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旧教材教学衔接下的教学目标厘定、细化和落实

2020-12-21闻静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情要素文本

闻静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载体,语文教学要读懂教材,更要读懂教材的变化,深刻领会编者的用意。统编版教材在2019年秋学期开始全面使用,中高年级面临教材版本更迭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冷静研读与对比,积极链接新旧两套教材,从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不同的维度分析具体学情,精准定位目标。

一、基于整体,联系学情,比照中厘定教学目标

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内容、设置的语文要素,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层级性,需要教师从整套、单册、单元和课文四个分析维度,以整体性视角研读内容、梳理联系、理清学情,最终厘定教学目标。

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设定,完全依托于系统的语文知识和实践性的语文能力,并巧妙地落实于具体的文体内容之中,凸显语用训练的系统性。比如,统编版教材中的阅读策略分别是“预测”“提问”“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其中“预测”是“学会提问”的基础上,只有学会“在阅读中预测”“在阅读中提问”,才能提升阅读的效率,达成“速读”的目的;而最后“有目的地阅读”,则是对之前所有阅读策略的汇总和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四种阅读策略呈现出鲜明的层级性和整体性,教学“有目的地阅读”这个单元,由于单元课文都是不同的体裁,教师则可以基于学生之前的原始学情,展开不同维度的教学。比如,叙事性文本《竹节人》可以根据导读提示,根据三个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品读想象以及紧扣主要情节复述等;科普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则可以借助文本探讨的核心问题,明确重点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进行探究;最后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则为略读课文,可以从具体的目的入手,通过统整课文素材,相机筛选内容,完成阅读任务。

还以上述案例中六上的阅读策略单元为例,至少要完成以下的内容补学:首先,要对文本体裁和类型的阅读要求具有初步的了解,說明性文本要关注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叙事类文本要注重情节发展和细节刻画,非连续性文本要以图文结合为载体;其次,学生要具备基本的阅读方法,比如,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性词语、联系具体语境、边读边想象等,在学习完毕之后对自己所运用的阅读方法进行及时地反思和回顾。统编版教材与之前教材相比,不是局部的变化,而是整体布局上的优化,教师要善于从整体性视角,对照学情,了解短板,明确教学目标,确认统编版教材使用的方向。

二、单元统整,依托要素,关联中细化教学目标

纵观统编版教材所设置的语文要素,涉及四个方面:知识、能力、策略和习惯,并依托于表达和阅读两条线,以彼此呼应之势呈现。深入研读统编教材就会发现,编者在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正所谓“前有铺垫性基础,后有巩固性提升”。整个单元紧扣语文要素,将课文、交流平台、语文园地进行了整体性关照,课后的习题也根据课文内容和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将语文要素设置成为不同的方面,逐层深入。

比如,统编版四上第三单元。这个单元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教师可以站立在教材单元的视角,对这一单元中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将语文园地和习作中的教学点,相机渗入到课文学习过程中。比如,这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栏目着重训练学生借图感受连续观察的意识,并品析、鉴赏、内化了描写准确生动的语句。这一落脚点就可以在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中,借助典型语段加以落实;再比如习作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提出可以借助资料袋的形式积累所要写的素材,并为学生拓展补充了“阅读链接”,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图文结合和表格等多种路径,将观察所得转化为具体的观察日记。这些教学的价值点就可以在精读课文《蟋蟀的住宅》中落实,相机巩固单元训练的核心要素。这种基于单元整体性的资源充足、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块,就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充分地实现。

以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课外阅读资料。比如,教学《草原》之后,可以拓展补充老舍《济南的春天》,并要求学生模仿文本拟人、比喻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景物;教学精读课文《丁香结》之后,可以拓展毕飞宇的《大地》,并要求学生描写生活中的一种事物,结合具体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略读课文《花之歌》,可以相机拓展纪伯伦地《雨之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想象,化身为一种事物,将可能遭遇到的经历用文字写出来。

小学语文属于扎根阶段,聚焦单元,基于文本,不断地勾连要素才能合理地开放和延展单元内容,从而在细化目标的基础上,让统编版教材更加聚焦。

三、研究辨析,复习再现,融合中落实教学目标

在统编版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现象:即之前板块中曾经学习过的内容,还需要面临重学。对于这一类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熟悉的陌生课文,教师需要对文本具体的语言进行比照,更需要对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课后习题以及所处的学段、册数和单元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考量,从而在研究辨析、关联再现的基础上高效落实教学目标。

比如,统编版五下中的《军神》一课,学生曾在三年级就学习过。在统编版教材中被编入了一组描写人物的单元中,其语文要素是“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选入统编版之后,由于从第二学段调整到第三学段,课文的内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教师可以这样来落实统编版教材中的教学目标:首先,激活经验,从已经学习过的《军神》入手,直接出示两篇课文的生字表,在对比中明晰需要补学的生词,重点解决“由衷”和“堪称”的意思;其次,紧扣课文中沃克医生两次“愣住了”,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人物的对话,不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最后,将教学的精力都集中在描写刘伯承言行的细节上,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人物细节中探寻其人物内心世界。

这样的教学就完全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将教学的立足点置放在新旧课文的对比上,高效地厘定了生字词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对文本关键性语言的品析,使得教学的目标更加聚焦,学生学习的支架也更加牢固。面对统编版教材中的复现,就完全可以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文本自身特质出发,着力探寻文本中的不同之处,寻求其鲜明的语言特点,将语文学习朝着更加清晰而明确方向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实践经验地发展。

新旧版本教材的过渡与衔接,既要向后回望旧教材,也要向前展望新教材,只有在深度融合、新旧勾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升学生阅读的整体性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221000)

猜你喜欢

学情要素文本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