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防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2020-12-21

现代园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林火火灾森林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岩寨国有林场,云南 红河 654400)

我国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森林火灾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格外关注森林防火问题。每年12 月至次年6 月中旬为森林防火期,这段时间森林火灾频发,特别是在干旱多风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缺乏降雨,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较之其他区域更高,所以,更应当引起重视。一旦发生森林火,其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林区的社会稳定,还会给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困难。在当前森林防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应结合国际国内防火技术的先进经验和教训,总结森林防火技术创新和改进的重点和内容,以促进森林防火技术的科学化,并推进防火工作现代化,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森林火灾的形成原因

对于森林火灾的形成,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可燃物,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关键点。通常情况下,森林内的可燃物包括树木、灌木、苔藓及枯枝落叶等森林有机物,对于这些可燃物引起的森林火灾燃烧分为可燃燃烧和无焰燃烧2 种燃烧状态,这2 种状态又称之为明火和暗火。明火一般由地表可燃烧有机物引起,在燃烧过程中伴有明亮的火焰产生,并且具有传播速度快、燃烧面积大的特点,而会引起这种燃烧的森林可燃物约占森林可燃物的85%~90%。暗火的无焰燃烧状态相较明火来讲,是由不易分解可燃气体的可燃物引起,主要是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

一般来讲,主要由干杂草等构成的森林在发生火灾时燃点为150~200℃,而林木较为茂盛的森林,木材的燃点为250~300℃。通常对于后者,即主要由茂盛林木构成的森林不会出现自燃的情况,往往是由天然火源,即闪电、火山、陨石等火源或人为火源引起。

通过以上分析,可对森林火灾形成的因素有所了解,首要的是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可避免的森林火灾,这点应切实加以高度重视。另外,对于不同森林的特点,即森林可燃物构成及分布等因素的分析,制防火灭火策略,通过利用针对性的灭火装备,提升灭火技术和效率,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的自然森林安全[1]。

2 森林防火现状

2.1 林火扑救新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林火扑救的新技术,如德国的爆破法就是利用特殊的炸药,在爆炸瞬间会溅出大量的小水滴,并由这些小水滴吸收掉大量空气中的热量和温度,使火势得到缓解,再加以人工辅助灭火。我国则采用激波灭火技术,通过激波引起的爆炸冲击达到灭火的目的。这些灭火技术摒除了传统的林火扑灭理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森林灭火效率。

2.2 林火监测及辅助决策技术

目前,卫星森林火灾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新的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发了先进的地面和航空森林火灾监测设备。有了这些装置,人们可以在火灾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准确地找到火灾发生点。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还开发了森林火灾管理、森林火灾数据库等辅助决策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清楚地显示火灾环境、火灾发展趋势等信息,对制定合理的灭火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3 我国森林防火技术发展趋势

3.1 林火预测预报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的前提。我国森林火灾预报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初,主要是通过引进、考察和改进国外的火灾天气预报方法。近几十年来,我国在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许多省(自治区)都有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系统,为建立全国火灾危险等级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可燃物分类和火灾行为研究是预测我国森林火灾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火灾探测技术

为了提高卫星森林火灾探测的精度,可以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监测森林火灾。从空中、卫星图像和地形数字高程模型中,获得森林相位图和地形图,可添加到森林火灾数据库中,以获得包括森林管理、附加信息、特征校正和环境变化监测在内的结果。基于空间信息(包括森林植被图和遥感数据)等数据库信息,也进一步发展了森林防火监测技术[2]。

3.3 火灾信息化指挥系统

森林火灾信息传输系统应当在森林防火、灭火、安全用火等环节的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信息。尤其是火灾情况监测后,必须迅速传递到消防指挥部,使人力、物力的安排规划要求迅速传达到消防指挥部。因此,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必须做到地对空、空对空及空对地“三位一体”,尽快完善森林火灾网络通信系统,使森林火灾信息能够方便、快速地传输。同时,消防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短波网络或超短波网络解决偏远地区通信不畅的问题。

3.4 扑火机具及系列装备

只有科学理论与先进的工具和设备相结合,才能预防森林火灾。因此,研究森林防火设施是森林防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灭火器防护设备正朝着阻燃、系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5 林火阻隔及可燃物管理技术

森林防火管理不仅是被动防火,而是将屏障技术、可燃物管理和森林灭火技术相结合,对森林火灾进行管理,从被动防火到主动防火、用火和灭火。为了提高森林防火能力,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森林管理中的防火线设置和防火技术。

3.6 防火林带

防火林带在我国南方林区的防火工作中发挥着良好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防火机理的研究应改变防火林带单一树种和简单结构的现状,从定性定量发展到多树种、多层次结构,提倡多样化造林。

4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

森林防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世界上仍然没有有效的森林防火方法。森林防火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因此,要更加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红外、航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森林火灾预测、监测和灭火等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林业建设发展纲要》的总体要求和我国林业行业的实际情况,森林防火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为社会买单”的原则,全民保护、防火,政府负全责,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森林防火道路,努力提高森林防火水平[3]。

5 结语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森林防火的科学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森林火灾的认识。从简单的防火措施向森林防火管理转变,提高了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水平。虽然我国尚未建立国家森林火灾风险预测预报系统,但一些地区已开始开展这项工作。从气象火灾风险预测到森林火灾预测,森林火灾监测水平有了提高,说明了国家森林火灾监测网在森林防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林火火灾森林
林火蔓延中林火-风双向耦合模拟研究进展
半边天
哈Q森林
哈Q森林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哈Q森林
哈Q森林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