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唐月色

2020-12-21吴晨光

北京纪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杜甫李白

吴晨光

如果在一年四季中选择四个最浪漫、最美丽的事物,你会选什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如果在风、花、雪、月中,再选出与众不同的一种呢?

是月。因为风、花、雪会随着时空的变幻而变化,而月亮,古往今来,咫尺天涯,只有一个。

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节点,去看当时的月亮,你又会选什么?

唐朝。那是一个巅峰盛世,更是一个诗意栖居的时代。

在唐朝,只要有月的地方,就有诗人对月色的描写。

一、盛唐的无边月色

《全唐诗》48900多首,有5300多首写到了月亮;在流传最广的《唐诗三百首》中,也有80多首提到月亮的名篇。

有湖中之月:“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有田野之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有山涧之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有江南之月:“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有蜀地之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有西域之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有夜郎之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有边塞之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东都洛阳之月:“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有大唐王朝的心脏——长安之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些咏月的诗歌中,有乐府、有古风、有律诗、有绝句、有五言、有七言、有杂言,月因诗更有诗意,诗因月亦更诗意。

二、初唐月色,孤篇横绝

看大唐月色,得从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孤篇横绝”,在中国诗歌史上,被赋予了极其崇高的地位。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于是有了今天“孤篇压全唐”的说法。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直至明朝中叶的杰出诗学家胡应麟在编选《诗薮》前,《春江花月夜》一直默默无闻。胡应麟也只是偶然从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发现了它。《乐府诗集》之前的诸多唐人诗选、诗评,竟无一字提及此诗。而《乐府诗集》收录的《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只是其中之一,虽然收录,但没有特别推崇的意思。所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出的不仅仅识马、识人的道理,还包括一篇名作的挖掘。

《春江花月夜》之美,从其标题就一览无余:

首先是时间:春、夜。

然后是地点:江。这里的江指扬子江,因为作者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所以此诗被大多学者认定写于扬州。

第三个出场的是配角:花。“花有清香”,这也是苏轼《春宵》诗中所描述的,因为月是观赏的,是视觉,所以把嗅觉加入,让诗的意境更上一层;而花好月圆,亦是每个人心中的期盼。

最后,主人公月亮出场了。也正因为有了春江花夜的铺垫,所以当“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时,一种摄人魂魄的美喷薄而出。

作为诗家之语,格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它能带来强烈的节奏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最重要的特征——比如散文和小说。

《春江花月夜》属于乐府体,全诗36句,每4句换一个韵。韵脚变化之中,一条清晰的时间轴贯穿始终。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没时间看完36句,只看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以及结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即可,足以说明此诗的逻辑。

这种优美而严谨的表达方式,足以让我们这些当代人汗颜。《春江花月夜》把“流水账”写到了极致——诗中15个“月”字,11个“江”字,月升月落之间,江水东流而去。

《人间词话》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春江花月夜》所造之境浑然天成。

唐诗以写景、抒情居多,而宋诗长于说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情、景、理交融。有评论家认为,《春江花月夜》是最早提出宇宙观的诗歌——依稀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渺小的人所思考的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具体的生卒年、字號均不详(一说约公元660年生,720年卒)。《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但这更证明了一个道理:一生只需要一件优秀作品,足矣。

三、名相张九龄与《望月怀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江上之月摇落,而海上的月亮又冉冉升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也是家喻户晓的名作。

从体裁角度说,《望月怀远》是一首五言律诗,与《春江花月夜》的乐府体不同。乐府属于古体诗,而律诗、绝句属于近体诗(又称今体)——这里的“今”指唐朝。古体诗自由散漫,而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近体诗是从唐朝逐步发展成熟的,在《望月怀远》中,即能看到进化的影子。

从作者角度说,虽然都出自张家人之手,但《望月怀远》的作者张九龄当时的名望和社会地位,是1000个张若虚加起来也比不上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被公认为盛唐时期的最后一位名相。

公元702年——武则天长安二年,24岁的少年天才张九龄高中进士,被授予校书郎官职。此后,风度翩翩的他得到了玄宗皇帝赏识,仕途虽然几经坎坷,但最终登上了宰相的位置,是大唐王朝唯一个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

