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
2020-12-21苏政
苏政
【摘要】针对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态势,笔者采用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对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究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缩小“两级分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两极分化;小学数学;行动研究;对策
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却出现了相对严重的态势。这实在令人费解,迫人深究。每位教师大概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两级分化”,特别是在小学,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就更突出了。如何大幅度提高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成了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问题即是课题,我校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两级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LBJK2018B049)于2018年7月经市教科所审批获得立项。此项课题研究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合作研究,克服困难,开展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于2020年2月顺利结题。现将研究情况阐述如下。
一、课题研究意义
两极分化现象的解释延伸到教育中,一个极端为优秀生,另一个极端为学困生。通过调查研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分化现象日益加剧。从心理学上来说,学生的差异属于正常存在,应该呈正态分布。从教育教学理论来看,正常教育下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该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若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则是不正常的,需要找出原因。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学生学习“两级分化”形成的成因,总结出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缩小“两级分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学困生进步,缩小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横沟。本课题研究不测重于理论的新发展,重于将教育理论联系教学实际,借助科学方法,以求得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使学生学习“致困”的因素
关注学困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以数学学习特点、学生兴趣、家庭背景、成绩基础、作业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在数学学习后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心理咨询,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二)分析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
(三)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
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从而有效缩小“两级分化”。
(四)寻找有效教学方法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协同共事学习的团体。
四、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1.調查分析法;2.经验总结法;3.行动研究法;4.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调研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
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
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1.教师的因素。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挑战性也随即大了,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预设,又要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教法,努力应对课堂生成,所以教师的负担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暇顾及那些学困生,时间长了就使得分化更加严重了。
2.学生因素。刚入学的孩子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任何有意思的东西都想学、都愿意学,但由于受智商的影响,一年级就已经表现出学生学习的差异,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随着知识由直观思维往抽象思维的转化,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成绩一直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缺乏,加上学生习惯的差异,都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
3.家长的因素。农村、外来务工家长自身素质不高,部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重视,有的甚至置之不理,老师叫来只能说不识字辅导不了,缺乏基本责任感。还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由,使这类学生的文化求知的价值和人生价值观取向发生偏离,家长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长期下去导致小小年纪就成为了老师、学生、家长眼中的“差生”。
(二)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对策分析
1.关注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给那些学困生一些体验成功的愉悦的机会,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辅导。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2.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缓解两极分化。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正视学困生与优秀生之间的差距。虽然有差距,但学困生有所进步应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要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后进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开展一些优秀生与学困生互帮互助的活动,让部分优秀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
3.完善教学评价,重新认识两极分化。教师衡量学生智能的标准不能太单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从多种角度、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学生。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
4.改善学习环境,驱除两极分化。用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到学校不仅是要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还有多种需要,包括情感交流的需要,特别是农村子女和家庭环境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给予他们特别的爱,要帮助和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在校内,班级里为他们营造愉快的氛围,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予班指导。促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建立自信,找到温暖的感觉。
(三)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成果
从2018年本课题得以立项并开展研究后,课题组教师在科研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课题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浅谈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在2018年全国小学教学科研成果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对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在2019年全国小学教学科研成果大赛中荣均获一等奖。
七、存在问题与不足
可能在判断学困生上存在偏差,有的应归为学困生的没有被归入。由于课题组成员能掌握的资料不足,加之研究水平有限,虽然花了时间却难以拿出一个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令人信服的两极分化对策的操作性定义。两极分化成因复杂,涉及到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而对于社会和家庭的成因是课题组成员无法改变的,只能立足于教学和学困生的研究,通过改善自身的教学,加强学困生心理特征的研究,进行力所能及的教育,转化学困生。
八、课题研究的设想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发现导致数学两极分化的因素很多,对于新课改中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和对策,我们会继续探索,并在今后的实践、反思中进一步提升观念,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60.
[3]焦秀荷.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79.
[4]崔治熊.小學中高年级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新一代,2013(7):81.
[5]李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中小学信息教育,2014(1).
[6]赵旭敏.中小学教师网络教研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