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2020-12-21孙朝阳

关键词:育人思政体系

孙朝阳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是高校“大思政”格局建设的根本遵循。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机制,“新农科”建设也对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培养“一懂两爱新农人”,实现农林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河北农业大学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校实际,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其中,生命科学学院在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担着植物学、生物化学等8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覆盖全校10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基础课实力强、专业课特色亮,教学实验与社会实践都非常扎实。此次改革中,学院将课程改革与培养目标相结合,教师培养与学生培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党建引领与考核评价相结合,进行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和体系构建。

一、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一懂两爱新农人”,构建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机制,是新时代的教育使命,是教育教学规律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有着课程思政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础。

(一)新时代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1]。高等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并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这是思政课程建设的方向指引,也是所有课程的职责所在,只有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融通合力,才能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标准[2],好老师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3]。立德树人,老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课程思政更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综合能力强,有创新思维,做到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教育教学规律的实然需求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支撑,其他学科是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统一,本质上是学科思政与思政学科、教学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管理与教学、社会与家庭等几类教育矛盾的统一,涵盖了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

专业课与综合素养课的教育教学,在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也有更高要求。传统专业课堂的单一模式,传统“车厢式”的教育套路和“填鸭式”的教学习惯,传统教材体系与社会实际的“两张皮”顽疾,传统学科体系话语权建构的前置性,使得教学内容、形式和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如果配合以专业实例、价值引领、社会认知和实践体验,则相应会丰富教育对象主体化建设。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从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挖掘出学科所蕴含的育人理念、学科价值、科学精神以及人文关怀等等。做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这也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尊重与价值回归。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普遍需要经历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投入、社会认知以及学生发展的过程。认知层次的螺旋构建、组织行为的正负激励、行动学习的节点衔接,需要把课程思政贯穿于专业课以及综合素养课教学之中,在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过程中培植信仰、增长知识、健全人格、丰满情怀、创造人生。因此,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新的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一种时代性的育人理念,不仅是从主体到内容到目标的课堂改革,更是从顶层设计到资源整合到机制保障的高等教育深层次革命,是贯穿于专业课与综合素养课之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三)课程思政发展的必然逻辑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工作路径和育人体系,自身也有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逻辑。课程思政并非是凭空移植或简单复制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的,其发生发展并非一夕之功。比如上海的“项链式”教学模式,即是如此。课程思政必将是一个长期润物无声、协同发展的过程。一些学者研究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逻辑,比如找出教学与专业衔接中的关键问题[6]、设计教学融入点[7]、做好供给侧改革[8]、突出教育教学改革5个关键环节[9]、基于学习目标用一致性原则改进教学设计与实施[10]、课程思政的“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系统论”四条路径设计[11]等。但在具体课程开展的“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中,大部分还是论述为主[12]。从工作路径和育人体系的操作实践大框架来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还有自身发展逻辑的需要。一是时代条件不断在改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断走出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为课程思政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二是课堂教学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随着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工具和业态在不断变化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等各种技术覆盖课堂,课程思政可以利用的新工具、新手段更多。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三是学科生态在不断重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体系的更替,人们对学科体系的重构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学科生态的变迁需要推出更多高水平课程思政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跨学科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成果评价体系,并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二、生命类“课程思政”创新实践的关键要素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工作路径和育人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有些难题是共性的,比如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思政理论课课程群建设落后、思政学科与学科思政建设步调不统一、课程思政局限于单门课程讲授而缺乏学科生态设计、课程思政重课堂轻教材建设等。同时,生命类学科中的课程思政在实施中还有着自己的独特难题。根据这些普遍存在和独特难题,可以找到相应的工作重点。