身处权力中心的张九龄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张九龄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张九龄拥有超人的判断力。他曾预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但不为玄宗采纳。因为张九龄的直言,终于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望月怀远》就是其被贬荆州出任长史时的作品。

四、詩仙的静夜思

若论唐诗第一人,也是与月亮渊源最深的诗人,就是李白。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逝于762年。其出生地颇有争议,中学历史课本认定为“碎叶”,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在李白的笔下,大鹏、酒、月亮是最常出现的三个事物。其出道之作《大鹏赋》被收入《李太白全集》首篇,又在《上李邕》中写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他写酒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以至于其好友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与酒相伴的,则是月亮。按李白自己所说,他一生赋诗万首。可惜流传至今的,只有九百多首。但即使十存其一,李白诗的题目中有“月”,或者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也有二十多首,《静夜思》就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正因为这首诗几乎就是大白话,所以无需翻译,妇孺皆知。但其中有两个知识点颇有争议:其一是“床”的意思;其二是此诗的版本问题。

对于“床”,今天有4个解释,分别是井台说、井栏说、窗户说、马扎说,反正没有一说是睡觉用的床。在1300多年前,没有视频直播,谁也不知道究竟指的什么。但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文字的魅力,它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空间。

此诗的另一个版本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有人认为这才是李白原作,“明月”版本其实是明代人所改。但如果从境界上说,“看”“山”与“明月”相差甚远(这里的“看”是动词,应该读平声),所以前一个版本流传最广。

《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李白时年26岁。此时的他怀着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经一年。我想,这位杰出的诗人在仰望窗前明月时,一定抱有功成身退、衣锦还乡的期望。这或许是他思乡的原因之一。

15年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终于进入长安,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对这位天才诗人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奉诏作《清平调》三首,其一又提到了月亮: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天宝时期的李隆基,已经不再是开元盛世之初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罢相张九龄,任用李林甫,又“重色思倾国”,宠信杨玉环。杨贵妃一家因此势倾天下——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达七百人,杨贵妃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上百万。这首《清平调》即可窥斑见豹。

这也注定了李白的悲剧命运——希望“抟摇直上九万里”的他,开始纵酒以自昏秽。他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甚至到了玄宗呼之不朝的地步。不到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在长安城的后期,他写下了《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该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李白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孤寂苦闷,所以有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叹息。

744年,李白离开长安后,在洛阳遇到了比他小11岁的杜甫。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双子星座,从此结伴而游。

五、诗圣的月夜

李、杜齐名,但他们的性格和诗风却大相径庭。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李诗浪漫,杜诗现实。如果说李白像狂放不羁的骏马,杜甫就是忍苦载重的犍牛。杜甫现存诗1500多首,既反映了一个士大夫一生遭际,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真实写照。杜诗又被后人称为“诗史”,即本于此。在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一生漂泊,安史之乱是他最痛苦的一段经历,也是其诗中的重要题材。他最著名的两首描写月亮的诗,都写于安史之乱中。

在“国破山河在”的背景下,杜甫写下了《月夜》与《月夜忆舍弟》。

《月夜》写于天宝十五年(756年)春。当时,安禄山正由洛阳攻打潼关。5月,杜甫从奉先迁移家眷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6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攻入白水,杜甫又携家逃往鄜州羌村。7月,玄宗之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史称肃宗。杜甫获悉后,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8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是杜甫写给夫人的。正因为他身在长安,所以夫人只能独自对月。幼小的儿女,还不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与李白的“床前看月光”相同,这里也用了一个“看”字——同样是看月光,同样是思乡,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环境。盛唐转衰,只在此一刻之间。所以,对任何作品的欣赏都不能脱离于作者,脱离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理解了作品,理解了作者,理解了时代,才能真正领会创作的真谛。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的月夜写下了第二首作品《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当时,山东、河南仍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应写于白露节气,所以有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与《月夜忆舍弟》都是战乱中的思念,一是对妻子儿女,一是对骨肉同胞;一个是站在对方的角度,“闺中、儿女”,一是从自己写起,“有弟,无家”;一是直奔主题,一是先烘托场景;完全不同的写作手法,却表达了同样的感情。在这位诗圣的笔下,家、国、天下被完美融为一体。

六、胜地不常,青光难再

持续近8年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社會遭到了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盛唐诗人们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七绝圣手”、《从军行》作者王昌龄于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年,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许多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说出了王昌龄的真正死因:他的诗写得太好了,名气太大了。而天下大乱给了一些人为所欲为的机会:王昌龄只是一个被贬谪的小官吏,朝廷自顾不暇,还有谁来关注他的死活?

