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的为害及其防治措施
2020-12-21李红光刘俊灵勾真真韩立新瞿振芳郝贝贝
李红光,刘俊灵,勾真真,韩立新,瞿振芳,郝贝贝
(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苹果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三门峡 472000)
苹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万hm2。近年来,在苹果产业的提质增效中,病害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苹果树腐烂病目前是为害苹果树的第一大病害[1]。腐烂病主要为害果树的主枝、主干,造成死枝死树,严重时甚至毁灭果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腐烂病的防治难度较大,在各个苹果主产区均有分布,严重影响着苹果的生产。豫西地区处于黄土高原东侧,近些年,腐烂病为害愈加严重,对其采取有效防治显得尤为紧迫。因此,了解腐烂病对果树的为害以及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1 腐烂病对苹果树的为害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为害果树的的枝干,造成树皮发生腐烂最终导致死枝死树[2]。其为害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夏季发生的早期症状:病斑呈泡状,表层光滑为灰褐色,其内部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海绵状,为湿腐状,大部分发生在中心干的中下部;②第2种类型为红色略凹陷的片状斑点,发病部位一般出现开裂症状。这些夏季出现的病疤成为了第2年病害发生的发源地。③出现于冬春季的病斑,主要为溃疡性病斑和枝枯型病斑。溃疡性病斑:发病部位初期为红褐色,水渍状,质地松软,后期皮层腐烂并伴有酒糟气味的红褐色汁液流出。枝枯型病斑:小枝或者衰弱的大枝患病后,病斑快速发展,很快包围整个枝干,枝条失水枯死,病部充满黑色颗粒。
2 腐烂病的发生特点
2.1 传播途径
腐烂病的传播主要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全年均可侵染传播。在春季温度上升时,开始活跃。尤其当降雨之后,由于空气湿度大,可以雨水为媒介传播。同时,腐烂病病菌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可随风进行快速扩散。
2.2 侵染途径
腐烂病病菌侵染途径较多。生产中主要通过树体的伤口侵染。如冬季修剪后的剪锯口,人为及果园机械造成机械伤。同时,夏季因高温日灼引起的树体伤口和冬季极端低温造成的伤口也均是其入侵通道。
2.3 腐烂病发生时期
腐烂病集中发病时期多分布在春季和秋季。在豫西地区,春季腐烂病一般在开花前出现,具体时间为3~4月,新出现的病斑数目约占一年的60%,秋季腐烂病一般在高温天气后开始活跃,尤其在8月中旬开始大量出现,该时期由于果实快速膨大,树体的养分大量供应果实,造成树体抵抗力不足,腐烂病便快速扩散。
3 影响腐烂病发病的因素
3.1 树体伤口
腐烂病主要以伤口为入口进行侵染,树体新生的伤口尤其容易感染,而已经愈合的老伤口不易侵入。在一年当中,由于冬季树体休眠,新出现的伤口不易愈合,而且,冬季的伤口更容易受冻,剪锯口就成为了发病中心。
3.2 病菌基数
当果园中的病菌数量较多时,相应的病菌密度较大,更容易出现传播,而且传播速度较快[3]。树体出现病斑,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分散传播。同时,未能及时除去病枝死枝,没有将剪掉的枝条及时移出果园,都会造成病菌的二次传播,继续威胁果园。[1]
3.3 环境条件
腐烂病与冻害密切相关[4]。当果树出现冻害时,树体抗逆性就会降低。调查发现,当果园出现严重的冻害,腐烂病往往发病比较严重。因此,果树冬季的封冻水和萌芽水非常重要,及时灌溉,提高果树的抗冻能力,降低树体的冻害程度,避免腐烂病的为害。
3.4 栽培管理条件
果园管理需要较大的投入和精细的管理。精细化的管理包括果园的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修剪、嫁接等。较高的栽培管理条件可以保障树体结构良好和树势健壮,这便是果树提高抗病性的基础。
4 腐烂病的防治措施
4.1 增强树势,加强田间管理
