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中乡土树种与桉树替代问题的探讨

2020-12-21

现代园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工林桉树树种

(保山市隆阳区林业局,云南 保山 678000)

1 我国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植物的总称,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少部分产于东帝汶等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湾,18 世纪被发现后,迅速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已有95 个国家引种了桉树,桉树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引种最广的阔叶树种,65 个国家人工栽种面积超过2260 万hm2,从1990~2015年,世界桉树的栽种面积以110 万hm2的速度在增长,桉树种植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印度和巴西是最早引种桉树的国家,我国于1890 年开始引种,20 世纪60~70 年代,我国大规模引种了桉树,由于后面10 年桉树的良种培育和繁殖技术得到了重大进展,桉树人工林迅猛增长,1990 年时,我国桉树种植已有67 万hm2,之后,桉树迅猛增加,2014 年统计时,已有450 万hm2,由于桉树种植带来的生态环境争议,2014 年后,桉树人工林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目前,世界性被广泛培植的桉树是被遗传改良过的杂交种,生长速度非常快,是人工林最高产的树种,所以成为20世纪全球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桉树用途广泛,是世界瞩目的硬木资源,在造纸、胶合板、纤维板、刨合板、家具生产、食品、日用品化学品、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桉树已经在世界性范围内形成了桉树苗、营林企业、肥料、林下经济、桉树木材采伐、运输、加工、木材、木浆、桉油、桉树木炭等产品的完整的产业链,为社会经济发展做着重要贡献,据报道,我国的桉树产业年产值超5500 亿元,创造的工作岗位超过1000 万个,影响很大。

2 人工桉树林带来的环境问题

桉树造林,极大改变了世界人工林的发展方式、格局、加工经营技术,长期以来桉树的种植都受到高度重视。桉树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由于生长速度快,被作为主要的造林树种被广泛种植,所以在绿化荒山中发挥过很多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桉树造林的争议和带来的后续环境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民众开始了反桉树种植活动。

2.1 造成地力退化

目前,我国的桉树经营和全球桉树经营一样,都是采用短期连栽的方式,利用桉树的速生特性,培育桉树薪炭林、纸浆利用的人工林、大径材利用的人工林,经营周期一般为6~14 年、7~14 年、20~27 年,由于我国林地资源短缺,所以轮伐期很短,只有5~7 年甚至3~5 年,为了配合这样的轮伐速度,所以桉树种植户一般采取炼山、全耕整地、大量使用肥料除草剂、短轮伐等经营模式,造成严重的地力退化,不利于农业、林业的长远发展。

2.2 影响生物多样性

由于良种改良和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桉树的繁殖生长速度十分快,桉树迅速挤占了当地树种的生存空间,导致大量的本地树种被砍除,桉树链的单一树种增多,导致大量的动物、鸟类、其他树种的种类大大减少,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表明,桉树人工林中,鸟类种类占所有人工树种的最低。

2.3 桉树对水土保持不利

桉树被引种后,曾经作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被广泛种植,但实践表明,桉树对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效用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桉树是热带、亚热带树种,耗水量十分大,桉树的植物蒸腾耗水量受大气温度、空气饱和度、日净辐射能、蒸气压、土壤状况等的影响,热带、亚热带地区本就干旱缺水,大气中水分的供水能力有限,所以桉树生长的水分大多由土壤中汲取,桉树的耗水量十分大,大面积的人工桉树林消耗了土壤中的水分,并不利于水土保持,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长。

2.4 外来物种入侵

桉树繁殖生长速度快,挤占了其他乡土树种的生长空间,造成林分单一,影响生物多样性,引发的各类病虫害也难以防治,形成外来物种入侵,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发展。

2.5 桉树散发有害气体

桉树本身无毒,但会散发有害气体,这种气体很难消除,对人体危害很大,并且,气体进入水体后,人和家禽饮用后也会影响健康。

3 造林树种的选择及乡土树种的优势

营造人工林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也是人工林最多的国家。人工造林时,树种的选择对造林质量、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造林树种的选择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造林树种的选择必须满足造林目的、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条件。具体说来,造林树种的选择,要多样性、分层性、适合立地条件、林种丰富、多利用乡土树种,选择成活率高、生长正常、气候适应性强,抗性高的树种,要在充分的立地条件调查、植被类型、种源实验等情况下,科学合理地规划造林的植株群落、设计树种结构、选择树种。

