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窝
2020-12-21何弈翯
何弈翯
2018年的“双十一”,我买了一双雪地靴,对着镜子照来照去,大有穿上新鞋美不够的感觉,不禁,我想起小时候穿过的棉鞋。
老北京人管这种棉鞋叫棉窝,印象中只有黑红两种颜色。一般男孩子穿黑色,女孩子穿红色。这种棉鞋的鞋面是条绒布的,鞋底也薄。牛筋底都是后来的,原来都是塑料底,橡胶底都少,所以比较滑。最麻烦的是这鞋怕水,因为是布面的,鞋底又薄,棉窝要是洒上水,或者冬天踩雪,雪化在鞋上,那简直是比没穿鞋还难受,又湿又潮,脚里冰凉的。
还有一种棉窝,叫骆驼鞍儿棉窝,这是北京更早时期的一种棉鞋,这种鞋是两片鞋面在脚面中间缝合上,通常还要在缝合处加上两道装饰性的梁。整个棉鞋的形状像骆驼背上的鞍桥,所以才叫骆驼鞍儿棉窝。这种鞋没有鞋带,一般是成年人穿,也有家里自己做的,给小孩穿的就在鞋后跟处,取中钉一根长带,系到脚踝的位置以免脱落。
穿得在意的人,一双鞋能穿几冬,只是条绒布不结实,时间一长,经常先从鞋底和鞋面的连接处开始破或者脱线。再节省的人家,到这时候,也得买新鞋了。
买鞋去商店,我小时候还叫合作社。北京人说话快,有时候又“连吃带喝”的会吞音,重音连读不标准,所以我奶奶一说“去合作社”,读音听上去像是“去核桃社”。要不,我小时候总是迷迷糊糊,觉得很奇怪,怎么核桃社里面卖什么的都有呢?
记忆中的合作社,里面永远黑乎乎的,好像经常只靠着自然光,而没有灯光照明似的。里面卖副食,也卖穿的用的。关于照明问题,我后来向爸爸求证了,那时候合作社里的照明主要靠电灯泡,瓦数不高所以就暗。而合作社的外面,还有一个杉篙搭的草席棚子,是供卖菜使用的,因怕菜遇雨淋湿了,所以搭了这个棚子,而这个棚子恰巧挡住了日光,所以合作社里面老是黑乎乎的。
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爸爸去合作社时,里面坑坑洼洼,还是土地。當我和奶奶再去合作社时,地面成了水泥的,再后来有了水磨石地面。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个合作社扩建成了一个有二层楼的商场,可气派了,我和同学还在商场门口照相呢!
合作社变成了商场,这回里面永远是亮堂堂的。更好的是,我小时候没穿几年这种怕水的棉鞋,就有了旅游鞋。小学时,几乎同学们都脚蹬一双旅游鞋,特别到了冬天,更要靠旅游鞋了。虽然那时候的旅游鞋是单鞋,里面并没有加绒,但至少轻便。好像我上小学时,大人们还不怎么穿旅游鞋,倒不一定是经济上消费不起,而是观念上还不习惯。
到了中学时,一部动画片——《灌篮高手》火了。家里经济条件好的男同学们,就开始穿篮球鞋,这种鞋看上去个大、帮高,鞋腰也高。再后来,我小时候笼统说的旅游鞋,细分出了很多种,有跑步鞋、训练鞋、室内鞋、户外鞋。还有一些品牌和厂家,是专门做户外运动的。户外运动兴起了,于是登山鞋、徒步鞋、雪地鞋、溯溪鞋……品种越来越丰富。而且,不光年轻人穿,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穿。因为现在不光年轻人爱玩爱运动,中老年朋友也经常跑步、摄影、旅游,我们的生活真的是变化了。
就从咱们今天说的棉鞋来看,现在冬天穿的鞋可选择性多,功能也多也美观了。我们切实体验、享受到了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而老棉窝变成了记忆中的古董,虽然一些店还卖,但也已经是改良了的。但无论怎么改,也无论现在冬天穿什么鞋,棉窝成了脑海里冬天暖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