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媒介融合”,共筑“湾区文化”

2020-12-21徐诗颖张衡李瑞晶

粤海风 2020年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湾粤港澳

徐诗颖 张衡 李瑞晶

近年来,随着媒介的更新发展,“媒介融合”已然成为热点。新兴科技集结、媒介特色凸显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以“9+2”的智慧城市合力和创意人文理念走在了媒介融合与文化勃兴的前沿。2019年11月2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走向媒介融合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国际论坛于羊城开幕。来自波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区,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云集,围绕“媒介融合”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以“跨媒介传播与文化发展的互促”“跨媒介文化的转型与融通”,以及“大湾区文学的历史与未来”为主题层层展开,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纷呈、颇具亮点的发言。

大会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茂军教授主持,院长段吉方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做学术致辞。在致辞中,赵稀方研究员谈起了两个重要概念——“媒介”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媒介在18世纪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也贯穿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下因媒介新一轮更替转型,我们正在经历书面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转变,同时,当代文学文化的创作和研究也面临极大挑战。当下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文章较多,但是将其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议题较为鲜见,此议题具有极大的前瞻性和开创性。段吉方教授指出,媒介融合与文学文化研究的关系是目前引领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发生内在结构合理转型与范式变化的问题,颇具关注价值。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当代人文信息交流方式与文学存在价值的融合,而非仅仅是各种媒介之间的交融或是媒介技术与文学的融合。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媒介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但同时也造成某种交流困境,使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和意义流传形式发生变革,进而导致意义的延伸和标准的裂变,这些问题是媒介融合与当代文学价值变革的一体两面。

一、媒介融合,促“新/旧”对话

媒介融合大势之下,不同类型的媒介获得交流对话之契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新、旧媒介之间的互融互促。

新旧媒介的碰撞互融怎样促进文艺创作?不少学者纷纷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开拓出新的天地,横跨中西、贯通古今、各具特色。马来西亚著名华人作家、画家朵拉女士探讨中国水墨画在马来西亚开创出的南洋风水墨艺术新路。南洋风水墨画沿承民族性(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线条、精神意境)、加入地域性标志(南洋特色)以及西方艺术形式观念,开创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的新视角。她还结合自身在海外的多重身份,谈到在文学与美术的跨界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高级研究员郑炜明以恩师饶宗颐教授在书画艺术和旧体文学艺术方面的建树为论述对象,谈及饶宗颐教授从理论到实践都躬行文学与书画艺术的融通,在诗书画合一的传统之上,对传统的中国“文人书画”做了进一步拓展。此外,饶宗颐教授以禅入画,重视对书画艺术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上,师故人、师造化,从而达到了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和学人士气、思想哲学高度结合的创作特色。在传统文艺与当代艺术的融通革新方面,白先勇先生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跨界大师。南京大学文学院刘俊教授指出,白先勇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实践彰显跨媒介融合的特点,他致力于在文学创作和艺术制作中引入多媒体融合实践,并提炼出新的美学理论和观念。从小说《游园惊梦》到话剧《游园惊梦》、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新版昆曲《玉簪记》等,其作品门类涵盖了小说、舞台剧(话剧)、戏曲(昆曲、越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在制作昆曲的过程中,他将书法、绘画、古琴、背景投影等引入昆曲,并对舞美、服装、灯光、舞台设计等进行改进和多媒介融合,使得传统昆曲艺术在保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焕发出现代光芒和勃勃生机。

