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开放式管理发展思路与对策探讨

2020-12-21

现代园艺 2020年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开放式公园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公园已经实行了开放式管理。所谓开放式公园,顾名思义就是实行免费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产品,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免费开放公园对市民素质是个挑战,对公园管理也是挑战。如何加强开放式公园管理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市民生活服务,是政府和公园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国内外城市公园管理现状

1.1 国外

国外的城市公园管理研究离不开对公共物品管理的分析,作为公共物品的城市公园,公共物品管理研究对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约翰·穆勒和亚当·斯密认为:公共物品与政府的职能是密切相关的,他们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突出政府在供给中的作用,认为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这些物品或者会供给不足或者供给后不能实现公平。伯顿·韦斯布罗德认为:探讨了公共物品除政府和私人提供之外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方式。

实践方面:西方国家主要有3 种不同的公园管理和发展模式。第一种是比较纯粹的公共部门途径,即城市政府投资建设新的公园;第二种为公私合作模式,即公共部门保留公园的所有权并为之负责,但是私人部门通过一些捐赠、捐助等方式,协同管理公园的发展;第三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公众模式,即依靠公共部门及私人部门之间在公园管理和发展方面长期的合作,利用非营利性质的发展公司或者是商业改良区来发展公园和开放空间,公园的成本和收益直接与使用者和投资者相联系,使得公园的使用者能够理解如何才能通过他们的努力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公园,也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1.2 国内

国内理论方面代表人物宋子干认为:从价格、体制、建设3 方面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问题,提出城市公园要进行管理体制现代化,走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方向。

实践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国家用法律、法规为公园绿地的建设管理提供了相应的保证措施。国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单列专项经费,保证公园绿地的养护和管理。地方政府在公园绿地的建设和管理上也出台了地方法规,如《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杭州市公园管理条例》《福州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等。上海市率先制定实施了《上海市星级公园评定办法》,为创新和规范城市公园管理树立了典范。

1.3 国内外差异性

由于东、西方在公园建设的理念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中国城市中的公园,有许多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它们的功能以观赏、游览为主;在西方国家城市的公园里,居民主要是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搞一些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公园具有康乐的功能。

2 问题

通过与国外城市公园管理研究对比,国内对公共物品的理论研究略显不足和薄弱,但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公园的学术关注度逐年上升。遗憾的是以城市开放式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开放式公园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开放式公园所面临的困难。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人、自然、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越来越得到推崇,开放式公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公共场所,它兼有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在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心理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状况下,开放式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世界各国,尤其是社会经济与旅游业均发达的国家,旅游景区日益重视社会效益,众多景区都采用免费方式,利用参观点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民素质教育,达到提高区域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丰富国民生活的终极目标。

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采用了开放式管理,却为公园的正常运转带来了许多难题,主要体现在:①没有了“围墙”,公园绿地成为最易被“侵蚀”的地带。(如市政、水电、煤气、通信、管网改造等工程占地施工;市民践踏草地、采折树枝等不文明行为;市场、地摊、大排挡等占地经营现象层出不穷)②公园基础设施破坏严重。③公共资源(如公厕水、电等)浪费严重。④环境保洁压力大。⑤公共辅助系统不足。⑥公园的治安和综合治理难度较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概率上升,维稳成为公园管理的延伸。⑦资金不足。⑧专业人才缺乏。

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应先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原因有:①政府部门对公园、绿地的保护意识不够。②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园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不符合实际使用和管理的需要,各项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导致部分设施易损害。③管理和服务理念薄弱。④市民素质有待提升。

3 对策

3.1 增强保护意识

增强政府部门对公园绿线的保护意识,严格占绿审批,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3.2 改进管理方式

3.2.1 管理制度规范化。包括细化岗位说明,明确管理职责;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严格的巡查、维修、养护制度。

3.2.2 管养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管理层保留必要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绿化养护、环卫保洁、安全保卫、水电维护等日常作业实行政府采购服务,招收专业性强、实力雄厚、服务水平高的作业单位承包。

3.2.3 管理监督实时化。包括监督检查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作业单位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社会闲杂人员;加强监督劝导游客不文明行为。

3.2.4 治安管理联动化。政府要主动将公园纳入到社会公共治安网络体系中,以点带面,加大公园与辖区的联系,以较大的投入解决好公园治安和维稳问题。

3.3 拓展管理经费来源

争取政府的支持;创新经营管理方式,增加管理资金;争取社会支持。

3.4 提高开放式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水平

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生活场景存在,与整个城市相融合。要立足开放式的定位,探索开放式布局的规划设计、开放式空间的绿化设计以及开放式人文景观设计,充分展现各个公园独有特色,并在建设中发挥工匠精神,在选材、工艺等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

3.5 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提升公园文化品质

城市公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资源优势是一个公园价值体现的基石,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应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完善资源体系,彰显公园文化优势,提升公园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品质。

良好的环境要我们共同创造,在问题面前,我们只有积极思考,转换观念、创新思维,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公园治理模式,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来,才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美的休闲家园!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开放式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在公园里玩
北京首创开放式街区准物业管理模式
一见如故
小学作文课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