造林中,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选择乡土树种,具有极大优势:乡土树种是在漫长的自然淘汰和环境适应中生存下来的,对当地的水汽光热土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强,选用乡土树种能提高成活率和树种的繁殖能力;乡土树种与周边的环境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利用乡土树种造林,便于树种与其他微生物、动植物共荣共生,和谐生长;乡土树种的利用价值,一般在当地会得到一定的开发,花、叶、种子、种苗、木材利用等大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利用乡土树种造林,便于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价值,所以,造林中,应首先选用乡土树种,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引入外来树种,促进造林质量效率的发展。

4 桉树替代树种探讨

桉树是外来树种,虽然引入我国的历史较久,种植的也比较广泛,且生长速度极快,适应能力较强,但基本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引起的生态环境争议,控制桉树增长数量,减缓桉树的造林速度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基本形势,因此,寻找替代树种十分迫切。目前,桉树的替代树种,应以具体种植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主进行替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适应性。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为例,隆阳区处云南西部,横断山脉南段,澜沧江和怒江之间,国土面积5000km2,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2.6%,境内山脉起伏,地势多变,坝子很少,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温、热、寒3 种气候类型齐聚隆阳区,使隆阳区成为森林众多、树种众多的地区。

隆阳区的桉树种植历史悠久,为了解决桉树带来的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舆论争议,隆阳区开展了桉树替代工程试点。实施了约66.67hm2的桉树替换种植,树种换成了樱桃,梨,柑橘还有市树清香木等本地的优势树种,其中樱桃约33.33hm2,柑橘约20hm2,梨和清香木各约6.67hm2,这种树种替换后,目前长势良好,成活率高,试验比较成功。

4.1 樱桃

樱桃学名(Cerasus pseudocerasus),是某些李属类植物的统称,樱桃的种类有很多种,保山市乃至云南种植的樱桃多为云南樱,云南樱属蔷薇科高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广西,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栽植于风景名胜区、公园、学校、住宅区、道路两旁等,是重要的观赏性树种。

4.2 梨

梨是蔷薇科落叶乔木,其树,花及果都是宝。梨根系发达,喜光喜温抗性强,结果期长,有的盛果期可达50 年,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梨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开花时间大有不同,观赏期长。我国的梨种植面积仅次于苹果,分布区域广泛,隆阳区光照热量充足,种植的梨鲜甜多汁,利用梨作为桉树的替代树种,环保健康的同时,还能促进当地林果经济的发展,值得推广。

4.3 柑橘

云南是柑橘的重要产区,中国的柑橘栽植历史十分悠久,隆阳区栽植柑橘气候完全适应,并且可以吸收借鉴历史栽植经验技术,对促进柑橘的成活,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梨和柑橘等林果树种的替代,能有效地结合树种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积极推广种植。

4.4 清香木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Poisson ex Franch),漆树科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云贵川、广西、西藏,清香木的叶子可用来提取芳香油,制“香”,叶子和树皮也有药用价值,可收敛止泻、消炎解毒,清香木喜阳耐阴,萌发力强,树冠较大,虽然生长缓慢,但寿命长,是隆阳区当地种植很广泛的药用树种,用清香木代替桉树,有利于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综合效益良好。

桉树在我国种植十分广泛,除了本地树种,杉树、泓森槐、松树、冠红杨也是比较普遍的替代树种,各地区可根据自己区域的种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选择替换。

5 结语

桉树曾作为全球人工树种被更广泛的种植于世界各地,为世界木材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转变、木材加工产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桉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也逐渐凸显,造成地力下降、生物多样性破坏、不利于干旱区的水土保持、外来物种入侵,有害气体为害人畜健康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造林树种的选择对造林质量、效率、造林目标的达成具有重大意义,减少桉树面积,减缓桉树的扩张,选用乡土树种进行替代十分重要。桉树替代树种的选择要具体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优先考虑本地树种,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桉树替代工程为例进行了说明,值得相关部分、工作人员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人工林桉树树种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桉树生态效益与经营方式探究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