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理论的提出与思考
2020-12-21张昕晟温全平
张昕晟 温全平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1 传统森林康养景观提出的背景
1.1 森林康养景观的隐性因素
无论是森林康养景观的自然要素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人文要素的文化底蕴,都存在着其隐性的层面。自然规律和历史文化的变迁都是隐藏于这类要素之下,需要不断去探索和理解。与直观的国外森林康养景观相比,中国特色的森林康养景观隐性要素则更加重要,它是中国康养文化长期发展而潜移默化生存和沉淀的。隐性因素中可以了解到森林自然的自然生态的恢复能力,也能发现人们对森林康养印象的文化印记。森林康养景观的隐性因素不仅可以让学者了解更深层次森林康养景观文化脉络,同时还能剖析森林康养景观的生成途径。
森林康养景观不仅是自然界各类元素与人类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仅是中国森林康养文化的承载体。它是一个存在着内在精神表达和自然现象演变的过程体现,需要景观规划设计者们去正确认知和表达,使人们在认识到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和传承性,同时注意自然的敏感性,提供在森林自然中可以被人类有效利用的行为和精神空间。
1.2 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的发展属性
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呈现历史发展性,不同时期增加了不同的康养功能。森林康养景观被赋予的新特征变化频率加快。能够探索历史上一定时期的森林康养景观的特点,是因为它在特定时期呈现出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特点,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国森林康养景观的动态发展属性特点。
森林康养景观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的主要起因都是人类历史的变迁导致的人类活动的需求。一方面这种活动赋予森林康养景观新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在人类无止境地侵占自然森林,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又与本土森林康养景观产生了许多的矛盾。如本土森林康养文化的衰落和原生自然森林的逐渐消失,这些人类的生活变化是不可避免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社会中,而地域性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为牺牲品。这种矛盾似乎是无法回避的冲突。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充分利用森林自然要素去满足人类的活动需求与文化需求。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是要协调人所要求的新的精神康养文化需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点,同时充分挖掘森林康养景观的表达要素,以特殊形式再现于景观中。
2 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范畴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挖掘森林文化特征、利用森林自然特点,形成森林康养文化的过程。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回应某一文化体系下的森林景观,即包含自然与人文因素的景观特征。森林康养景观设计要从人类历史文化中去找寻方法,超越对森林自然的单纯依赖性,而且要开拓出符合本土文化特点,并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景观特点。
2.1 森林及周边景观是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依托
森林自然景观和周边附属的自然环境是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托和参考,森林康养景观是整理与改进森林资源的过程,是能够直接影响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过程。森林景观形成的肌理是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森林康养景观设计通过对这种肌理的再提炼与理解,向人们展示森林康养活动的魅力,展示历史文化的脉络。
森林的各类要素相互联结形成森林景观空间,森林景观空间又与文人的历史文化相互影响。中国特色的森林康养景观是森林的景观特征和康养文化相互叠加而逐渐形成,体现了历史康养文化特征的森林景观形态,叠加的过程是在森林自然景观特定的肌理的促进与影响之下形成。也就是说,康养文化是森林康养景观的一部分,受森林康养景观形成的自然肌理所控制。与此同时,森林元素作为一个自然背景,森林与周边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森林内部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森林康养景观的整体效果。森林自然与文人历史文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2.2 森林元素是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基础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通常依靠森林自然来展开,但绝不仅仅是森林的范围,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将森林看作整体景观的一部分、或单纯的背景来对其进行改造利用。由于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通常是一个具体的范围内,所以森林要素在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中具有基础的地位。森林元素与森林康养景观的关系决定了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往往不仅仅处理森林的范围内的景观问题,要更加关注森林与邻近场地的边界,通常是森林周边视线涵盖范围内的领域尺度的景观。虽然森林是森林康养设计的基础。但对森林要素的理解也不能只停留在森林有形的边界内。
森林元素包含在森林康养景观之内,不同的元素组成了领域尺度的森林康养景观。森林元素可能是人工构筑物的场所,也可能是景观存在的场所,甚至是人类未涉足的原始森林之地。康养景观的场所与森林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点在于森林康养景观的森林元素是有生命的。森林内部的植物群落、气象条件、水资源、人类相关活动等都是随时间不断地改变,特别是森林内部的植物的生命属性,呈现出四季交替的改变,甚至每一天森林内部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为森林康养环境增添了多变的活力。正是因为森林的活力使得其不断影响整体景观的康养效果,而森林康养的文化的特征也对森林元素产生精神上反馈,这类反复的循环能够使它们之间更加紧密。
3 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的文化内涵
3.1 融于中国传统康养文化的森林要素
