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培智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实践探索

2020-12-21陈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陈燕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生特殊思维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重视数学思维的渗透教育,借助有效的解析和对比,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

【关键词】特殊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而特殊学生的理性思维相对比较薄弱。如何让抽象的数学走进特殊学生的心中?笔者认为,教师要重视发掘特殊学生的感知觉,比如让特殊学生多看、多操作、多听。教师应通过引导其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培育其数学学习的自主性、自能性。正如《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數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所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效,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做”活动,助其积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比如教学《认识图形》,教师应循序渐进,在每一个图形的认知上下功夫。要慢慢地引导特殊学生从较低层次的认知发展到相对高一些层次的认知。如“认识三角形”,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数数,从诸多图形中选出三条边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一些三条边两两相交的图形、三条边串联在一起的折线、三条边首尾相连的图形等放置在一起,引导特殊学生筛选出三条边首尾相连的图形。通过直观操作,有些学生尽管不能描述三角形的内涵,但他们也能从诸多图形中快速地挑选出三角形。随即,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如当学生能从诸多图形中辨析、挑选出三角形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从而增进学生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进行“可视化”活动,助其形成形象性认知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有些特殊学生在数长方形的边、角时,始终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为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展现数长方形边、角的过程,如按照顺时针方向数、一组一组地数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边、角的特征。这种可视化的表象,能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性”活动,助其提升数学实践能力

培养特殊学生的生活实践性能力,首先要增强学生的生活情景感知能力。以《认识时间》教学为例,教师不是让学生在几堂课中去认识时分秒,而应当将这一学习内容往前回溯、往后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记录自己的起床时间、就餐时间,包括几点起床、起床花了多长时间、几点吃早餐、吃早餐花了多长时间等等。这样向学生生活世界漫溯、延伸的过程,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如同“旧友重逢”,倍感学习内容的亲切,也能主动参与到“应用性”学习活动中去。对于特殊学生来说,“应用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数学活动,更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一次发现、一次唤醒、一次使用。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特殊学生,尤其应注重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对特殊学生的人性关怀。

【参考文献】

[1]钱燕妮.智障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及培养策略探讨———以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70-73.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