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技术与效益问题探讨
2020-12-21
(遵义市播州区林业局,贵州 遵义 563100)
近年来,国家在飞速进步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在今后发展期间,一定要强化对营造林的重视,能够科学地应用营造林技术,深入分析其效益问题,确保在保护我国林业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进程。
1 营造林的作用分析
1.1 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大范围地种植植被,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水土流失问题,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更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面对现阶段我国水土流失严重问题,灌木以及土壤之间有效的存储配合非常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与土壤之间的流失量[1]。通常而言,与水土相比,风沙对人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营造林改善风沙量,以确保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干扰。此外,树木具有天然空气净化器的美称,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分解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而,在具体社会发展阶段,强化重视营造林,除了可以有效地优化和保护环境,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适宜的生存空间。
1.2 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在人们实际生活中,水果是必备的食物,而家具中的木质成分或药材都是林业所需。所以,只有科学地开展营造林工作,才可以确保周边经济的走向,不断地增长经济。在具体营造林期间,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树木进行种植,但也应考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树种能够实现因地制宜的目的,从而提升成活率,进而全面凸显出营造林的作用以及价值[2]。
2 营造林技术分析
2.1 人工播种造林技术
人工播种造林技术具体是指直接向目标林地播撒种子。这一技术的应用,具有操作便利等特点,不需要在苗圃育苗。所以,若造林面积相对较大,就可以优先选择这一技术。但在应用人工播种造林技术过程中,对林地要求十分高。因此,应考量树种,并深入分析周边林地特性,保证不会降低树苗成活率,能够达到预期的盈利效果。同时,林地环境以及光照条件等都需要十分适宜,尽可能地选择大颗粒种子,如核桃以及山茶等[3]。
2.2 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技术主要是指科学地移栽原林木的树枝、树干或根系等各个组成部分。在营造林阶段,可以通过利用这一优势,有效地进行移栽,确保培育出新的树木,提升树木整体成活率。分殖造林技术与其他造林技术不同,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以及时间。并且在技术含量层面要求较低,可操作性较强,树苗成活率高,通过枝干或根系所生长发育出的树木,对母体树木的适应性非常强。所以,在实际营造林过程中,应强化应用该手段[4]。一般而言,科学地采取这一方式,所培育出的树木性状都能够保持健康生长,并且状态较好。但这一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良好的立地条件,再加上林木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
2.3 再造林技术
再造林技术主要是指在目标林地,借助原有的植物林木以及地下根茎等营养器官,合理地进行再造林。在营造林期间,科学地选择应用再造林技术,能够有效地省略苗圃育苗过程,全面降低整体成本,操作十分简单便利,苗木成活率较高。但在应用再造林技术阶段,对目标林地环境要求较高,对土壤营养成分也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该技术经常会受到当前技术水平、母本林木的种类以及分布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发挥作用和价值。
2.4 幼苗栽种技术
幼苗栽种技术主要是指幼苗在苗圃中完成,让种子生长到合适栽培高度,并在目标林地,合理地开展移植工作,其生长稳定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应用这一手段过程中,应在幼苗分级以及包装等作业中,确保林木根系具有较强的完整性,水分尽可能要少量流失,林地土壤质量必须较高,以便可以提升苗木成活率[5]。
2.5 定植抚育植苗
在实际营造林期间,一定要精准地把握树木移栽时间,尽可能地选择在阴雨天,栽种的树苗应端正,压实周围泥土,确保可以有效规避窝根等问题。同时,在栽植后,应尽快对树木补充水分,有效地提高成活率。在植苗成活后,应依照具体情况,科学地开展抚育管理工作,包括除草、松土等,确保苗木生长可以更加快速。营造林的技术手段相对较多。要想保证树木能够生长的更加快速,就一定要科学地选择营造林技术,保证技术应用最佳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选择高效低能的手段。
3 营造林的效益问题分析
3.1 经济效益
在实际营造林过程中,强化对其重视,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以及为社会带来较强的经济效益。在发展期间,大范围地开展人工造林,可以逐渐成为产业的支柱,对产业发展有很大推动效果。所以,营造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近年来,我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同时,对林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林下经济等层面,大力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经济水平。营造林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外,还可以带来诸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营造林可以被当做是一举多得的经营手段。
3.2 生态效益
营造林的生态效益可以在多个层面体现。在营造林期间,可以对水源起到一定的保养效果,也能够净化水质。并且加大对林业资源的重视,还可以规避水土流失问题,强化抵御旱涝问题,让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平稳状态。同时,在林业发展阶段,林业资源还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独特优势。所以,综合分析,营造林的生态效益不容小觑,所带来的整体生态效益也不能只依托数字进行衡量。
3.3 防护效益
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营造林,混交树种层搭配林冠可以凸显浓密性特点,并且树种深根和浅根之间的交错比较深广,枯枝落叶丰厚,所以,在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风固沙等层面,营造林起到较大的作用。同时,在营造林中,诸如针阔混交林,还具有较好的防火效益,其草本植物以及灌木的整体覆盖率非常高,能够提高林内底层空间的相对湿度,有效地降低林内温度,不断地增加地表枯落物含水量,进而形成一个抑制火灾的良好环境。
4 结语
当前,我国林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处于一个新的阶段。所以,针对林业部门而言,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者,一定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加大对营造林技术的推广以及普及力度,还应摒弃以往追求数量的陈旧思想观念,以便为林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