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
2020-12-21王睿
王睿
摘要:新的发展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需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资产管理的效果,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或者资产浪费的现象。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出发,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改善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借助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为其职能的有效履行提供良好保障,也可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单位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无法很好地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目标。对此,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切实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促进资产利用率的不断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在持续加快,由于自身的社会职能性质差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接受严格的社会监督,这也要求其必须切实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强化资产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促进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有效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自身体制改革的同时,需要对各部门进行严格要求,提升资产管理的明晰程度,将资产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对于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及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切实保障资产安全完整,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二是能够加快审批效率,有效节约社会资源。以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制为支撑,财政部门在资产预算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现有的资产情况,加快审批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同时也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资产更新转换工作,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规范开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需要以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支撑,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执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而事实上,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导致管理人员在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一味凭主观意识行事,资产购置环节没有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出现了资产重复购置或者购置的资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闲置率偏高,也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的问题。
(二)内部控制建设缺乏
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但是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认为其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效益,因此不愿意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风险防范欠缺、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缺乏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和明确的管理要求,无法为资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三)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资产管理专业能力薄弱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较小,人员配置有限,加上缺乏对于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人员安排方面不够合理,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没有能够形成应有的资产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资产管理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四)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单纯地依靠资产管理人员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误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做好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以信息技术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从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是缺乏全面细致的信息,无法为后期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二是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存在信息传递不通畅、信息分享不及时的现象,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也使得资产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五)监督管理机制缺乏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岗位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性,部分管理人员为了节约运行费用,经常会安排会计人员兼任资产管理工作,导致相关职责不够明确,而且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缺乏针对资产管理流程的监督机制,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有章不循,工作不到位的现象。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改善对策
(一)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为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在避免资产流失的基础上,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从政府层面分析,应该立足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出台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对现行的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提升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此外,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资产管理方法体系,建立满足自身管理需要的资产管理模式,为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和可行性的财务内控制度。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是应该对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二是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组织机构控制进行优化,确保各部门独立运行的同时,实现分工协作,就各自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合理精简管理部门,减少纵向沟通层次,促进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应该做好授权审批控制和监督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避免资产管理人员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确保在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相互分离,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四是应该做好风险防范控制,建立起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就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风险防范对策,以避免出现资产损失的问题。
(三)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手段不断更新,而如果资产管理人员本身专业素质不高,或者欠缺与时俱进的精神,则无法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于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邀请一些具备丰富资产管理经验的人员,对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进行传授,同时,也应该重视对于资产管理人员财务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确保资产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资产信息管理手段,能够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于信息的更新及维护,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保障资产信息安全。
(四)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从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信息系统进行健全和完善,在系统内预先设置好相应的信息采集内容和审批流程,推动资产管理信息化和系统化的实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对于资产管理执行力的影响。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资产管理可以获得分析、预测等功能的支持,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对于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动态监管;另一方面,应该保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信息共享机制进行完善,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信息在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高效传递,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优化资产管理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做好资产购置、使用、处理等环节的全程监督,避免出现资产流失和随意处置的现象,及时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对资产进行合理分配。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约束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行为,提升资产使用的合理性,也可以激发管理层的责任意识,实现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促进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对资产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做好资产采购、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设起高素质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队伍,保证资产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率,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蒋玉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161–162.
[2]刘迎春.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199–200.
[3]霍树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J].财会学习,2020(13):197–198.
[4]刘克峰.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產与财务,2020(08):6–7.
[5]江文.关于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8):8–9.
[6]王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分析[J].商讯,2020(12):184.
[7]李倩,季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223.
[8]吴华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13(0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