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
2020-12-21严肃梅岳胜
严肃梅 岳胜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者面对的一道难题,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教育改变这种现状,是教师今后教学当中需要多加思考的问题。在大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摆脱困扰,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其心理素质,教师也能够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在校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扰,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着积极的帮助,本文将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策略探讨
进入大学的学生群体,其身心发育以及智力发育健全,拥有完整的人格和社会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也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学生犯罪的概率较小,但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冲动行为以及客观压力带来的外部刺激很容易让学生做出偏激举动。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要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用理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疏通、修正、重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近年来的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教师需要重新审视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本文将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引发失落感和矛盾冲突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一到两年甚至整个大学生涯都无法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常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行为能力差、交际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等因素引起了一些列生活问题,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会无所适从,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又有着较强的自尊心,羞于启齿让这些心理问题逐渐在学生的内心发酵。从心理上分析来说,正视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求与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匹配,进而引起了学生一些列的心理困惑。
在学生上大学前,通过书本和老师的描述,觉得大学是自由自在的“人间乐园”,是一座无比美好的“象牙塔”,大多数学生在上学前都抱有极高的期待,对大学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是实际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随着眼界的开阔和同龄人之间的对比,内心会出现落差,逐渐的发现自己身处的大学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完美,这会让学生的内心陷入困惑和迷茫,进而逐渐的滋生消极心理。加之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处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渥环境中,家中的父母爱子心切,只要孩子成绩优异,在生活上几乎上不用孩子自己动手,缺乏挫折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的洗礼,当学生背井离乡进入全新的生活环境后,过去由父母承担的压力会落在学生自己身上,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来管理自己的生活,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及时的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与行为异常,严重者可能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2.学生差距带来的心理困惑
大学就像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排练,大学当中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因为出身、家庭、能力带来的差距,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的压力。这其中包括了贫富差距、形象差距、能力差距。我国高校近年来从义务教育进入了收费教育,国家对应的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帮助一部分贫困学生缓解家庭压力,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的享受完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家庭条件较为优渥的学生来说,学费根本就不算问题,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富足,给予了孩子相对富裕的花销,这些学生穿着气派、挥金如土,炫耀着自己的物质财富,这给那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造成了心理负担和压力,会让学生逐渐形成敏感自卑的心理,甚至可能会出现自闭症、抑郁症,并且不能够正确的面对那些家庭条件优渥的学生,有时候会觉得这群学生看不起自己,进而产生过激行为。除此之外,给学生心理带来冲击的原因还有形象差距和能力差距,大学当中有一些学生面容姣好,更加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喜爱,会造成他人的妒忌,这类问题更多出生在女生群体当中,学生不能够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把过错归咎在他人身上,因为嫉妒心经常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还有一些能力出众的学生在社团、校演中表现出彩,受人喜爱,也会引起他人的妒忌,进而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理智的看待这一问题。这些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也是现代大学生滋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
首先,学校应当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课,设定好规范流程,并且定时定期的给予学生心理辅导。并且对心理健康教师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通过定期的培训以及实践调查,了解现当代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计划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班级的辅导员,应该通过班级的黑板报,定期的宣传心理问题引起的反面案例,并且利用每周的班会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将问题统计后,交给学生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在教学当中,心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身的心理问题,教会学生一些正确排压的方法,引導学生正确的释放压力。其次,要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统计学生的高发心理问题,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最后,教师和学校联合,定期的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名师或者是校内有经验的心理教师进行主题演讲,通过这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安排心理健康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养成,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教学,除了定期的讲座以及不定期的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心理健康活动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当前社会当中一些反面教材不仅是血淋淋的教训,还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警示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以这些反面教材为基础,编排一些情境舞台剧,分别展示处理这些心理问题的正确方法和不正确做法,让学生参演其中,通过这种舞台剧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体会。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教育出了直接教育,还有间接教育这条路可以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包容的心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当中的挫折,在教学当中弘扬正能量,这对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塑成也有着积极的帮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历史中国》等纪录片,通过一些名人事迹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学生心理健康塑成提供保障
现代大学当中,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在却没有实施对应的措施,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说,学校除了开设对应的课程之外,还应该在学校当中成立心理健康诊所,让学生能够咨询自身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组织心理教师,针对学生的成绩变化、能力提升、生活状况,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化的心理状况测评,并且记录在案,对其中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的教学。辅导员教师,也应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观察和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隐患,通过家校联合以及与心理教师的沟通,积极的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强化计划,把心理健康教育变得规范化、流程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链条,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学校还应该在每半个学期或者一个学期,对在岗的心理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聘请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来强化在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并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对现代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高发心理问题进行筛选,针对本校学生的实情,做出有目的性的教学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学教育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教师首先要明晰和洞察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计划,通过多元化的教学部署和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包容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当中的问题,进而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翠,张红静,潘芳,等.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683-684,686.
[2]梁舜薇.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D].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8.DOI:10.7666/d.Y3474357.
作者简介:严肃梅(1988-),女,汉族,四川遂宁人,本科,助讲,研究方向:资助育人工作。岳胜(1980-),男,汉族,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