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官文学作品的选编意义与教学扬弃
2020-12-21吴凤森
吴凤森
摘要:贬官文学作品是指文人贬谪期间创作的作品。贬官文学作品选入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挫品格,树立清明的社会风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影响,部分作品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局限性,因此对贬官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思想要批判地继承,弃悲观绝望、避世虚无、孤高自负等消极思想,扬乐观旷达、责任担当、沉静谦和等积极因素。
关键词:贬官文学作品 审美情趣 扬弃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中,三分之一左右是贬官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此类作品占比同样较大。何为贬官文学作品?中学语文教材中为何选入贬官文学作品?教学中又该如何用好这些作品?关于这些问题,我有几点思考。
一、何为贬官文学作品
在中国古代,受儒家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寒窗苦读的文人大多积极入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但宦海风云变幻,常出现官员因过失、过错而被降级或解除职务的情况,称为“贬官”。被贬后,文人的生活、心态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必然影响其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简单地说,文人贬谪期间创作的作品就被称为“贬官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表现出以下共性:
首先是悲愤的色彩。经历了仕途的浮沉、理想的幻灭,文人深切体会到世态炎凉,他们思考人性,反思制度,探究哲理,进而用文字宣泄内心的煎熬。屈原被贬放汉水后,痛君王不明、恨怀才不遇,悲愤中创作出《离骚》;龚自珍因“动触时忌”,辞官南归,创作出组诗《己亥杂诗》;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慨叹“发愤著书”;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强调“不平则鸣”……从先秦到清末,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其次是底层的视角。仕途的失意很可能让文人跌入生活的底层。百姓的哭号、思妇的哀怨很容易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浔阳江头夜送客的白居易,意外听到琵琶女自诉身世,带着自身失意断肠裂肺的伤痛,道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成就了《琵琶行》这一经典;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亲历了战乱,写出了“三吏”“三别”;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目睹繁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发出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呐喊。
再次是含蓄的手法。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君主乾纲独断,以君主之是非为是非。韩愈曾无可奈何地感叹:“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被贬文人仕途受阻,更不敢随便多言,生怕祸及妻小与家族。于是,他们常常纵情山水,移情花草,望月问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愤懑与志向。《离骚》开创“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后,托物言志、以虚写实、曲笔写真情的作品层出不窮。
二、贬官文学作品选入教材的意义
贬官文学作品以其极高的思想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贬官文学作品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培养耐挫品格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面对坎坷与挫折之时,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增添直面困境的勇气;从“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中学习诗人蔑视权贵绝不屈服的精神,能做到失意不失志、失意不忘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使得越来越多的“失意人”从毁灭中新生。此类优秀诗文无疑是培养青少年耐挫品格的良方。
(二)倡导清明之风
被贬文人虽然希望再次跻身朝堂,实现匡世之志,但大多坚守鲜明的立场和做人的原则,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熟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把通晓大义、刚正不阿、出淤泥而不染等优秀品质融入新时代公民的血脉之中,有利于积淀良好的民族文化心理,树立清明的社会风尚。
(三)提升审美情趣
被贬文人常以山水物象建构心境,以心映山水,安置自己的灵魂。因而,入选教材的贬官作品都是文学艺术的典范。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山之“名”,水之“灵”,恰恰是因为有了人之“魂”。文化与山水相结合,能显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学习苏轼的《赤壁赋》,诵读骈散交融的文句,可以领略到行文的舒卷自如,声调的和谐优美,感受景、情、理水乳交融的艺术美。大量诵读“香草美人”之作、山水小品奇文,让千山万壑和松风明月入眼、入脑、入心,让意象转成内心的感悟:向内发现自己的澄澈灵魂,向外发现自然的山高水长。观照山水,物我同一,进入超然的审美世界。
三、贬官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扬与弃
贬官文学作品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传承和发扬,这是守护民族根脉的要求。但是时代、社会的影响和文人自身的一些负面情绪,导致部分作品中包含一些消极因素,教学中要有所摒弃。
(一)弃悲观绝望,扬乐观旷达
贬谪对文人来说是一场政治悲剧。当融进骨子里的理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他们的内心难免被悲凉、哀伤笼罩,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多是穷途末路的长哭、生不逢时的感喟。
贾谊被贬长沙,虽然在渡湘水时写下《吊屈原赋》,但终因无法从贬谪的哀伤中解脱出来,33岁便抑郁而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作品中的乐观旷达,欣赏无论进退、雨晴都泰然处之的淡定。
诵读《定风波》,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苏轼生平理解作品中“风雨”的含义,揣摩“任”的内涵。学生联系“乌台诗案”的背景容易理解作品中的“风雨”,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指人生的风雨;苏轼的“任”是放任自由之意,是习惯了在人生风雨中顶笠披蓑穿行的泰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归去的主体是谁”,进而感悟风雨肆虐能归于平静,人生如果看淡了盛衰荣辱,利害得失也就一并泯灭,“也无风雨也无晴”。对比遭遇不幸后不同的心态,学生就不难理解,沉迷于痛苦之中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痛苦的悦纳,其实是对理想的坚守,也是对生命的热爱。
(二)弃避世虚无,扬责任担当
儒家强调“入世”——参与世俗的活动,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则强调“出世”——远离尘世,清静无为,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文人寒窗苦读,儒道兼收,常把“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思想作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撰写《齐春秋》,因“实录”触怒梁武帝遭贬的吴筠,面对“风烟俱尽,天山共色”的富春江山水,慨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仁人志士该有的理性的社会担当,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常驻心间。
阅读《岳阳楼记》,就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治理巴陵郡,实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一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面对挫折的人生,进而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的博大,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的远大,从而领悟“心怀天下,人生没有失败”的真理。
(三)弃孤高自负,扬沉静谦和
许多文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容易形成“洁癖”般的孤芳自赏,甚至自我封闭的心态。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成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茫茫天地之中在“孤舟”上专心“独钓”的“蓑笠翁”,化作“不与培为类”的“西山”,清高孤傲,甚至是凛然不可侵犯。和柳宗元一起被贬的刘禹锡,写下独标高格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教学有此种倾向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可以把《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与陆游《游山西村》中“丰年留客足鸡豚”“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农人形象相关联,引导学生认识普通人的淳朴、热情、可爱;把刘禹锡的孤芳自赏与陆游“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交友观做比较,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懂得人际交往中不该表现出不与尘俗的高高在上,而应是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静气,具备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
总之,语文教材选编贬官文学作品,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绝好途径,而扬弃恰是理性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文化苦旅[M].北京:東方出版中心,1992.
[2]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辛文房,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6] 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