传统民间艺术在媒介融合時代如何重获“新”生?福建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袁勇麟、文学院教授黄科安两位学者从独具特色的闽南民间文化艺术谈起并指出,厘清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地方性创意文化产业,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黄科安教授以福建泉州、广东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陈三五娘”为关注点,从民间文学——“俗曲唱本”角度切入,对这一爱情故事的俗曲唱本渊源进行探讨,考察“陈三五娘”俗曲唱本在明代的先声,发掘世界闽南文化圈极具影响的故事景观,从而厘清俗曲唱本在这一民间故事的流传及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袁勇麟教授放宽视野、进一步挖掘,围绕闽南传统民间艺术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底蕴、社会功能和精神涵养等方面展开,一方面点明其汇聚地方特色、凝聚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闽南传统民间艺术的当代续存与传播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所面临的来自本土与海外的双重困境。他提出,当下最为关键的解决路径是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不仅要在本土培养文化认同、厚植根基,形成以泉州为核心,辐射厦门、漳州的文化保护生态圈,更应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力量构建“海丝闽南文化圈”,同时积极整合国内资源。三者统一,共同构建海内外一体共生的闽南文化圈。

新媒体语境下的文艺创作有何特点?怎样看待其与传统媒介之关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朱双一教授以《台湾(新)民报》为观察中心兼与《台湾日日新报》比较,并以台湾热映的电影《返校》为例,探讨伟人“孙中山”从日据时代到当下时期在不同媒介中的精神形象和所发挥的作用。《台湾民报》除了对孙中山逝世进行密集报道,另一重点是对其“反帝”精神的彰扬,因其契合台湾的被殖民式统治的处境及台湾社会文化运动的根本目标。总督府机关报《台湾日日新报》上则多是负面报道,可知当时“孙中山”话题成为被殖民者与殖民者对抗、角力的焦点之一。电影《返校》频频出现居于仪式场合正中的大幅孙中山像,这成了威权时代的一个符号。这种运用新媒体手段招徕观众,却在其中寄寓特定政治意涵的做法,不管作者有心或无意,都是值得关注的趋向。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朱寿桐教授认为,新媒体文学的创作形态及其接受形态是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重要特征。相较于传统载体文学具有永远性的定力和经典性的意义,新媒体文学的文化特性表现为暂时性甚至瞬间性,接受选择的第一特性则是市场性。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文学从未轻慢传统载体文学,新媒体文学和传统载体文学并未形成有些舆论所夸大的那种水火不相容的对垒格局,两者之间实际上构成了文化上的互涵互融关系。健康的文学心态应是通向和谐与包容,能够维护传统载体文学与新媒体文学之间已有的以及应有的相生相成关系。

二、多元互通,助文艺转型

“跨界”是媒介融合时代文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一大鲜明特征。文学与艺术种类繁多,形态万千,媒介融合时代的跨界思维成就缤纷多彩的“跨界型”文学研究与艺术创作。

媒介融合为跨媒介文学及艺术开辟了怎样的新领域?孵化了什么新内容?波兰罗兹大学Marius Go??b教授和暨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彭佳教授皆关注到了这方面的内容。Marius Go??b教授探讨了文学与摄影艺术的跨界现象,从近年来的艺术实践以及批评观念中切入,讨论连环摄影对系列小说的借鉴。他谈及,目前摄影界正在经历一种美学上的变化,摄影作品更倾向于以一系列大型照片的合集的形式呈现,而非将一张单独的照片视为图像的整体意义。代表着这种变化的摄影作品在20世纪前期、中期就已出现,依照其文学传统和艺术创作特点来构造其阐释性镜头,从而探讨人们叙述故事和描绘世界的普遍愿望是如何介入和干扰摄影图像中的实用主义。彭佳教授则打通文理学科的界限,关注符号学视域下的生物科技艺术,通过探讨符号、技术材料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她对生物科技艺术的意义及生产问题展开思考:生物艺术语义如何生成文本?艺术在新的意义增长点中如何产生悖论?如何看待并处理生物科技艺术发展中碎片化的感知经验、身份的混乱,以及不同维度的符号阐释过程?这些问题中仍存在可供研究者们继续深挖的空间。广东财经大学创意文化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王燕子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邱慧婷老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诗颖副研究员也将视角投放于新的跨媒介文学和艺术形态上。王燕子副教授探讨新媒体网络时代微电影的体验消费,指出微电影是一种让“微众”进行自我设计、创作、消费的体验型影像艺术,“为我所用”的享用式体验精神在微电影的发展中充分体现。此外,由于微电影兼具视听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双重性,在观影话题的讨论中容易形成不同观点部落的分化,自我印证性体验与交流性体验相结合是其较为常见的体验模式。邱慧婷老师谈及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新方略,即借助多媒介力量,突破海外传播过程中文字阅读的局限,促使网络文学在影像、音频、游戏等领域更好地发展,助益对外文化交流。徐诗颖副研究员关注到以广州为中心,影响力辐射岭南地区乃至全国、海外的国际华文微诗群,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兴四行“微诗体”,探索其发展过程中的即兴化、网络化、互动化特征,并分析其中蕴涵的个人经验价值及地域情怀特色。她提到,在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将这种在瞬间即兴语境中所创作的微诗沉淀下来,为微诗“本土化”及“正典化”做准备,成为创作者和研究者接下来亟待延伸的新方向。

