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0-12-21
(园林和林业局木兰林业管理站,湖北 武汉 432200)
园林专业是艺术和园林专业互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园林专业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培养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在多层次实践教学中不是为了简单寻求就业,而是更好地完成自我人生价值,满足园林创造的专业化强度。在构建时间教学体系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构建园林专业多层次教学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思维模式。
1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意义
园林专业涵盖的课程范围非常广泛,课程有植物种植、养护、规划设计及美术、艺术类。因此,园林专业教学环节多,涉及范围广,这就要求在教学园林专业时,构建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理清层次教学。高校在园林专业教学中,虽然可以满足专业性的人才需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缺失和重复,试验基地教学设备有待加强,教学方法落后等现象。因此,如何提升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学师资力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加强实践基地教学和师资教学力量,改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内容,开展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不同层面接触实践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实践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2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园林专业实践体系教学始终贯彻新时代教学思想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教学为指导内容,理清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环节,全面绘画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规划教学中的设备场地及实践基地等,按照不同的时间性质以及难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各训练层次中的教学主要通过课堂实践内容、实验室教学及学校实践基地等进行实践教学。
2.1 明确教学实践内容
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制定明确的教学实践内容,及时调整科学培养方案,合理分配相关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对园林实践的了解和操作技能,全面彰显园林学科特色。学校在实践教学中明确各个环节内容,保证特色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2.1.1 试验课和课程实习。学生在实验课教学中,要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应用和专业学习知识放在教学第一位。按照试验课和实习课程将其分为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创新型4个层次。4 种层次教学类型主要研究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2.1.2 综合实习。综合实习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提升自身对园林专业认识,掌握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提升园林设计方案质量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其中,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是基于学生在教学实习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让学生熟知并掌握花、草、树、木等。通过采用市场调查方法掌握市场情况,让学生熟练掌握花卉企业运行模式。
实习主要包括南北方实习和分散实习2 种方法。南北方实习主要是通过走访、考察进行市场调查,学习各个地区中的园林制造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得到应用和梳理。分散实习主要以培养提升应对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让学生到园林企业单位实习,并将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掌握教学中的准则,提升岗位应对能力,为后期实习就业奠定基础[1]。
2.2 制订先进的实践考核标准
为了保证教学实践质量,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实践过程,也要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结果。要求学生完成教学实践内容,并撰写实习报告,填写成绩考核表,按照实践要求严格考核,从而优化考核中的实践内容和考核制度。
2.3 加强实践师资建设
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中的师资建设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是园林时间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在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训练,并在各项实践教学中指派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2]。
2.4 建设园林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室设备,并对园林专业实训基地规模、内容等进行建设规划。
2.4.1 建设园林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完善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建设,并对专业实训基地、内容进行完善。实验室是试验教学的首要场所,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园林专业实验室拥有了较强的技术力量。现在还在不断完善实验室和设备的改进,最大化发挥实验室作用。
2.4.2 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练习,建立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基地,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亲自参与常见花卉的栽培过程。同时把学校绿化作为一个训练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与建设,负责花草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全面规划学校绿化,加强学生实践与知识的运用,不仅服务了社会,而且服务了校园[3]。
2.4.3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外训练基地,固定的校外练习,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调研。有一定经济实力、知名度和特色的企业,都愿意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并长期接纳学生实习,学校不曾间断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暂时与6个相关单位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训练基地协议合同。
2.4.4 建立科研场所。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科研素质,学校积极主办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让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并且还设立了园林景观研究所,让学生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跟进真实课题,并有机会参加老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科研练习[4]。
2.5 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进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硬件、软件2 部分组成。实践基地属于教学体系的硬件,教学方式、要求、内容等属于教学体系的软件,这是实践教学的参照物,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进行多方位的全面培养,方法如下:
2.5.1 认知实训法。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比如,观察实践教学,为以后专业培养做铺垫,让学生踏入社会接触到现实问题时能够轻松解决。
2.5.2 操作实训法。让学生通过现实操作练习,比如,色彩中的静物写生,插花中的基本花型插作、风景写生,花卉栽培中的繁殖技术等,大部分在课程试验中进行。
2.5.3 现场模拟实训法。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比如,“设计初步”的试验课,学生自己制作模型,提升动手能力。
2.5.4 创新能力实训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某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设计、园林小品设计等,让学生提出方案,并要求在方案上大胆创新,调动学生们的创新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5]。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园林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主要探讨了园林实践教学,改善符合园林专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全面接受各个方面的培养,轻松掌握园林专业知识。这可以培养动手、实践全能型人才,也可以通过新的教学观念,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将环节之间的关系梳理,经过园林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园林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