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历史逻辑
——基于大学职能的视角

2020-12-21刘刚邵帅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职能转型

刘刚,邵帅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当前备受关注的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办好高校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在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有现实意义。”[1]从大学职能演进的视角考察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历史逻辑,是认识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前提,是形成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行为自觉”的基础。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转型发展是转型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重新诠释和建构。

一、职能演进: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历史依据

所谓职能一般指社会组织或机构所承担的任务、职权、作用等,大学的职能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有人把它描述为“大学对某些特定社会任务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职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的功能,是由大学性质与社会分工所确定的”[2]。如果以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为考察起点,大学的职能经过了两次大的变化。中世纪的大学产生伊始,其职能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培养社会上的思想精英。“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培养专门人才是基本职能。”[3]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欧洲文化和智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和贸易的复兴使得“社会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他们需要在某处获得高深的训练”[4]34。大学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得以产生发展。

以大学第二职能的确立为起点,推动一批大学从人才培养为主向教学、科研相统一转型发展。18到19世纪是德意志民族逐渐崛起的时期,期间虽然经历过法国的欺辱,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德国大学艰难前行,经过柏林大学的改革发展,竟然取得了后发领先的优势。洪堡(Wilhelmvon Humboldt)被认为是柏林大学的实际创办人,他提出了“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思想,成为柏林大学的精神主旨,“在教育史上,洪堡是提出大学教育应当与科研相结合的第一人”[5]。柏林大学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从教学到“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一次巨大转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教师的职责,成为大学的职能。成功的柏林大学也成为德国大学的榜样,不仅新建的布雷斯劳大学(1811)、波恩大学(1818)、慕尼黑大学(1826)等纷纷仿效柏林大学,而且诸如莱比锡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古老大学也以此为模式实现了转型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以柏林大学为标志的德国大学理想和模式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应该说,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衍生,促使世界各地的老牌大学纷纷转型,即便是大学之母的巴黎大学也开始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到20世纪初,巴黎大学再度成为著名的科学和知识中心,为法国大学和国家重新赢得了荣誉”[4]173。

以大学第三职能的确立为起点,产生了一批以服务社会为职责的新型大学。“如果说德国的高等教育最早引进了科学教育的话,那么美国的高等教育则使科学教育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以此逐步拓展了大学的社会功能,使大学教育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浸透了功利和实用的特质。”[6]大学的社会服务面向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服务地方理念的形成可以追溯至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第一次技术革命推动英国率先进入了“机器时代”,大规模工厂化生产需要大批熟练的产业工人,这为通过学校教育模式化、批量化培训相同职业的工人提供了可能。1823年创立的伦敦机械学院,“其办学的目的正是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为各种新兴行业的工人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让他们接受能够从事新职业的技能教育”[7]。伦敦机械学院为地方发展培养急需的熟练工人,一定意义上开创了服务地方的先河,但限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并未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影响力。1862年美国《莫雷尔法案》颁布之后,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服务地方的地方大学。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R Vanhise)提出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大学要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这就是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威斯康星思想”。“真正促进大学与生产相联系、与社会相结合,并把‘直接为社会服务’正式确定为大学第三职能的,是‘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8]455威斯康星思想不仅对美国高等教育而且对整个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美国各州大学纷纷效仿,并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现在,如何提高和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许多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理论上说,威斯康星观念的诞生使得美国承继于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彻底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得以直面美国现实社会生活,使得服务成为继教学、科研之后高等教育所承担的第三职能。”[4]237

大学职能的变化虽然以两次标志性的事件为代表,但却是高等学校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进程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今天,虽然也有人认为高等学校具有文化传承等职能,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毫无疑问是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它们之间不是彼此替代,也不是等量齐观,而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培养人才是大学之根本,是大学的基本职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衍生职能。“高等学校三个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先有培养人才,再有发展科学,再有直接为社会服务。它的重要性也跟产生的顺序一致,产生的顺序也就是它的重要性的顺序。”[1]高等学校职能的演变其实就是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历史依据,及至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准确地认识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才能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科学转型发展。

二、职能扩展: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等学校职能演变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发展职能扩展的过程。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高等学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等学校的职能越来越丰富,原来的“象牙塔”已经不复存在,高等学校渐进地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尤其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高等学校越来越融入社会的发展之中,并成为一个兼有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社会机构。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Eric Ashby)指出:“大学原来仅是培养专业人员的机关,以后又兼充了培养上流社会人士的社交教育学校、研究所、社会服务站和少数夸大其辞的人心目中的社会革命酝酿所。现在所有大学不止承担一种上述职能,有些还想全部承担下来。”[9]148当今社会发展,传统产业工业化完善成熟,现代科技知识化广泛应用,商品经济市场化充分发展,社会生活城市化不断整合,智能工具信息化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几乎每所院校的办学宗旨都不光包括教学与研究,还包括服务——这一义务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10]。我国的高等学校也必须首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转型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服务职能扩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被动的适应,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政府推动是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直接动因。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原因,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之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中国经济快速走向国际化。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进行广泛深入的竞争、融合、较量,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也有成长中的烦恼,不可避免地存在转型发展的瓶颈。伴随着改革进入转型发展的深水区,必须在宏观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社会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是一致的关键词,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大量能够掌握运用新技术、新技能的各类人才,如一线的研发人员、设计师、工程师、技师等,但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却只有基础知识,缺少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能、技术和经验。社会岗位需求与人才规格的脱节在各类人才招聘会上表现尤为明显,根据对某地方院校近5年自己举办的就业双选会的统计,招聘岗位与毕业生比例平均可以达到5∶1左右,个别专业甚至达到20∶1,但真正签署就业协议的却寥寥无几,除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虚高之外,更多的是所学专业与岗位脱节,要么毕业生不自信,要么企业不信任。不管怎样,社会有足够的岗位需求可见一斑,怎样让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规格更契合是政府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推动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是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这既有利于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有利于解决现实的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来说,改革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政府往往是改革的设计者、领导者和推动者。”[11]政府具有强烈的“行政管控”欲望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