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是对森林延续并提取森林的景观特点,是以森林景观风貌为基础的资源和文化再整合行为。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必须了解森林的文化类型、掌握其特点、充分利用森林景观内的各个要素,去营造整体性的传统森林康养景观空间。在自然界中,森林植被要素是依托于景观空间而存在,森林要素与森林康养景观空间,以及各邻近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森林康养景观的物质层面。中国的森林康养景观的观念认知摆脱了相对封闭的森林康养体系。结合森林内部景观要素和外部场所的景观要素,以及其他空间,从而成为反映森林康养景观的组合体。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会使森林不再显得孤立或遗弃,它不仅能够展现森林本身的特征,同时也能与周边元素和谐共存。
3.2 凸显康养文化的景观特征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并非是景观的再创造,而是根据场地现有的一切自然或人工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改造再利用,是在森林目前不能适应中国新时代发展要求以及与康养景观特征相去甚远时的一种帮助现有资源再利用、再组织、再投入的方法。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可以通过设计的手法去凸显有文化的、富有康养性的、有重点突出的健康观念。森林康养文化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当森林景观形态被破坏或无法满足本土化需求时,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来恢复或改造原有的景观。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并不是为了森林新的景观、新的秩序,是了解森林景观文化原有的历史过程,是对森林潜在动力的一种推动方式。对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来说,凸显当地的森林康养文化的特征是设计最基本的法则。
4 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特点
4.1 多元性的设计
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对康养文化保持着兼容并蓄的态度,倡导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传统的森林康养文化被认为是单纯的本土主义的文化,是基于具有相同历史关系及文化背景的孤立封闭的人类族群。但这种文化的单一性很容易被全球化的发展所影响、减弱,从而导致本土森林康养文化的衰弱。传统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应拒绝单纯建立在地理或历史限制上的单一康养文化。要秉承发展的眼光去吸收外来较好的森林康养文化与活动等景观设计要素。现代社会的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由本土传统康养文化为主导、保持多元开放的态度去超越固有局限的过程。
4.2 本土性的设计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具有本土地域性,是对森林景观特有的康养文化价值的加强,使森林康养景观的整体特征更加明确,是使该地区的康养文化特征更加突出的过程。具有本土独特性的森林康养景观更能符合未来的需求。所以,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展现本土康养文化特征和森林康养活动特点的途径。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与森林紧密相连。它所展现的本土性是与森林、本土康养文化、中国人康养活动和人类息息相关的景观特质。
4.3 主动性的设计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并非被动的过程,反对一切符号的复制,它们是没有实际生活和康养活动支撑的空洞而缺乏活力的表达形式。不应把中国传统特征与土著特征等同对待,也不应将地方传统文化的与简陋、粗糙的相对应等同。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采用全新化的手法去对待中国传统的康养文化,并且要主动地理解历史脉络,从而再创造。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并非是对过去美好幻想的执着,它是创造面对未来、表达中国人向往的森林康养景观。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寻求主动探索并创造属于现代的时代、中国的特点和人群的社会需求的景观类型。
4.4 时效性的设计
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依赖于森林景观和康养文化。文化的产生在历史中发生,并随着时间的改变向前演变和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伴随着森林内部环境与外部文化需求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全球性与本土性,现代性与传统性,精神文化与自然实际之间的平衡。
5 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的本质挂念
5.1 从整体到局部的系统观念
森林康养景观的系统观念遵循着从整个文化群体需求到森林景观的内部,森林景观与外部的其他景观的协同关系,以及森林康养文化的动态发展规律等角度去研究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森林康养景观的系统设计观念提供了一种全体性、协调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多元性的原则去解决多种要素、多种需求及复杂的问题的全新思维方式。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需要设计师主导,林业系统、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程。需要设计师具有森林自然保护的观念和相应的对传统康养文化足够了解基本素质。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伴随着社会进步、建造技术发展、人们新时代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需求而变化,这些是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存在基础。森林康养景观设计需要从整体角度研究,从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文化的覆盖范围入手,如森林周边的河流、高山等区域,而非局限于森林的物理边界之内。一个大范围区域的康养文化和森林特征可以有助于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人们喜好而森林内部的自然生态,这类生态又决定了在该森林景观会出现的植物和康养联想意向,因此,必须结合宏观的与区域,将设计的眼光拓展到周边乃至整个文化康养群体的视野,从宏观全新的角度审理自然森林康养场地的改造,通常能找到出乎意料的康养模式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观念正是需要建立一种整体的、多维度的设计模式去摆脱狭隘的森林边界限制,从而整体设计符合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文化的景观。
5.2 从历史时空到康养活动的多层次观念
5.2.1 空间层次。传统的中国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空间层次主要针对符号化及空间形式所提出。首先,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不应该是将传统康养文化的中国特点成为简单的符号化标志,并挂以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旗号。传统文化的特点虽然是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灵感源泉和基础。但传统森林康养文化的影响和真正的作用应该是在思想观念上与事物认知上的传统回归,普遍粗暴地将森林康养传统文化符号化或偏向于发展的自我束缚与发展僵化。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应是注重森林康养空间组织与传统康养文化空间感知的一种方式,并不要求必须采用某种传统文化符号或某种地方材料。所有设计中的细节完全取决于传统文化中对场地特性与森林自然和康养活动与生命认知的规律。森林康养的景观设计以一种空间的维度关注森林和传统康养文化中的空间认知逻辑关系,和森林自然与邻近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而不只是关注表象上的简单视觉符号。
