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退市新规 A股开启洗牌潮
2020-12-21张俊鸣
张俊鸣
本周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四大类退市标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并针对退市流程和退市整理期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和注册制改革适应的市场化退市机制初见雏形。消息一出,ST板块风声鹤唳,一度有超过40只股票跌停,受到退市新规冲击的一些非ST股也“对号入座”,出现大幅调整。在新规的冲击下,过去年末常见的“保壳大战”大幅降温,垃圾股在A股的生存空间再度被压缩。不过,在这个退市新规帶来的“洗牌潮”过程中,以往定义的“垃圾股”意涵将有所变化,投资者应顺应规则变化,避免踩雷。
退市指标面面观:更难还是更容易?
从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退市新规的标准总体上比现行规定要严格,因此也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退市规定”。但新规也有可能让一些原本面临退市或暂停上市风险的公司获得“免死金牌”,特别是财务类指标方面,从原来连续亏损三年暂停上市改变为连续亏损两年且营收低于1亿,这意味着一些规模较大的绩差股,可以凭借主营收入“瘦死骆驼比马大”来规避原本可能的退市风险。此外,在违法类指标方面,需要符合连续三年造假且总额超过10亿元等条件才会触发强制退市,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这个规定也比较宽松,对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可以轻松规避。因此,这个“史上最严的退市规定”,客观上让部分公司的退市风险有所降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退市新规中看似比较宽松的部分条款,是适应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以及采用“新老划断”减缓对市场的直接冲击之举。无论是国际成熟市场还是A股自身实际运作来看,采用净利润作为财务类退市的单一指标,无法反应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退市新规在缩短净利润亏损触发退市条款的同时,加入营收指标,既是“有保有压”,也让一些产品有实际需求,只是因为产业周期波动或经济大环境而连续亏损的公司“把根留住”,这样在减少投资者因为退市带来的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增强了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的实际效用。同时,也可让上市公司聚焦在主营业务的经营,减少为了“保壳”而采用出售资产、争取政府补贴等粉饰报表的行为。虽然营收指标的加入让部分公司看似可以松一口气,但最终是否继续留在股市还需要经过市场更严格的检验,“价格退市”和“市值退市”就是市场各方博弈的最终投票结果,特别是在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亏损公司想要继续留在市场上,还需要更多努力才行。
影响存量公司更影响增量公司
从表面上来看,退市新规影响的是目前已经上市的存量公司,但实际上也会对计划上市的公司产生一定程度的过滤。以新规中的“净利润+营收”的财务类指标来说,一些营收规模不大、尚未盈利的科技型公司想要通过直接上市的步伐将会受到影响。对这些公司来说,虽然注册制条件下IPO更容易,也可能因为独特的主营业务或较高的“含科量”获得追捧,但如果上市之后连续两年无法盈利,或者无法将营收做到1亿元以上,将会触发退市条款,对这类公司来说过度超前部署上市进度将不是最好的安排。即使公司无视新规一味“鞭打快驴”,参与新股询价的机构投资者以及需要在上市前跟投的保荐机构,也会因此而压低公司估值,让价格更好地体现公司目前的价值。
对二级市场来说,退市新规的长远影响是新股发行价有望更合理,也可能因此减少IPO募资金额,让宝贵的金融资源更精准地滴灌到实体经济中。这些影响虽然未必能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但站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这些正面影响终将逐步利好股市,在上市公司更精准定价的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注缓冲期:重塑风险与机会
退市新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设定了“新老划断”的缓冲期,不仅现有的ST股实质上获得了一年的过渡,而且许多ST股还有望在明年摘帽。站在监管层的角度来说,这个过渡阶段是为了让市场各方适应退市新规,采用市场化手段更好地为上市公司定价,但客观上也给了一些ST股展开“最后救赎”的机会。特别是一些大股东实力雄厚、已经或即将展开实质性重组、营收规模较大或年报扭亏概率较大的ST股,如果在长期底部区域充分整理且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展开退市新规实施前破釜沉舟式自救的可能较大,如*ST东科、*ST大港、ST安凯、*ST敦种、*ST飞乐、ST地矿、*ST华映等。
而对一些目前没有被ST的绩差股来说,退市新规可能会导致其退市日程提前到来,投资者在接下来的缓冲期应密切关注其基本面的变化。笔者认为,相对高风险的个股存在两部分品种当中,一是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小市值“壳资源”公司,如果在缓冲期没有快速实现脱胎换骨,做大营收或改善盈利能力,一年过后将面临较大的退市风险;另一部分则是科创板中带“U”标记的公司,这一标记代表公司上市的时候尚未盈利,如果再加上年营收小于1亿元,在过渡期结束后同样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投资者在参与此类品种之前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