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自身发展也有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的内在动力。社会服务职能扩展的要义就是增强大学与社会的关联性,今天的大学都不愿再固封在“象牙塔”内,都有强烈的走向经济社会舞台中心的冲动,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实际上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社会服务职能的扩展不是削弱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而是对高等学校职能的进一步重构、升华与扩展。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必须正确认识其性质、内容和层次:“服务”的性质必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偏离则不是大学的职能;“服务”的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人才和成果,这是大学第一、第二职能决定的,另起炉灶办企业等不是大学的应有职能;“服务”的层次是应用型人才和应用技术,人才与技术都有不同的层次,在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和应用技术。很多高校就是看到了社会的需求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提出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2013年6月,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之后1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陆续加入。联盟的成立主要就是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探索促进高等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很多未加入联盟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提出了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比如2015年浙江省有41所普通本科院校主动提出作为试点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很多普通高等学校领导对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一份调查显示,有86.7%的院(校)长认同支持转型发展,“院(校)长们普遍认为,转型发展是学校进一步科学优化学校定位的重要过程,‘箭在弦上,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12]。对转型必要性、重要性的理性认识是普通高等学校主动寻求转型发展的前提和思想基础。

三、职能重构: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型,而且是职能上的转型,这种转型发展不是增加或减少某一职能,而是在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调整新的方向,确立新的侧重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对于这三个职能以及每个职能的任务可以有所侧重,也应当有所侧重,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活动范围。”[1]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既是调整职能侧重的过程,也是职能重构的过程。就高等学校三大基本职能侧重而言,应用技术院校相对更加侧重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就三大职能的内容重构而言,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就是转到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转到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上来。

1.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人才有不同的类型,学校培养的不同的人才类型是进行高等教育分类的依据之一。根据人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结构,国内基本形成了人才类型四分法,即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以系统的学科理论、高深的专门知识为基础,以带有普遍性的知识创新为导向,具有复杂应用情境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研究的能力,能解决与专业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工程型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工艺、设备制造系统等工程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改造、规划、决策以及研发创新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交界区日益模糊,已经越来越不容易进行区分,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能力,能够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或解决实际问题”[13]。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的结构和侧重点。工程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工程原理进而再转化成产品的人才,主要从事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作”[14]。应用技术院校必须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为主,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就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为主转变的过程。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变是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培养计划、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革,培养计划要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强调实践教学,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教学方法和评价要强调过程考核,注重设计和动手能力。

2.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是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应然

就科学研究的类型而言,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理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三类。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在科学研究职能方面也必须从基础理论研究向理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转变。按照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mest L.Boyer)的“四类学术观”,“学术不应该专指‘发现’或基础研究,不应只是一个只为‘发现’服务的术语,还应包括四种相互联系的学术,分别是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15]。从四种学术的内涵来看,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都属于应用技术研究。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师资水平、学术积淀、科研设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侧重,在科学研究导向上,从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为主转变为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为主。

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是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应然取向。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克服原来的科研评价标准,原来的科研评价标准往往是发表论文的层次、完成课题的级别、获得科研奖励的等级等,导致高等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对于应用技术院校来说,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就要更加重视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具体情境、具体需要、具体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对理论、技术进行选择、吸收、消化和开发,研究成果一般是具体领域的生产技术革新,而非普适性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果把基础研究视为上位研究,则应用技术研究属于下位研究,基础研究是形而上,应用技术研究是形而下,相对而言在上位研究的统领下,下位研究的内容更宽泛、更广阔,应用的市场更贴近生产生活,研究成果更容易推广转化与应用。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来看,应用技术研究既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延续,也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检验,具有科学的理性价值。

3.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重点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第三职能,在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向服务社会职能方面有所侧重,立足于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是转型发展的重点。根据三大职能的关系,服务社会职能必须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基础和前提。就应用技术院校来说,其直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和提供应用技术成果。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发展的主线,地方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区域性,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活力,要求应用技术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必须日益多样化、市场化。比如人才培养将实习、实训、实践等课堂的边界延伸到企业生产一线,既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潜在的满意的熟练技术人才;利用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建各种研发平台、研发基地和研究中心,以及通过技术入股、产权转移、合作开发等形式与地方合作,能够最有效、最适宜、最及时地把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高等学校获得了更多的办学资源,地方企业获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要有主动性、创新性。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用技术院校不能够固守自己的“象牙塔”,也不能高高在上坐等地方企业找上门,要主动适应、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比如主动提供人力资源及办学设施为地方发展服务;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进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主动走进企事业单位,找准契合点,寻求合作机会和路径。应用技术院校是一种类型,绝不是一种低层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应用技术院校服务水平的高低,能够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能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站和思想库,不仅提供源源不断的应用技术人才和应用技术成果,还要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方向,成为地方先进文化的源泉。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职能转型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新建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