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有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0-12-21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四川是全国名优绿茶和红茶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四川有机茶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加强茶园病虫害管理是生产绿色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茶叶产量和提升茶叶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四川茶区发生较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跗线螨、茶黑刺粉虱、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茶饼病等。
1 健身栽培
1.1 选择良种
选择蜡质层较厚,适合四川当地的,较抗病虫害的名优茶品种,替换和改造衰老茶园,增强茶树抗病虫能力。如名山131、名山213、名山311、福鼎大白茶、福选9 号、乌牛早、早白尖、平阳特早、中茶302、中茶108 等为四川地区适应性较好的品种[1]。引进的茶苗或种子应严格按国家标准检疫。
1.2 适时修剪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冬季及时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以减少虫口密度和病原基数。采摘独芽模式生产高档绿茶,使一些趋嫩性害虫,如茶蚜、茶小绿叶蝉、茶跗线螨等的虫口基数在园内不断累积,由此带来了茶园施药次数和施药量的增加。春茶采摘结束后及秋茶前期进行轻修剪,可大大减轻趋其虫口数量。对于茶黑刺粉虱、介壳虫发生严重的茶园,在春茶结束时可进行重修剪,可有效控制其发生。
1.3 中耕除草
开春以后结合施肥,及时中耕除草。杂草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宿主,因此,科学除草可有效切断病害的侵染循环和害虫的生活史,从而对病虫进行有效控制。可采用锄草机进行除草,除草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松土的目的,以促进茶叶根系生长,提高茶树抗性,也可用割灌机进行刈割。
1.4 合理施肥
重施基肥、择时追肥,巧施叶面肥,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强茶树对病虫害的抗性。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其既可以缓慢地为茶树提供养分,又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可作基肥施用有机肥种类很多,如各种饼肥,各种牲畜的厩肥和粪肥等。此外,一些绿肥、堆肥、各种土杂肥等也可以作基肥。但必须高度重视有机肥料的清洁度,需进行充分腐熟,防止“病从根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择时追肥,每轮茶树新梢萌发前15~20d 为茶树追肥的最佳时间。除施用大量元素肥料外,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生物有机肥、海藻肥、油枯等有机肥料,增强茶树抗性,提升茶叶品质。
1.5 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在幼龄茶园行间种豆科绿肥等,以草除草,创造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滋生的生态环境,以提高茶园自我调控能力,减少茶园用药,同时还可培肥土壤。也可探索复合立体生态茶园经营模式,如“茶一间作树种一鹅(鸡)”的立体种养模式,可对茶园病虫草害进行有效控制[2]。对周围植被不够茂盛的茶园,实施种植防护林、行道树、遮阳树等植树造林措施。
2 加强秋冬季茶园管理
冬季及时进行修剪和清园。结合修剪,剪除带病虫枝叶,配合增施有机肥,冬季深翻,铲除周边杂草,有条件的茶园适时进行冬灌,破坏病虫的越冬环境,对茶尺蠖、茶黑刺粉虱、介壳虫、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饼病等有较好的防效。清园后适时喷施石硫合剂。在介壳虫和茶黑刺粉虱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先喷施松脂酸钠或矿物油,20~30d 后再喷施石硫合剂,对防治茶跗线螨、茶黑刺粉虱、介壳虫和各类茶树病害效果显著。
3 物理防治
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和趋色性在茶园安装杀虫灯和或悬挂粘虫板。
3.1 灯光诱杀
在茶园以75~100m 为间距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茶毛虫、茶尺蠖等害虫。在使用灯光诱杀防治工作中应注意以下3 点:一是黑光灯设置应保持均匀分布和适当密度,太少防治效果不佳,太多成本升高;二是要集中连片同时开启诱虫灯;三是灯光诱杀容易使灯下昆虫密度明显升高,要经常检查灯下虫情,必要时及时处理,否则容易造成局部为害加重。
3.2 色板诱杀
依据茶蚜和茶黑刺粉虱的趋黄性,从春季开始在田间每20m2悬挂粘虫黄板,悬挂15~20 张/667m2,每隔50~60d 更换1 次。还可在茶园悬挂蓝板或黄蓝板组合,以诱杀茶蚜、茶黑刺粉虱、茶小绿叶蝉等吸汁类害虫。
4 生物防治
4.1 保护和利用茶园天敌
保护和利用茶园生态系统中的天敌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制约作用,能达到持续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对已剪除的带虫枝叶,集中收集存放,待天敌昆虫飞回茶园后再统一销毁,可起到保护天敌昆虫的作用。在茶园干道或茶棚间隙规划种植观赏树木(非茶园害虫中间宿主),既可美化茶园,又可成为鸟类、蜘蛛、天敌昆虫的栖息地。在梯地茶园中,选择地势低洼处修建蓄水池,一方面可以抗旱,另一方面可为蛙类、鸟类提供水源。人工培育和释放植绥螨、食蚜蝇和赤眼蜂等天敌昆虫,对茶园害虫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2 应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对茶园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对人、畜的毒性也低,因而是生产绿色优质茶叶的首选农药。目前,生物农药种类有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应用效果显著,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多杀霉素可用于茶尺蠖、茶毛虫等害虫的防治[3];多抗霉素、武夷菌素、木霉菌可用于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
植物源农药可作为替代化学农药的重要投入品在有机茶生产中优先考虑使用,如鱼藤酮、藜芦碱、印楝素、烟碱、除虫菊素、苦参碱等,对茶尺蠖、茶小绿叶蝉等重要茶园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4~5]。既可直接使用或稀释后使用,又可制成混合剂后使用。这些植物源农药防治对人畜毒性低,可在害虫处于低龄期时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