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020-12-21张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张辉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

摘 要:文章介绍了知识及知识服务的内涵,分析了知识服务的层次结构,构建了泛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模式,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知识服务的相关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1-0070-02

1 知识与知识服务

国外相关学者指出,知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及升华,其经过加工、保存后最终将被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并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1]。与此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指出,该过程包含成长、成熟、衰退等多个不同阶段[2]。知识运动过程由知识产生、获取、整合、传播、应用、创新、老化等环节构成,详见图1。

知识服务是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关心并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解决方案[3]。知识服务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知识服务指的是围绕使用者的需求展开工作,即为使用者提供常规的知识服务和专业方面的知识服务;从狭义上看,知识服务指结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提供服务,旨在为使用者解决现实问题。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其社会化知识服务就是指在满足所在学校科研及教学活动需求的基础上,为其他单位及社会团体提供服务[4]。知识服务本身具有内容多样、服务复杂的特点,所以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服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受到社会公众需求的影响。

2 知识服务层次结构分析

“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为目标”是知识服务的特点和根本原则。社会公众的年龄、职业、知识水平等存在差异,为了使知识服务更具针对性,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需求及工作性质等[5]。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知识服务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知识服务、过渡性知识服务和创新性知识服务。

2.1 基础性知识服务

基础性知识服务处于最底层,是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最基础的服务。社会公众的知识水平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对知识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根据公众需求提供图书借阅、文献传递等服务[6]。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虽然丰富,但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某些资源比较短缺,图书馆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和开放存取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率。

2.2 过渡性知识服务

过渡性知识服务属于社会化知识服务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基础性知识服务相比,过渡性知识服务既包含知识共享,又包含知识的利用,如科技查新、查收、构建特色数据库、学科服务、定题检索等。

2.3 创新性知识服务

创新性知识服务的核心是“创新”,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不仅需要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组织,而且需要对知识进行加工并融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知识[7]。创新性知识服务主要包含跟踪辅助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等。

3 知识服务模式剖析

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全面分析用户的多样化知识需求,剖析服务工作的重难点,构建集合多功能的知识服务模式。笔者认为,知识服務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读者自主获取资源模式、企业科研辅助模式以及智力支持服务模式。见图2。

3.1 读者自主获取资源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无须借助馆员的帮助就可自行获取知识资源,所以这是一种单向活动。该模式对用户的检索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他们只要具备一定的检索能力就能获取所需资源。图书馆员需要通过扫描、复制、音视频录入等方式将馆藏文献资源转换成相应的数字资源,用户可以通过检索获取这些资源,如果没有找到所需文献,可以通过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获取外部资源。在该模式下,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泛在化知识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具有高效性及便捷性等特点,而且成本比较低,不受时间及地点等因素的制约[8]。

3.2 企业、科研辅助服务模式

科研辅助服务模式主要被应用于解决企业以及社会团体存在的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信息不畅通等。企业或团体可通过平台提交申请,不同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也会因参与主体不同而需要图书馆提供不同的知识服务,由此可见每个用户的解决方案是唯一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针对实际问题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3.3 智力支持服务模式

智力支持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及政府用户,如: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由于这类信息具有保密性,所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有较高要求。提供智力支持服务的团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灵活的组织机制,二是有大量专家参与其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组建服务团队,保证服务的针对性及有效性。通常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智力支持团队的人员构成较为单一,这就需要积极引入学科人才,完善人才结构[9]。

4 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对策分析

4.1 树立全纳服务理念

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本校教师及学生。如果图书馆对外开放,不仅可以满足更多人的资源获取需求,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全纳服务理念,扩大服务范围。

4.2 借鉴市场营销理念

市场营销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和销售行为的过程。市场营销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但受传统理念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并不注重营销,致使许多馆藏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一些有需求的公众和企业却无法获取所需资源。

4.3 整合用户知识需求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率比较低。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整合用户知识需求,实现协调供应。在知识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不仅需要重视校内师生的知识需求,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公众的知识需求,只有整合不同层次用户的知识需求,才能缓解馆藏资源有限与用户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

4.4 强化服务团队建设

泛在知识环境下,服务团队是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基础。在读者自主获取资源模式中,服务团队主要由馆内工作人员组成;在科研辅助服务模式中,图书馆可以让研究生、博士生等参与其中;在智力支持模式中,图书馆应强化合作,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引进各学科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宫平,郭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4(19):74-78.

[2] 陈明晶.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探析[J].内江科技,2015(12):17-18.

[3] 隋春荣,刘华卿.图书馆信息平台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开发[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113.

[4] 王焕景,丁志健.知识生命周期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3):100-104.

[5] 王永芳.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7):169-172.

[6] 王林军.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以平顶山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2):40-41.

[7] 刘哲.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模式与评价[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1):35-37.

[8] 姚晓丹.高校图书馆“互联网+社会化知识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6(12):101-104.

[9] 周莉.面向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1):200-203.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