以“媒介”为研究切入点,如何看待其对文学与文化的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高云球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咸立强教授从报刊和文学作品两种具体媒介切入,探讨翻译文学传播与文化发展的互促。高云球教授以1917年进入《盛京时报》并创办东北报纸第一个文艺副刊《神皋杂俎》的主编穆儒丐为中心,通过其对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作品的译介与考察,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东北域外文学的认知与接受状况。咸立强教授则以郭沫若译《鲁拜集》为中心进行考察,进而研究性别意识与审美重构。咸立强教授指出,崇拜女性的郭沫若在翻译中明显弱化了《鲁拜集》里的女性意象,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既是其复杂性别意识的外在表现,也是受那一时期积极浪漫主义审美追求影响的结果。一南一北,形成对话;深入浅出,相映成趣。讨论到具体的艺术创作,也有不少学者新见迭出。围绕韩少功新作《修改过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长华教授思考了如何正确地看待历史与记忆。他认为,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记忆修改非理性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记忆可以保持个性,拒绝外界的、功利的修改,并进而提出对数字化媒介信息时代怎样更好地保护记忆等相关问题的思考。湖北大学文学院张龙云博士后关注张爱玲与毛姆作品的创作特征,比勘异同,希望能为张爱玲的现代写作及其价值提供另一种观照。湖北大学文学院汪亚琴博士以“余秀华诗歌事件”为例探讨媒介融合时代的诗歌命运,媒介融合的契机创造了诗人走红、诗歌出版的奇迹,但新闻热度也遮蔽了诗歌文本的价值,当下大众的阅读习惯使诗歌审美向度从文本审美转为视觉审美、从精英审美演化至世俗审美,这无疑是诗歌所面临的新挑战。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媒体的应用为文学创作和研究带来怎样的新诠释?我们又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凌建侯教授对数字人文时代世界文学研究方法做出评介:马修·乔克斯利用“常量分析”,得出“如何成为最佳畅销书”的结论;莫雷蒂提出“远读”文学研究方法,利用当代科技成果,结合数字人文和计算机大数据处理能力,主张从精细分析个别作品转向描述文学发展的整个图景。两者都是在大数据处理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然而,当前信息呈现几何级数般增长且愈发容易获取,如何才能成为既不丧失传统人文精神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文工作者?因此,他认为必须谨慎地看待乔克斯的“常量分析”和莫雷蒂的“远读理论”。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教授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新诗“作诗软件”进行评价。他认为,机器人“使用”文字属于纯技术的选择,无助于审美精神的真正提升和文学创造的真正进步。一方面,作为“人机对话”的一种方式,其生产的文学作品更大层面上是消遣性的文字游戏;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归根到底源于作者真实的情感流露,人工智能永远只是模仿、组合,真正伟大的文学创作是只靠质量取胜的个体独创行为。广东财经大学创意文化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田忠辉教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巫小黎教授則关注到当下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显露的新问题。田忠辉教授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媒介传播中的情绪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借助媒介融合,网络新媒体扩大了传播情绪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在一个越来越符号化的时代,网络新媒体产生的综合传播情绪接近于生活本身,这使得传播可以超越符号表征功能,唤醒感性体验,回归生活现场。巫小黎教授则对自媒体时代的写作意义展开重新审视。自媒体时代的写作特质已然呈现为书写主体多元、跨界书写成为常态、文化精英与草根阶层并置于同一文化空间等,这种写作具有民间性、大众性、自娱自乐性,其书写与传播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性较强,使得以文字立言、传世变得奢侈。

