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2020-12-21叶肖孙振威
叶肖,孙振威
(1.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随着时代环境的深刻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反映公民道德素养高低的“晴雨表”,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已经逐渐成为判断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当前,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明多样化的现实境遇中,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具体要求。大学生既要经受价值观多元的思想激荡,也要抓住实现目标追求的难得时机,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惧艰险、昂扬向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由此可见,青年的理想与追求、责任和担当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形势来看,应该客观看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着力塑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依据溯源: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应该遵循时代发展和思想教化的客观规律,只有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持续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应该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与责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学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责任伦理的思想精华,准确把握历届党的领导人关于责任观的精辟论述,主动继承和大力发扬这些思想精华,将其作为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应该结合现实的需要,从健全高尚人格、传承优秀文化、凝聚精神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等角度着眼,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加强对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环节。在厘清彼此关系的情况下,要找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思想源头,结合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责任的阐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个人与社会、责任与自由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依存关系。一方面,社会为促进个人发展创造条件,个人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2]79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楚的界定。作为社会产生和延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个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和环节;社会性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特点和固有属性,个人的成长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另一方面,自由必须以责任为约束,没有脱离责任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3]329也就是说,责任是客观存在、与生俱来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处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履行责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责任伦理的论述。自从汉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家的学说观点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第一,注重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和责任意识的强弱。无论是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还是曾子所倡导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都是强调要加强个人修养。第二,维护家庭和睦。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后方”,古人所崇尚的“父慈子孝”“长幼有序”,为我们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唤醒和激发心中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呵护,主动履行相应的义务。第三,承担政治责任。对于每个人而言,要具备“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汉·刘向《说苑·政理》)的风范和情怀,以严要求、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实现心中的政治理想。第四,履行社会职责。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要具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注重涵养“经世济民”的心胸和气魄,勇于突破“小我”的窠臼,激发由内而外的强烈责任意识。
最后,党的领导人对责任观的认知。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党的领导人都格外重视加强对青年责任观的教育和引导。毛泽东希望青年能够“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4]560,改造旧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苦难面貌,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以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启迪民智、教化人心,激发青年的昂扬斗志,积极参与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革命实践中。邓小平认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5]254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民族和对国家三个层面。因此,青年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习近平认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6]4因此,他的责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民族、对人民、对党和对自身四个方面。而且,他对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责任观非常重视,鼓励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7],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由于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急剧变化的时代环境里,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开放、追求时尚,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此外,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腐朽堕落思想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进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健全高尚人格,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8]70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品质、能力、韧性等“软实力”和“硬实力”能否经得起考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应该从“思想道德要素、科学文化要素、心理要素、身体要素以及其他方面的要素”[9]155着眼,健全高尚人格,逐渐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拥有积极的人生追求、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强烈的健康意识。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氛围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结合大学生身心变化的客观规律,让他们在利用网络平台时能够保持理性和明辨是非,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可以保持自律观念和严守道德底线,在风雷激荡的时代大潮中勇敢搏击和开拓创新。
其次,有利于激发精神力量和形成强大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厚植道德根基、凝聚价值共识和提供发展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鲜明的实践旨趣。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不仅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不懈奋斗的坚定意志,而且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风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局面,推动社会秩序健康、稳定地运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以通过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准确定位自己,做出合乎实际的行为选择,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对其他群体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作为精神层面的影响因素,社会责任感具有强大的内在感召力和外在凝聚力,只有将这种合力激发和释放出来,使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自觉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持久的作用。
最后,有利于顺应形势变化和提升育人效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指引和目标定位。作为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一中心环节聚焦发力,着重培养大学生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可以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仰、道德素质、文化观念和纪律意识的培育和强化,使其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要内容。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和政治文明素养得到提高,进而能够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遵循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
二、现状审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高校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民素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但是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与时俱进。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一些波折。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培育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对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客观情况熟视无睹,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把握存在偏差,导致德育内容比较陈旧和单一,带有明显的教条化倾向。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拘一格,对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与当前高校缺乏创新精神的德育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也就很难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一些高校偏重于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引导,而选择性地忽视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这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模式未能将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较好地结合起来,不利于大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一些观念始终停留在思想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缺乏情感体验的环节,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成效甚微。
其次,培育的载体和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建立在对各种载体和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的。当前,部分高校只是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这种以教师主讲、学生接收、教材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趋于固化。虽然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要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但是在利用其他载体和资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的统筹规划,有时显得过于被动,一些潜在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足够重视。
