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梅大棚智能控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20-12-21尤建林周书永邵宝富王天榜

现代园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疏果杨梅湿度

尤建林,周书永,邵宝富,王天榜

(1浙江省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 317000;2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临海市弘宝杨梅专业合作社)

杨梅(Myrica rubra Sieb.&Zucc)原产我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是南方的特产珍果;其果实色泽鲜艳,甜酸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1]。但浙江省杨梅成熟期恰逢“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采前落果、烂果严重,“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杨梅大棚栽培能提早上市时间,大幅提高商品果率和优质果率,延长市场供应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近几年,杨梅大棚促成栽培技术[2-7]在各杨梅主产区已开始推广应用,但目前大棚控温方法均采用人工手动揭膜和关膜,往往对大棚内温度、湿度难以掌控,且费工费时;物联网农业智能促成栽培技术[8]控温效果比人工手动好,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省工节本。当前农村劳动力紧张,工资及生产成本等费用不断上升,自动控温技术应用[9]在杨梅生产上可代替人工揭膜和关膜,大棚智能促成栽培必将成为杨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为探究杨梅大棚促成栽培利用智能卷膜器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对杨梅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临海市弘宝杨梅专业合作社基地的21年生‘东魁’杨梅上进行,分别设置1号连体大棚(右上温度、湿度,左上温度、湿度)、2号连体大棚(上温度、湿度,下温度、湿度)以及露地栽培(温度、湿度)等各5个温度、湿度传感器,通过安装智能卷膜器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促进杨梅优质高效。经浙江省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于2020年6月1日对该基地大棚‘东魁’杨梅的田间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结果:平均株产51.6k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3%。此外,由浙江省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选送的该基地大棚‘东魁’杨梅,于2020年6月16日在浙江青田举行的“2020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中,以13.7%测定结果荣获杨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类三等奖。本研究通过近几年对杨梅大棚智能促成栽培的成功经验与试验进行总结,提出杨梅智能控温促成栽培的大棚搭建、品种选择与熟期、大棚主要生产环节管理技术措施与对策,为杨梅大棚智能促成栽培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1 智能促成大棚搭建

1.1 大棚园地选择

要求方便建造,以降低棚架建造成本。宜选择坡度较为平缓,四周较为通风且光照好,园相整齐的成年杨梅园地搭建。如地势比较陡,搭建难度较大,则成本增加;园相不整齐,投入与产出不平行,则效益较低。大棚的各个朝向均可,但有条件的可选择背靠大山、朝东南方向的山坡地,每天上午光照直射、下午弱光或斜光的杨梅园地为最佳。

1.2 大棚连体结构

要求大棚连体拱顶或连体斜坡人字顶。大棚结构材料宜采用高强度2~3.3cm的热镀锌管,立柱及支架采用高强度16.67cm×23.31cm~10.00cm×13.32cm等不同热镀锌方管或圆管;棚肩的高度约4m,棚顶的高度5~6m,但原则上大棚顶离树冠顶部的高度保持距离在1~1.5m。连体棚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3hm2以内,以便棚内温度、湿度可控均衡。同时,大棚架必须牢固坚硬,具备抗10级风以上的能力。

1.3 大棚物联网智能系统

要求在棚内选点安装大棚物联网自动控温设备平台,且在大棚盖膜时进行,宜选择安装在大棚日常生产中便于操作管理的地方。根据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应科学合理地把自动控制卷膜器安装在棚顶及周边,在棚内中部偏上坡方向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以便准确采集并监测大棚内温度、湿度相关数据。应用表明:该系统可节省人工,极大地提高了大棚生产管理效率。

2 品种选择与熟期

大棚自动控温促成栽培的杨梅品种,宜选择‘荸荠种’‘临海早大梅’‘东魁’等品种。通过自动控温促成栽培后,棚内杨梅采收期均提前,以上各品种在2020年的开始采摘时间:‘荸荠种’杨梅,棚内为5月19日,露地为6月4日;‘临海早大梅’杨梅,棚内为5月22日,露地为6月5日;‘东魁’杨梅,棚内为5月28日,露地为6月13日。试验表明:棚内比露地约提前15d采摘。

3 合理矮冠修剪

为适应自动控温大棚促成栽培,对棚内比较高大的杨梅树冠,要求进行合理矮化修剪,以便适应棚架的搭建。一般杨梅树高宜控制在3m左右,且离开棚顶部距离1~1.5m,使得整个树冠形成凹进凸出、枝组斜生、开心透光以及上、中、下、内、外都能结果,培养优质高效丰产的树形,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的目的。

