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探究

2020-12-21王凤云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平题材革命

王凤云

语文学科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意识的重任,而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在这方面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却往往出现“假大空”“唱高调”“一言堂”等现象,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课文内涵、感知革命情怀。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尝试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对于革命题材课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力求实现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一、拒绝“假大空”,注重铺垫

革命题材课文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没有为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的补充,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拒绝“假大空”现象,用真实的、具体的、细致的背景介绍为教学做铺垫,使学生对于以下内容有所了解:首先,作者生平。很多时候,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会在文章中有所体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革命题材课文的时候,了解作者的生平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人物生平。革命题材课文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绝不是通过一篇文章就能够展现出来的。因此,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和感知人物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时代背景。革命题材课文中的人和事都与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对于学生学习课文和理解课文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进行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作者生平。相信如果教师不介绍,学生们肯定不知道,本文的作者管桦从小就在河北长大,他童年时期跟村里的孩子们曾经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可以说,“雨来”身上就有管桦的影子。通过介绍作者生平,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雨来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这对于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体会人物的形象大有裨益;其次,介绍人物生平。雨来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人物,并没有人物生平。正如本文的作者管桦所说,雨来是千千万万参与抗战的冀东儿童的缩影。教师可以将人物生平与创作背景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先让学生了解当时冀东地区的革命情况,再介绍像小雨来这样的儿童英雄在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主要功绩,从而使雨来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也使学生对于雨来这个人物产生更深的情感和更多的理解。

二、拒绝“唱高调”,注重体验

在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唱高调”的现象,一味对学生进行说教,反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体验。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感悟:首先,品读课文语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语言,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深化个人体验;其次,分析人物性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促使学生感知人物的魅力,深化个人体验 ;最后,抒发个人感受。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具体教学流程如下:首先,品读课文语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并对于一些细节进行深入理解与细致品读。比如,学生在反复诵读周恩来伯父的“为什么?中华不振啊!”这句话时,能够深切体会到面对列强的侵略,国家的衰败,作为中国人的无奈与痛心之情;在反复诵读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时,又能够真切感受到少年周恩来振兴祖国的坚定决心;其次,分析人物性格。在品读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人物分析,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正面和侧面描写,感知少年周恩来的伟大志向和坚强意志;最后,抒发个人感受。在经历了课文品读和人物分析之后,学生必然会有很多的心灵感悟。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更深的思考与体验。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分析与交流,由内而外的产生个人感悟,形成个人体验。显然,这种自发的感悟与体验要比“灌输”的感悟和体验来得更加深刻,也更加强烈。

三、拒绝“一言堂”,注重思辨

在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避免“唱高调”,还要避免“一言堂”。所谓“一言堂”,指的是教师始终掌控话语权,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照单全收”教师的观点和思想的做法。这种做法会压抑学生的情感、限制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因此,笔者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在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创造思辨的机会、营造思辨的空间:首先,鼓励学生质疑。质疑,是思辨的开端。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产生质疑,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其次,鼓励学生讨论。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的过程,就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思辨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讨论,并在讨论中思辨;最后,鼓励学生总结。学生在讨论中会从他人那里听到不同的观点,在这些观点“碰撞”的过程中,自己又会形成新的想法和感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于自己的观點和他人的观点加以辨析、筛选与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中,在面对儿子牺牲以后尸骨的埋葬地的问题的时候,毛主席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古诗词表达了自己的决定。那么,这首古诗词究竟表达了毛主席怎样的情感呢?在这句古诗词的背后,毛主席的真正意愿又是什么呢?事实上,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不仅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相信连毛主席自己都没办法将自己复杂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表达清楚。而教师恰恰可以利用这种答案的不确定性,为学生创造思辨的空间。具体教学流程如下:首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认为毛主席用这句诗词表达自己怎样的决定以及怎样的情感?面对教师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当不同的想法产生“碰撞”的时候,也正是学生产生质疑的时候;其次,鼓励学生讨论。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不要急于做“裁判”,而是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使他们在内部交流中经历表达自我、倾听他人、自我反思、信息整合等过程,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后,鼓励学生总结。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转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将质疑、讨论与总结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这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并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假大空”“唱高调”“一言堂”等现象,使学生难以真正体会课文内涵、感知革命情怀。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铺垫、注重体验、注重思辨,促进小学语文革命题材课文教学的优化与创新,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  (221000)

猜你喜欢

生平题材革命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赠方瑶
曾巩生平
中国的出行革命
雪浪洪恩生平考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粉红革命
张谦宜生平及著述考证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