生命类学科中课程思政的难点和独特性在于:首先,学科体系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不强。生命类学科和课程特点造成“课程思政”实施内容衔接存在难度。生命类学科偏重于基础理论、生命前沿以及实验研究。主要围绕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在动植物领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理论,以及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进行。特别是生命类课程的教学体系是以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为研究基础,教学目的是通过广度和深度学习掌握自然事物变化性能、趋势规律,思政元素的挖掘上存在着衔接题材少、思政素材单调跟不上技术进步的困难。一般是以介绍前沿生命科学知识为主,辅助于科学新发现中的科学精神的讲解。直接剪贴复制地在课程中添加思政元素,很容易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授课在内容上牵强附会,无法把思政元素真正“无缝隙”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无法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其次,教师的认知偏差和经验局限造成“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落地存在难度。生命类课程大多数会在三、四年级开设。现实中,三、四年级的课程安排紧密、课程进度紧张,专业课教师迫于课时和其他工作压力,习惯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关注于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专业能力培养,而没有意识到或者无暇顾及本门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尚未形成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方法借鉴,这对课程教师的思想水平、专业知识、综合素养等形成了全方位挑战。有个别教师将其当作任务完成,尚未形成自觉意识和行动。也有个别教师仍然片面地认为通过思政教育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是辅导员的任务。第三,评价机制和管理体系滞后造成“课程思政”的生态重构存在难度。生命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其教学考核注重于专业知识系统、授课方法手段的详细评价,而对知识传授中是否实现价值引导,是否使“课程承载思政”没有监督,考核评价中缺少课程思政的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过程中,忽视了对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奋斗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指标的列入。课程思政的实施多停留在“就课改课”,尚未形成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工作体系。

三、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思政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

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展现教育内容、发挥教育功能的根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生命科学学院从时代需求和实践需要出发,确定了改革目标,在经验积累、问题分析基础上,有计划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有课程设计、有培育机制、有平台支撑、有评价体系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实践指南,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思维方式,加快综合改革,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三全育人大格局。生命科学学院制定的改革具体目标是: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支撑,同时以顶层设计为基础,以课堂改革为重点,以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为关键,以整合平台资源为保障,形成从认知认同到共学共进再到共享共行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阶梯式改革路径。

(二)找准生命类课程的切入点

生命科学学院按照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分类,做到既要明确总体目标,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设计具体的定制方案,找准切入点, 优化课程效果,真正发挥协同效应。

1.教学内容完善。近两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注重嵌入优秀课程案例,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素材。目前,学校遴选117门课程230篇案例,出版了《课程思政讲义辑要》,拟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生命科学学院扎实做好案例整理工作,制药工程专业挖掘出“榜样精神”案例,用专业前辈的奋斗事迹激励学生报效祖国;整理专创融合案例,通过新科研成果的发现、优秀毕业生的实例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教师在网络授课时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并针对疫情开设专题课程板块,开展深度学习讨论,启发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学术能力、担当社会责任。

生命科学学院把农大元素植入课堂,将学校百年来校史文化积淀、先进办学理念和鲜明办学特色作为教书育人的法宝;运用“太行山精神”、李保国精神的实践成果,把果树9301班、农大好故事等鲜活素材,以及学院范围的榜样事迹贯穿在不同的专业学习环节,形成思政教育的良好示范和情感认同;积极开展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拓展太行山道路,走进农业创新驿站,以教师的率先垂范和学生的广泛参与,促进专业思想教育与务实作风、专业技能教育与奋斗精神、职业规划教育与社会责任的融合。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坚持“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务实、求是”校训,从而形成生动的教育环境和普遍的价值认同。

2.教学方法设计。生命科学学院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进行基于OBE理念的专业基础课程“教”与“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切实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融入学习任务,体现到学生学习评价中。学生代表作为“教”与“学”改革联络人,深度参与和及时反馈改革效果,同时在学习评价体系中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专业认知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其中。“植物学”课程借助翻转课堂、微课、MOOC、微实验课等教学手段加强互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学生以探究式案例、模拟任务闯关、直播线上讨论等形式参与教学改革,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植物调研、设计创业项目、建立学习分享平台等,通过多种形式将社会认知、国情比较、专业认同等教育信息融入课程建设。尝试在全校生命类学生中开设“Bio-X创新科研综合实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等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深受学生欢迎。在育人新理念、新方法的不断探索中,促进课程思政从单门课程向系统规划转变。