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主要依附于特定空间体系,森林景观要素与康养景观空间彼此紧密相连,并与其它的空间和实体相协同。因此,传统的中国森林康养景观的特性,重点是来自于森林景观与周边景观的相互关系,而森林的空间边界的形态则十分重要。森林康养景观有着一定的拓展包容能力,并以一些方式与周边景观构成了共同的景观空间一体化。传统文化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不仅要关注森林景观本身,更要关注森林空间与邻近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对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应顾此即彼、包容万象,形成各空间之间彼此关联的景观整体。
5.2.2 历史层次。历史通过循环渐进,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变化被大众所感知,在时间意义上,历史属于过去的,而将来的又是未知的历史。传统文化的森林康养景观是多层次的“文本”,记载了森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变迁。传统文化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历史维度观念表现在自然和人文等多个方面,从森林自身的自然特征到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文化的特征,再到康养文化的认知,历史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应该了解未来,并融合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创造的应该都要符合于当地的康养文化的,结合当时的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是要符合时代发展、观念变迁、森林自然变化的景观形式。
5.2.3 康养层次。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更要充分关注康养方式的变迁与康养模式的形成,无论森森林康养景观所包括的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都是与人类的森林康养活动密切联系。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要求从古代文人的固有的康养生活和作品根基去挖掘潜在的康养资源,发现当今存在的隐藏问题,从历史长河中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符合新的康养模式模式的景观形态。
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康养维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人在利用和营造空间的同时,也被空间以各类方式影响着。康养活动可以通过空间的形态而限定,并以空间为基础。因此,通过塑造森林康养景观建成环境,可以影响人类康养行为和模式。优秀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既符合现有的康养模式,又可以促进未来某种更好的森林康养模式的出现与演变。了解这种双向的过程,就可以建立一套可持续的中国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的理念。
5.3 从森林景观到大众的普适性观念
精英式的景观设计通常会把其个人的理念与手法强加于设计场所之上,突出表现的是设计师自我的个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一点通常不易察觉,却尤为值得注意。在许多“建设森林康养环境”的愿景下,通常都实现的只是某些决策者的意志,而不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这是不被认可的观念,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需要设计师与森林景观共生共荣。
尝试摒弃精英式的设计观念,建立以人民大众为主的普适性设计态度,同时也是减少景观开发对森林景观开发的基础。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要倡导人与森林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的共生共存,需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去满足设计和活动需求。视觉性的装饰性景观是浪费资源,森林康养景观设计需要减少此类浮夸的景观形式存在。暂时的形式美感并不能长久保留,森林康养景观设计追求的是符合自然森林的规律和传统文化认同,融入森林与康养文化生长过程的景观类型。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知其精神含义的基础上,以最小之力创造最优效果。
6 结语
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中的要素常常表现为隐性的方式存在,需要深入地探索才能把握。另外,森林康养景观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森林的存在而逐渐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森林康养景观和人类生存生活存在着固有的、可调和的协调与矛盾。基于这2 点的了解,提出了中国传统的森林景观设计的理论。
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设计是整治森林景观的行为,是保护和利用森林景观的代表性与安全性的途径。同时,森林景观又是设计的基础,森林景观作为中国森林康养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康养文化相融至关重要。在森林景观与康养文化之间,在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森林康养的景观设计,首先要建立从森林及周边景观到传统森林康养文化的一种系统性和联系性的设计观念,要充分认识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并非是仅限于森林景观的改造建设,而是对森林的整治、文化的继承、自然的尊重和对历史的传承。其次,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从多个层次,包括空间层次、历史层次以及康养层次,去认知森林,认知背后的中国森林康养文化及设计过程。最后,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需要设计师建立一种以森林为基础,以大众的普适性为根本的设计观念。与此同时,森林康养景观设计并非一种被动的设计方式,其多元性、本土性、主动性与时效性几个特点能够使中国特色的森林康养景观符合当代发展需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要保持更加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去融入现代社会。这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从认知后再去思索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