肿瘤的发病中标率为205.15/10万[9]。与2012年数据相比,2016年福建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略高。研究发现,2012年至2016年肺癌的发病率始终位于男女合计的首位,吸烟、饮酒等因素被认为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10],同时,遗传因素的改变也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11]。因此,应加强控烟的力度,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消化道恶性肿瘤始终是福建省占比最高的一类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较差[12],福建省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原因可能是民众食用腌制食品的次数较多。已有研究发现腌制食品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饮烫茶也可能增加食管癌发病的风险,因此应改变不良嗜好,养成良好饮食习惯[13]。甲状腺癌的顺位上升较快,已位居我省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6位,女性第3位,已有研究发现甲状腺癌家族史和过高的出生体重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14],女性激素可能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15]。乳腺癌始终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发病率较2012年提高了43.09%,其发病呈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乳腺癌目前的发病趋势基本相同,其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应将乳腺癌作为当前防治女性肿瘤的重点。

综上所述,福建省恶性肿瘤负担较重,应加大肿瘤防治宣传力度,扩大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项目覆盖范围,构建好肿瘤登记信息平台,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工作,制定和实施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保护民众的健康。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死亡率发病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