面对当下的文本更新与媒介融合,当代文艺理论如何顺利转型并完成批评范式的重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麦永雄教授谈及“后数字美学——媒介融合时代的间性论”。他从哲学、美学、文学的多元化、跨学科视角,阐释在媒介融合时代,“间性论”这一重要概念在后数字美学范畴对间性美学内涵的豐富,以及其在媒介转向和后数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当代意义。麦永雄教授提出,进入“多媒体表达的混杂时代”,后网络、后数字、新美学的崛起使得“后数字美学”应运而生并成为媒介融合时代的重要表征。而聚焦于边界与跨界及合理化交往的复杂关联域的“间性论”概念在后数字美学范畴、媒介混杂和融合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指出,在媒介融合时代,文学告诉我们,世界还有许多不确定和不可理解之处,文学是在追求价值的争辩、交锋和新变,是对新的可能性的发现和唤醒。确定让一切灵光消逝,而不确定才是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坚定存在,就是要引导人从一种密闭、单一的价值观里出走,去认识各种潜藏的可能性。一旦人不再接受价值观的多义,不再适应各种矛盾和悖论,他也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进而失去灵魂的自由。文学不应让灵魂单一,而是要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灵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刘发开博士分享其对媒介融合时代文学交流范式的转型及其意义与隐忧的省思:媒介融合时代各种新型媒介文学样态兴起,传统纸质文本逐渐拓展为跨媒介的超文本,并引起文学交流范式的转型。但转型犹如双刃剑,在推动文学理论研究范式革新、拓展跨文化交流空间的同时,也产生了价值失范、交流失序、理论失语、思想失重等流弊。

三、跨界古今,绘“湾区”蓝图

此次会议的另一关键词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在当下媒介融合的滚滚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和相关研究如何乘势而“扶摇直上九万里”呢?欲探究“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发展前景,首要之事就是寻其“根”,追根溯源。理清湾区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才能以此为基点深入思考,获得关于湾区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启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古远清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瑜教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问题,韩国釜山大学金惠俊教授则以批判眼光看待“华语语系文学”理论,为发展建构中的湾区文学话语理论与文学批评提供了对比参照的实例。赵稀方研究员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虽为近年提出,但古已有之。他以1920年代《小说星期刊》为例,探讨粤港澳三地的文学交流史。他认为,这种交流从晚清开始就很繁荣,且多以中国古典诗文(诗词)为媒介进行,所以三地的文学基本上融为一体。此外,他还研究梳理了抗战时期、战后以及香港本土派的文学观念、创作情况,并将目光投转当下,指出从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者们需重新考虑香港文学历史的发展脉络,并将其融入三地文学话语体系,构筑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古远清教授以新颖有趣的学术相声形式,带来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下有关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奇妙洞见。古远清教授提到,从20世纪初开始,“省港澳”(指广东、香港和澳门)作为地理关键词在官方文件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后来在文化上也具有将三地联为一体的意义。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地域文化概念,同时也是跨区域、跨文化的概念,若让“粤语文学”同20世纪40年代一样在粤地寻求发展,则会画地为牢,难谋前路;而将“粤语文学”改造为“粤味文学”推广发展,则颇具可行性。王瑜教授关注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各类香港史中的叙述。有关“1919”香港的叙述,香港本土学者、内地学者和殖民宗主国的研究者们展现出不同的样态。如此,在带来“1919”香港文学研究视阈扩大的同时,突出的是叙事中的不同“诉求”对应着不同的历史观和文化观。香港是复合的场域,“五四”是多重的存在,在作为政治事件之外,它同时蕴藏着可供发掘的能量。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金惠俊教授则围绕“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be Literature)这一近年来颇受海内外学界关注的学术概念,对史书美和王德威的论点进行比较。金教授敏锐地指出,“华语语系文学”的定义本身太单纯、有瑕疵,应该将其视为发展中的理论,而华人华文文学在有关世界文学或文学本身的新的对策这一点上,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乐琦副教授针对香港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香港文学”作为切入口,将其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进行互动关系研究,立足粤港澳文学场域,结合粤语方言区,关注香港曾出现的“三及第文学”现象,观照粤语文学发展的脉络,进而以小见大,为湾区文学未来走向提供独到见解。她指出,如何进一步界定“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如何看待大数据下香港文学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融合创新,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诗颖副研究员主持闭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以鞭辟入里的眼光、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大会作学术总结。本次国际会议,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媒介融合”与“湾区文学”做了精彩的发言,不啻为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切入,学者们一方面立足传统、讨论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媒介在整合过程中的关系,关注文学创作发展与传统媒介之间的联结互通;另一方面则涉及现代多媒体发展、跨媒介艺术融合的描述与分析,并阐析现代媒体交融形式的长短。本次大会中,涉及“媒介融合”议题的理论批评大致呈现出两种阐述模式:一种以广西师范大学麦永雄教授为代表,他从西方当代理论的后现代思想出发,结合中国当下现象进行阐释,提出了“间托邦”等概念,从外部讨论中国的跨媒介现象;另一类以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为代表,他从中国内部进行解释,将新媒介看作是对于传统的解放。他以“理性/非理性”“写实/想象”的结构来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现代媒体是一种精神和形式的解放。由此,在此次国际会议中,内在与外在两种模式的解释彼此相遇、相互对话,使得阐释与研究更具说服力。媒介融合给我们未来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接下来还有诸多空间可供发掘。