王维,在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迫接受伪职。对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他一直非常愧疚,回归大唐后更是专心佛法,半官半隐,于761年逝世。后世称之为“诗佛”。

李白,因为躲避战乱先是隐居庐山,后来参加玄宗第十六子李璘的幕府,欲报国平叛。但李璘被其兄李亨,也就是唐肃宗定性“谋反”,李白受到牵连遭到流放,于762年逝世。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最终没能实现“功成身退”的梦想,只留下了《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高适,765年逝世。

岑参,769年逝世。

失去了李白、高适、岑参这些好友,孤独的杜甫于770年逝世,逝前穷困潦倒。唯一欣慰的是,自安史之乱结束后,他和他的夫人及家人再未分离。

七、盛唐月色的幕后

“大唐月色”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唐诗能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为什么是唐诗宋词,而不是唐词宋诗?

总结起来有16个字:经济发展,文化自信,教育改革,老大支持。

先说经济基础。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如果没有经济基础,我们构建的只能是空中楼阁。

经历了长期的割据、战乱后,在唐朝,中国终于再次统一。隋末因为战争产生了大量无主地,使得“均田制”可以持续推行,对于稳定农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孙吴、东晋等六朝的持续经营,让江南经济逐步提升,已经显出超越黄河流域的趋势。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中国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朝总耕地面积达到1400多万顷(折合今市制为12.19亿亩,201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天宝八年(749年),官仓存粮达9600万石。开元十四年(726年),首都长安、东都洛阳米价每斗仅13文,“二三线城市”青州、齐州每斗仅5文。这让人民群众有了很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唐朝的文化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唐王朝对思想文化采取相对自由、开放的政策,儒、佛、道思想容许并存,是促成其文化繁荣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诗歌产生直接影响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在盛世都取得了高度成就。

正如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恢复高考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兴盛于唐朝的科举制度,也让优秀的诗篇和诗人脱颖而出。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但基本确认的是,隋朝就开始了进士科,其目的是打破魏晋时期的“门阀仕族垄断政治”的格局。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王、谢是东晋时期的大家族,淝水之战中破前秦苻坚数十万大军的谢玄、谢安、谢石,以及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即是代表人物。

士族人才辈出不是坏事,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庶族地主,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土豪”,没有进入仕途、实现自我的机会,更别说老百姓了。想做官,需要推荐,需要看出身。

隋朝的创始人杨坚、唐朝的创始人李渊都是庶族出身,为了削弱士族的权力,他们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隋朝科举主考政论,也就是对时事的看法;唐代则是以诗赋取士,进士科考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写诗。

以诗取士从制度上带动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气,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是任何一种文学样式在任何时代所罕见的。诗人们可以利用诗歌来博取帝王贵族的赏识,也用它作为傲视上层社会的资本,最典型的就是李白,所谓“千首诗轻万户侯”。诗歌的应用场景也因此无所不在,送人出使、还乡,慰人贬官、下第,都得用诗。诗歌的影响开始遍于各个社会阶层——元稹、白居易的诗曾传诵于“牛童、马走之口”“衒卖于市井”之中,写在“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歌妓演唱,村童竞习。

皇族成员也是诗歌的坚定爱好者。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自己就是诗人,也常常鼓励别人写诗,并大力提拔能诗者。李世民曾延请“四方文学之士”,备极奖掖,时人美称“登瀛州”。老大们的支持为诗歌的普及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所谓“上行下效”。

所以,大唐之大,不仅仅是因为其疆域、其人口,更因为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博大的胸怀。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杜甫李白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