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
2020-12-21余雁华林亚琼
余雁华,林亚琼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在合理且符合节约型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上,既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观与自然,又能够在尽可能节约建设成本与场地的基础上,确保景观设计的完善性。生态园林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对于其定义,景观设计者不但要进行仔细把握,还要在实践过程中完善落实才能够保证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节约性体现。
1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相关概念
1.1 定义
城市当中的生态园林能否被认定为是节约型的生态园林,取决于3个方面:首先,该生态园林需要具备绿化环境的特性,也就是在建成之后,能够为周围居住和生活的人们营造艺术氛围,并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休息场所,让他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之余,在生态园林的陪伴下小憩。其次,对于生态环境的改造,必须确保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功能性,其能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有效降低城市中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以达到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最后,在生态园林建设方面,要始终以科学合理为前提,确保节约性的体现,在为人们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现实情况。满足上述3个要点的就是节约型生态园林。
1.2 具体原则
首先是层次性原则。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类景观的分层配置与色彩搭配,必须做到运用层次性的原则来进行展现,也就是说要保证景观设计中能够安排不同花期的植物在一年中的各个时段保证生态园林的功能性,在植物配置上,可以运用高低不同的特性来保证层次感的营造,例如凉亭与凉亭之间的长廊,就可以设置不同的植物来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在突出景观设计层次性的同时,也让游客能够观赏到美丽的植物[1]。
其次,坚持景观性原则。因为只有让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实现充分的协调与统一,才能够展现出其应有的美感,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和谐共处,而景观设计则要遵守这一原则[2]。要意识到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各个种类的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类似,有许多植物在形体、色彩以及花期上都有相似的地方。如果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了过多相似的植物,过分地追求统一性,就会给人一种单调死板的感觉,而有时候一部分景观设计者在植物搭配上又采用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植物元素,却也没有达到其应有的观赏性,景观设计始终都要保证人们在路途行走的过程中,从多角度观察植物是有生命的,能够发现景观的美丽之处,这需要设计者既要注重景观的整体,也要注重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够在节约型生态园林的作用与价值上实现最大化。
最后,为了节约型生态园林能够得到综合长期的发展,种间关系的合理控制也十分重要。在植物群落的演变上,如果不能够控制好种间关系,则会导致其相互排挤,无法达到应有的观赏效果。其主要体现在每个植物之间不同的适应能力、扎根类型以及植株大小等因素,种间关系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地促进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构建。作为景观设计者,要做好提前调查,深入仔细地研究植物的生态学与生物学方面的特性,尤其是用于景观设计的各类植物互相之间是否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要让植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自己的美感,对于景观设计要选用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自然搭配等。针对这些植物之间的距离,做好密度与频度上的安排,确保它们不会因为互相竞争而导致生态园林失去观赏性和功能性,健康生长的同时确保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稳定,以求获得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2 植物配置方法
2.1 要适地适树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植物的类型适宜当地的生态环境与人文建设,确保植物的花期与色彩等因素符合当地的城市特色。尤其重点关注本土植物的生长习惯和植物特征,在景观设计当中尽可能地运用乡土植物来进行园林配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养一方花草,只有按照土质和土壤的特性进一步完善植物自身的生长机制,确保植物能够在当地的气候环境下正常生长,才能够保证节约型生态园林的长期稳定,期间所采取的施肥、浇水以及修剪、造型等方式,也要本着能够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
2.2 综合考虑植物特点
不同类型的植物及观赏其实用价值各有不同,所以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综合把握植物的特点,确保能够在景观设计当中发挥植物自身的特性。需要结合实际来发展节约型生态园林,同样也需要结合实际来强化植物配置的综合效果,现简要列举其中3种类型植物配置的注意要点。
2.2.1 观花植物的配置。观花植物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充分考虑花色、花期、色泽、花形等方面。如常见的观花植物天堂鸟和美人蕉,二者搭配其色彩与个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再比如樱花和月季,既有着浓郁的香气,又有着浪漫的色彩,是许多人都希望在城市的园林设计当中见到的植物。所以,在植物配置中,对于观花植物的应用,要始终确保各种花色都能够被合理应用,并组成风格各异却又保持和谐的状态,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的观赏空间。
2.2.2 观叶植物的配置。棕榈树类叶片较大,适应性较强的植物,经常作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当中的要素,因为其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正常生长。观叶植物的个性特征也是非常显著的,例如,马褂木的叶片形状就像一件马甲,合欢的叶片形状就类似于鸟类的羽毛,这种类型的观叶植物也受到了众多城市居民的喜爱,而有一部分观叶植物色彩不仅十分艳丽,还会根据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枫叶、银杏叶、无患子等。
2.2.3 香花与香叶植物的应用。这主要为了提升人们对生态园林的感官刺激,想象一下,漫步在园林当中,欣赏着美丽的花朵,同时感受鼻间传来的阵阵气息,在时而闲适、时而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地方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对于生活在周边的城市居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2.3 合理控制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与季相变化,因为植物会根据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季相景观变化状态。生态园林是需要兼具观赏性和功能性,一方面是为城市绿化生态作贡献,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为了增强生态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在高大的落叶树选择当中,要尽可能地选择常青植物,因为这一类植物在春季与秋季有着不同的状态与颜色呈现,而在常青树下,则可以安排种植一些喜欢阴凉且花期较长的花草,二者相得益彰,以此来达成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建设并起到美化周围环境的作用。
2.4 就近原则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运用本地的植物来营造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的结构,因为本地植物有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的生长基础,能够展现本地的风情,也能够展现园林景观的整体特色,尤其能够帮助工程方减少投入成本,是符合节约型原则和理念的。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尽可能地运用当地的树种来作为景观树,适当地运用一些花果树来增加园林景观的色彩要素,帮助蝴蝶、蜜蜂以及鸟类找到栖息的场所和提供食源,因为就目前而言,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与发展,生态上能够提供给动植物进行自然生长的地域已经不多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希望能够重返乡野体会自然,记住乡愁。却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在忙碌的城市中周而复始地工作,进而牺牲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生态园林的建设美化的不仅是城市,也为人们内心的期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庇护。如果只是粗制滥造,也完全不符合节约型生态园林的设计要求,因为节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生态园林被荒置而导致重复建设,这样产生的浪费是巨大的。能够在合理维护下始终坚持和发展,才是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初衷。每位景观设计者都要为此负起责任,确保城市生态的美好建设,竭力地为城市居民打造出一个美好的蓝天,不论是植物位置还是总体的层次感设计上都要注重长期性的发展。
3 结语
为了打造城市形象,各大城市都在加紧开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景观设计已然成为了城市基础工程方面的特点,也是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能够打造真正的节约型生态园林,就需要通过相关人员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优化设计思路,并且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从而建设出令人满意的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