在“大湾区文学”的议题中,谈香港的文章比较多。“大湾区文学”现象早已存在,但在历史上,香港、澳门和内地之间既有溝通也有隔阂,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将关涉到当代“大湾区文学”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当代文学层面,不解决内在历史脉络问题,研究则很难深入。传统的港澳台文学是华文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湾区文学”和“香港文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在大湾区文学中,多元复杂的文化关系怎么处理?韩国学者金惠俊教授辨析了“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并提出大湾区文学的研究方法与这个问题可进行参考互映。“大湾区文学”在当下又被重提,成为新的文化现象,其中诸多元素需重新理清,此间研究张力颇大。值得一提的是,袁勇麟教授、黄科安教授、朵拉女士不约而同地讨论了“闽南文化圈”。表面看来,“闽南文化圈”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并无太多关联,实际上它们互为“他者”、相互映照,构成了不同场域之间的对话,这无疑是本次会议意外的收获。学者们在发言、评议、讨论中展开交流,使得“媒介融合”和“湾区文学”两大主题的研讨均有重要推进。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凌逾教授总结此次会议的四大特色。一是跨学科,思维碰撞,前沿交叉。二是新思维:大数据物联网时代的文学如何转型,大会为当下深入研究提供了答案,即跨媒介和跨界。三是新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学者们各有绝活。如Mariusz Go??b教授就在探索如何打通小说和摄影,给连环摄影增加心理化、自我化、意识流的因素,也给摄影增加时间的因素。小说与视觉艺术的融合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元。最后,凌逾教授提出湾区文化共同体如何通过媒介的融合得以构建和实现的问题。她认为,把握文化的公约数、文化的共同点、心灵的共鸣点,就能挖掘到三地融合的“粘合剂”。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茂军教授在大会闭幕致辞中以北宋文人“西园雅集”为喻,盛赞与会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发言与点评指摘。他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媒介史,文本在历史的进程中披沙拣金、最终沉淀,并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成果迭出、沉淀经典。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媒介融合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文化的研究必将成为极具适切性、现实性以及高度理论建构价值的重要议题。此次会议,必将为走向媒介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与文化研究添砖加瓦,对相关课题的深入探索和长远发展产生相当影响。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编号:19ZDA2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大湾粤港澳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