(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与生命类课程相融合,必须积极转变和加强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要引导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价值本源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引导教师不仅在本学科的知识探寻中领航学生,还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在价值体系形成中指引学生。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建立“导-学-研-带”课程思政四维联动改革机制,引导教师把专业教学中的潜在思政元素转化为主动育人资源,努力做到教师有责任,教学出特色,课程成品牌。

1.“导”促理念转变。生命科学学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成由学院领导、系部中心主任和支部书记、优秀教师代表、教学管理队伍、学工队伍协同的改革智库团队。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时传达学习课程思政改革的新思想和新要求,适时交流和总结经验,促使教师“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形成。加强政策引导,实行党支部集体研课备课试讲,实行“一系一名师,一支部一优课”试点推动工作,加大对课程思政改革的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加强团队建设,采用“党建+教学团队”“党建+学科团队”等融合模式,在协同育人方面发挥党委领导统筹作用。加强监督反馈,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巡课和教学督导组监督检查制度,对教师课程改革效果及时跟踪反馈。

2.“学”促培养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助推教师成长,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学校制定的新入职教师培养计划,开设理想信念、校史文化、师德师风、规章制度、教学技能、学术能力、实践能力等7个专题培训项目,以学分形式计入教师成长档案。开展支部集体讨论育人案例活动,以互助学习和集中培养等形式促进教师将课程思政的外在压力转化成内在动力。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坚持双周四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学术报告制度,并积极开展主题报告会、展览会、座谈、演讲比赛等,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3.“研”促样板课程。生命科学学院不定期开展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汇报会、成果展示会和思政改革专项研讨,促进改革落细、落实、落出成效。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委员会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各系定期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设计组织不同教学活动、教学案例和考核方式等;各党支部定期开展案例教学研讨活动;各课程组通过邀请思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做好课程思政“金课”打造,并重点做好每门课程绪论及研究进展等典型综述类课程的内容设计,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样板课。

4.“带”促协同机制。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发挥“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进行课程思政的试点推动,集中力量建好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再通过课程拓展、典型引领,逐步形成党支部为“传感器”的以课代课辐射效应。同时学院建立领导班子联系支部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鼓励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榜样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育人素养,传承优良师德师风。开展“党员先锋项目”创建活动,发挥党员教师在育人中的榜样引领力量,全国师德标兵王秀伶教授成立“专业名师工作坊”,李保国团队核心成员顾玉红教授常年带着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对接帮扶。课程带动和榜样带动相结合打造了“三全育人”的典型,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推进提供了鲜活的身边素材。

(四)搭建双向互动保障平台

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纵向机制激发动力,又需要横向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搭建平台;既需要发挥教师的育人潜能形成合力,又需要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夯实效果。生命科学学院尝试搭建开放式互动育人平台,丰富了课程思政内容,拓展了课程思政载体,为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1.搭建师生共学平台。生命科学学院将良好学风和教风建设相结合,从课上到课下,形成学风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特色文化品牌,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在师生共学中“实”起来。举办学术报告周,邀请政府官员、教育专家、知名学者等不同领域报告人宣讲交流,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政策理解、社会认知和专业素养。以赛促学,积极探索教与学互动模式创新,初步形成了“一专业一特色”的品牌活动。通过连续举办生物化学知识竞赛、植物学知识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等,教师和学生同参与,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学生从课本走向实践,起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教学相长的作用。2019年,以制药工程专业为试点举办“我的专业我来说”主题演讲比赛,2020年举办“全民战疫,我的专业我来说”微主播大赛,让学生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专业思考,践行了课程思政的思想内涵。

2.搭建师生共践平台。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师生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时聚焦重要精神和社会热点,通过主题班会、社会调研等,从校内到校外,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在师生共践中“强”起来。科学规划专业实习实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雄安新区、知名企业、现代农业园参观实习,增强了学生学农爱农的实践思考。将专业化、项目化的社会实践与日常化的志愿服务相结合,组建李保国志愿扶贫小分队,师生走进贫困地区进行对接帮扶,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植物学教师党支部带领学生开展“课”普实践,对接中小学生进行“植物科普校园行”志愿服务,在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过程中,启发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3.搭建师生共创平台。生命科学学院建立层级化的学生创新培养体系,将创新培训短期与长远相结合,学生创新项目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课内创新教育与课外创新实践相结合,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在师生共创中“亮”起来。在共创中感悟社会,在共创中体验民情。扩大创新后备力量,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分子队伍,扎实推进本科生进实验室制度;加强创新精英培养,设立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通过座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初步建立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智库。建立校外实践和创新基地,创建Bio-X创客空间、生物智造国际联盟等,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对接、联合培养等形式拓宽学生创新创业渠道。承办第六届全国植物生产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并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科学研究新方向和实践育人新思想。

