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2020-12-21冯娟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践行陶行知

冯娟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践行

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提升教育的科学性,以及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从小具有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第一,流程化教学现象十分普遍。没有考虑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总是采取固定的流程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教师的教学热情及效果。第二,教学设计未考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未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过于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第一,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提升。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将使得老师转变教学思想及思路,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二,有助于老师教学素养的提升。主动参与到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内涵、实现路径等的研究中,这个过程能够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及模式,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及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策略

1.生活即教育。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一文时,考虑到有些学生没见过乌龟爬行的情况,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龟爬行的视频。学生会被乌龟非常缓慢但又非常努力地爬行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所感染,从而发自内心地喊出“小乌龟,加油!别放弃!”如此,会对课文有更加深入地感悟。展现生活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正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引入的体现。

2.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儿童的思想,是指对儿童头脑、双手、双眼等方面的解放,这样才能实施创造教育,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加强对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能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老师及课本等的习惯。第二,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其实就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如学习《开国大典》一文时,组织学生来制作、绘画与开国大典相关的作品,在学习完《只有一个地球》之后,设计走访调查活动等,提升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实就是解放学生的眼睛。知识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式,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意志的锻炼、性情的陶冶,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是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景、事及人的观察。

3.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需要老师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其学习视野。比如,鼓励学生走进自然、社会中,去感受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让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许颉.引生活之源,促教学之长———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好家长,2017(37).

[2]蒋秀琴.以生活之媒,助教学之长———“生活即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學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16(19).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思想践行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