4.1.1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合理使用化肥。我国苹果果园中普遍存在有机质含量偏低[5],造成了苹果品质较低。因为果园缺少有机肥,而化肥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阻碍了苹果根系的健康生长和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吸收。因此,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在改善土壤、增强树势方面显得至关重要。在有机肥来源不足的地区可以采用果园生草技术,草的品种可选用毛叶苕子、黑麦草等豆科植物,通过及时割除,可以成为天然有机肥。苹果树体的营养水平和腐烂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当叶片钾含量低于9mg/g时,叶片钾含量与腐烂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氮、磷、钾3种元素的含量均与腐烂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情指数与N/K和P/K呈正相关关系[6]。因此,根部施肥并配合叶片追肥适当提高树体中钾的含量,可以大大降低腐烂病的发生[7]。
近年来,生物菌肥快速发展,在生产中应用广泛。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有益菌类,可以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在长期施用化肥的果园,有机质和土壤结构较差的果园,可以施用生物菌肥,快速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树体的抗病性,降低腐烂病的发生几率。
4.1.2 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春季对果园及时疏花疏果,合理调控树体的结果量[8],可以增强树势,进而减少腐烂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果实的商品率。尤其是当树体较弱时,应当加大果树的疏花疏果力度,尽可能减少树体的负载量,保证树体的营养生长,提高其抗逆性,降低感染腐烂病的风险。
4.1.3 修剪时间后移,改为春季修剪。由于冬季修剪对树体造成的伤口难以愈合,同时休眠期的果树抗病性较低,增加了腐烂病的感染几率。推荐果园修剪改为春季修剪,伤口恢复较快,可以大大降低腐烂病的发生几率。同时,在果树修剪过程中,要及时在剪锯口涂抹人工树皮或者简易的药剂,及时遮住伤口,降低病菌的侵入。
4.2 刮除病斑,药剂防治
及时发现病斑,尽早刮治。用刮刀彻底将病斑刮干净,并进行涂药治疗。刮治时,要彻底将患病部位刮除干净,而且需要在病斑最外部再刮2cm左右;刮口要尽量平滑。刮完后可以涂抹甲硫·萘乙酸、百菌清等膏剂。春季为发病高峰期,要特别重视春季刮治。在夏季,对树干进行刷药处理,即在苹果的幼果期使用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对树体的主干大枝进行淋刷,对腐烂病新生病斑的抑制率能够达到75%以上[9]。而且发现第2年新生病斑减少率为75.8%~84.1%[10]。
4.3 减少病菌基数
由于苹果树腐烂病感染树体以后,会缓慢侵染树体,不会使树体很快死亡。因此,腐烂病病菌会长期存在于树体内部,这样就增加了果园的病菌数量,其他健壮树体会长期处于被感染的风险。为了降低腐烂病感染风险,减少病菌基数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剪掉病枝死枝,将死树刨掉。将修剪掉的枝条尽快运出果园,可以降低病菌数量,减弱病菌的传播力;夏季使用戊唑醇等药剂对枝条树干喷药,杀灭病菌,保护树干。
4.4 选育抗病品种
目前,对腐烂病的防治以加强果园管理和化学防治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选育抗腐烂病的品种是彻底解决苹果树腐烂病为害的重要途径。张楠等[11]通过研究发现‘沈阳农大’‘爱佳香’‘津轻’和‘郡马’为抗病品种,而‘长富2号’‘首红’‘金冠’和‘粉红女士’为感病品种;太谷早熟沙果、平邑甜茶、西府海棠和樱叶海棠等砧木资源为抗性材料,而克孜阿尔玛、野苹果5号和卡拉阿尔玛为感病砧木材料。近年来,苹果品种和砧木的选育正在加快进行,尤其是对于抗腐烂病的品种和砧木的研究也在进行,将来有望通过育种彻底解决腐烂病的为害。
5 展望
苹果树腐烂病是果树难以彻底治愈的一种慢性病害,对果园的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栽培中,应当以增强树势为核心,养树壮树,只有充分增加树体的抗逆性,才能避免腐烂病菌的入侵。同时,应当加强生产管理,包括果园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修剪等方面。要采取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措施,早发现早采取有效方法防治腐烂病,最大限度地降低腐烂病对果园的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