4.搭建师生共享平台。生命科学学院延申课程思政范围,从课堂走向学生生活,以共情、共话的形式,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在师生共享中“活”起来。任课教师通过个别辅导、随机约谈等形式,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教育和学风养成。教师班主任将一年任期义务延长,日常指导贯穿学生的大学适应、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全过程,一次查宿、一场球赛、一顿午餐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教授下午茶”打造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小课堂,学生与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平等对话、深入沟通,一期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一期一堂生动的育人课。同时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开设专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传播,教师也积极与学生开展线上主题讨论。学院教师时翠平以个人微博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累积粉丝11 329人。

(五)评价体系的建立

专业课程的思政考核评价,是了解和检验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13]。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取得实效的外在动力。评价生命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则需建立新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优化原有单从专业角度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模式,增加评测体系中课程思政考核比例,将考核要素向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时政等多维度延伸。

生命科学学院目前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学生评价体系、教务评价体系和工作量化评价表。把学生评价的指标按听课率、反馈情况、价值认同等分别赋值;教务评价体系则结合听课巡课、教学督导、课程汇报等形式展开;工作量化评价表则把支部研讨、教学比赛、经验分享会、课程思政说课等活动统一核算。结合开展“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网络评选活动、“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评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对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和立德树人的整体效果给出了最有力的实证评价。

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新实践,是一项艰巨的改革任务。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是河北农业大学课程建设的一个单元,一个缩影。改革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材改革、大纲修订、培养目标完善、学科体系建设、管理机制等诸多环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一门课程拓展到多门课程,从一个试验田到一片责任地,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找准规律、形成共识。改革涉及各科教师、全体学生、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财务和后勤保障等学校管理体系的诸多方面,不是一己之力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从顶层设计到项目架构再到评价机制的全链条行动体系。

课程思政作为新的教育理念,是从无到有对课程育人价值的重新认识,对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关系的重新定位。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切入点和有力抓手,它是对课程育人方案的有效探索,对三全育人体系的积极建构。从转变观念到试点推进,从示范引领到形成效应,课程思政的改革必将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求常干常新,常态推进。目前在横向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是主体,课堂是主阵地;在纵向的机制改革中,顶层设计是基础,学院推进是关键,支部落实是保证。之后,课程思政改革必将从制度引导向自觉的话语体系转变,从单纯的课程思政向构建“思政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转变,从课程改革向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转变。由于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是新生事物,还有待在改革探索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从价值层面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指向性。站在战略逻辑的角度,思政课程改革必然要改在观念转型,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教育观念,“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真正做到从“教”走向“育”;要改在模式转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将直接经验传授与间接经验学习相统一;要改在主体转型,要改变就思政课、思政教师谈思政的成见,对所有教师提出教书育人的统一要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体系,实现从“单”到“全”的团队作战;要改在机制转型,改变抓思政关键课程的片面导向,改变教师简单客串、素材生硬嫁接、效果一刀切的教条导向,从抓关键项目、关键点到示范引领、促进联动,再到完善体系形成氛围,推动从点到面的机制创新。

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是要建立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实施提升工程—平台建设—有效评价”的体系化模式。要形成“思政学科”与“学科思政”协同发展的学科布局,把“太行山道路”、李保国精神、塞罕坝精神、果树9301班事迹、雄安志愿者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思政育人元素进一步融入到全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发挥好焦点时刻、农大好故事等思政育人工作品牌优势,探索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新路径,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培养课程思政名师,设立课程思政名师工作站,积累课程思政经验、发现课程思政规律,为农林院校实现价值引领、专业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