再次,培育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评价内容片面化。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而对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考核仍然不足,使得一些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缺乏应有的关注和了解。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化。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发言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评价就是准确无误、毋庸置疑的。就目前来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自我评价、同学评价以及家长评价尤为欠缺。第三,评价方式固定化。许多高校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粗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的结果不一定准确。
最后,培育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高校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就是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追求真善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反观一些高校的现状和做法,与这样的要求相去甚远,对形势发展缺乏应有的感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学风建设的思想基础薄弱。学风建设需要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内在支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高校的学风建设侧重于鼓励学生通过勤奋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而对理想信念、历史观念、奉献意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疏于引导,使“唯分数”论的观念甚嚣尘上,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校园文化的营造缺乏特色。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千校一面”的现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在这种司空见惯的氛围中,大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很难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路径探讨:建构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从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传统和现代、隐性和显性相互结合的角度着眼,构建融个人、家庭、学校、政府为一体的崭新格局,形成全方位、广覆盖、深层次的培育体系,才能取得相应的良好效果。
(一)把握关键点——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归根结底在于强化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在于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利用外因,达到预期目的。
一是大学生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客观的评价。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大学生尚且处于情感迷茫期和经验匮乏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还相对匮乏。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作为一个学生,通过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精神品质,从而强化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能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把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和体谅父母作为一门必修课,加强对自己的管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并时常反思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时,要及时予以纠正。
二是大学生应该主动参加实践活动。“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10]由此可见,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该深入社会生活,通过实践锻炼,了解国情民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增长个人才干,在承担责任中强化观念意识,加深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和把握。
(二)注重示范性——家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和责任意识的增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父母应该采取宽严相济的方式,主动承担起维持家庭和睦、关爱子女成长的重要职责,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舒适温馨的环境氛围,使子女在关怀和呵护中感受到爱的滋润,进而培养他们忠诚朴实、勤奋刻苦的意志品格。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对子女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难免会滋生出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对子女道德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不够。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常识之外,还要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使教育观念更加科学合理。正所谓“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11]137。此外,当子女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和子女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切忌搞“一言堂”压制子女,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子女,尊重子女的情趣和风格,鼓励子女正视挫折、独立思考、理性分析,通过有效的方式化解矛盾,逐渐提高子女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是强化榜样示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端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自己对家庭、对事业、对长辈的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向孩子传递诚信为本、踏实工作、攻坚克难、孝老爱亲的积极信号,从而成为子女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父母不能刻意掩盖自己的过错,应该和子女坦诚相待,积极寻找妥善的方式消除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以此作为“反面案例”,教育子女避免出现同样的失误,以及应对问题的解决之道。
(三)坚守主阵地——学校必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阵地,高校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应该把握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采取合理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2]作为教学任务的主要执行人,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环境的变化,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完善知识储备,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注重强化实践教学,丰富充实教学内容和形式,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高校要为教师营造宽松的氛围以及提供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在交流互动中开拓视野,在勤奋学习中提高专业水平,在开拓创新中迎接挑战。
其次,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奖惩机制。为了巩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高校可以通过形成融奖励和惩戒为一体的保障机制,并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使其逐渐常态化和长效化,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持续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一方面,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由于责任意识欠缺,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难免会有一种逃避心理,明知可以做却畏缩不前,由此对事情的解决带来一些麻烦。对于这种情况,高校要将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与个人综合考评结合起来,纠正错误观念,使他们认识到逃避责任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生,高校要通过开展表彰大会、颁发荣誉证书、制作宣传板报等不同的方式进行鼓励,增强他们履职尽责的信心和毅力,并为其他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学校风气和形象的直观反映,而且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形成一种正向的暗示和引导。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方面,高校应在扩大绿化面积、建造自然景点、改善硬件设施时,通过镌刻名言警句、介绍榜样事迹、打造文化广角等方式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充分发挥文化在启迪思想智慧、凝聚价值共识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管理和治安防控工作,对一些破坏校园环境、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要严肃追究,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批评教育相关当事人,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所产生的消极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并积极维护良好校园环境。
(四)提升引导力——政府应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健康氛围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导致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有违主流价值观的社会现象时,因缺乏判断力而显得迷茫和困惑。因此,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大力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加强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非常便利。与此同时,各种良莠不齐的资讯如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现状,政府要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网络环境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利用权威媒体向外发声,增强政治敏锐性,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及时消除谣言、澄清事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另一方面,健全管网、治网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民道德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此外,要重视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及时过滤和杜绝暴力、色情、犯罪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筑牢拒腐防蚀的技术防线,阻止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提供锻炼机会。政府应该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搭建平台和提供机会。一方面,邀请大学生参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融入群体活动,使他们在与群众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关爱他人、美化城市、奉献社会的乐趣,继续强化崇德向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加入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组织,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配合主管部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熟悉办事的基本流程,感受政府部门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氛围和本色,进一步提高对政府履职尽责的认同感,并以相关工作人员为榜样,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统筹全局、着眼长远的观念和意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矫正育人理念以及明确培育方向,客观、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案,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情感认同,确保培育计划的连续性和灵活性以及培育目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扎实稳妥地开展相关工作,逐步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此外,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改变过分依赖学校的培育现状,逐渐形成个人、家庭、学校和政府相互配合、协同发力的崭新格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