4 科学控温保产优质

自动控温杨梅大棚盖膜,一般在12月中旬前后,宜选用优质透明度好的大棚薄膜覆盖。控温大棚盖膜前,棚内杨梅树应灌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大棚盖膜后,杨梅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棚内温度一般上午升温快,下午温度不会过高。以此为原则,设置物联网智能自动控温,即:在盖棚以后至杨梅开雌花以前,大棚薄膜以密闭为主;当棚内气温超过28℃时自动卷膜通风降温,当天15:00后自动关膜,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2月初杨梅雌花开始开放,2月上中旬进入授粉阶段,上午自动卷膜通风,棚内宜保持在25℃左右;授粉以后至幼果约火柴头大时,上午自动卷膜通风,温度不宜超过30℃,以减少第1次生理落果;硬核前后的果实膨大期间,上午自动卷膜通风,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5℃,保持棚内空气流通;转色至采摘期,上午自动卷膜通风,棚内不宜超过37℃,以防高温造成伤果、品质下降。

5 适时人工授粉

杨梅为雌雄异株果树,属风媒花,控温棚内杨梅开花时必须适时人工授粉。为保障杨梅花期充分授粉授精,在棚内配栽雄株或单独建棚;为提高授粉质量,授粉时间宜选择晴天10:00~16:00。授粉时大棚需封闭,可把雄花枝插在矿泉水瓶中挂在大棚内高处,也可将花粉采集后用吹风机从棚内高处往低处吹,棚内有配栽雄树的也可用电风扇朝雄树吹;一般株产50kg的杨梅树,雄花柱5~6个的花粉量即可,并要注意大棚周边、四角的杨梅树授粉。一般‘荸荠种’杨梅授粉1次,‘东魁’杨梅授粉2次,授粉后如棚内雌花一定时间内不谢花或出现颜色为红艳时,应重新授粉1次,以提高大棚内杨梅结果率。

6 湿度和水分控制

智能控温大棚建成后,棚内应安装喷(滴)灌水利配套设施,盖棚前棚内杨梅应灌足水分,保持棚内土壤湿润;自动控温大棚盖棚初期,应适当提高控温大棚湿度,有利于雌花提前开放;果实膨大期,应注意棚内多灌水,有利于果实发育。但在授粉期间及授粉后,要适当控制棚内湿度,以有利授粉以及防止湿度过大引起春梢旺长,加剧生理落果,并注意开棚降湿防病;同时,在果实转色后要注意控水,以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风味品质。

7 科学疏果

为提高杨梅果实品质,棚内杨梅应科学疏果。疏果时间宜在花后约25~30d,幼果长到花生仁大小时(果径0.5~1cm)开始人工疏果,但不能一次性到位,疏果要分几次;20年生‘东魁’杨梅树的留果量为株产50~60kg。具体应视棚内树体大小、当年结果量及生长势而定,一般正常疏去密生果、劣果及病虫果,但对强健树疏果相应可轻点,一般可适当疏除树冠顶部密生果,树冠中下部过多的密生果、劣果及病虫果;对树势衰弱且结果量多的树,除疏除密生果、小果、劣果及病虫果外,疏果量相应可重点,尤其对树冠上部(顶部)要多疏果,视树体结果情况可少留果或不留果,以增强树势,提高当年果实品质,促进连年稳产。

8 土肥管理

要求“重钾、适氮、控磷”增施有机肥,补充微量元素。一般盖棚后,3月底或4月初大棚内杨梅花谢后,幼果在火柴头大小时,适当补施硼、锌、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减少落果和畸形果发生;约在4月20日硬核期间,每株施高钾肥0.5~0.75kg,以促进果实膨大;采摘后,每株施高钾低氮复合肥1~1.5kg;在9~10月追施有机肥1次;每2~3年全园深翻1次。

9 病虫防控

应用杨梅大棚促成栽培智能控温系统,其棚内果品安全绿色防控是关键一环。为确保杨梅果品的食用安全,要求掌握棚内杨梅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切实做好防控工作。要求重点做好“抓前、轻中、重后”的防治策略,即:抓前,在控温促成大棚未盖膜前25~30d,用石硫合剂或杀菌剂进行1次树冠清园;树干用石硫合剂进行涂白,以减少棚内越冬病菌,降低当年病虫发生基数。轻中,从控温促成大棚盖膜后至采摘期间,棚内一般不施药;如果蝇等虫类发生宜采用黄板、性引诱剂及大棚四周挂网等生物防治方法,以减少病虫对果实的危害;如确需喷药,应选择高效低毒国家允许使用的药剂,并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重后,在果实采摘以后用药,此时期相对用药安全性提高;针对杨梅蚧类、粉虱类、蛾类以及褐斑病等病虫害,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药剂进行一药兼治或多药剂合理混用防治,以确保果品绿色安全。

猜你喜欢

疏果杨梅湿度
满树杨梅红欲然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杨梅
腊月杨梅红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