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识破杜甫诗中的阴谋心机
2020-12-20张佳玮
杜甫有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看来是写春景,其实仔细分析,可以分析出许多心机。
甲方:时值安史之乱,唐玄宗跑路离开了长安,留下太子守灵武。太子自立为帝,即后来的唐肃宗。而唐玄宗当时在蜀中,还不知道此事,所以唐朝一度有两个皇帝并存。杜甫当时人在蜀中,两个黄鹂是嘲讽唐有二主,父子离心。
一行白鹭上青天。话说杜甫是公元759年腊月末到成都的,此前,史思明在河北大胜唐的九节度使合军攻击,一时势头无两。于是史思明志得意满,称了“应天皇帝”一飞冲天。这么看,杜甫是因为对唐肃宗不满,转而歌颂反贼史思明。
窗含西岭千秋雪。当时唐朝反抗史思明,大家都在努力向上,为啥只有杜甫去看什么千秋雪?难道不是在暗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暗示唐朝长年积弊、翻身无望吗?
门泊东吴万里船。话说,三国时费祎辞别诸葛亮去东吴,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是东吴万里的典故。
而当时唐朝的东南方,永王李璘起兵未遂,连李白也遭到了连累。所以杜甫明显是因为李白,对当时已被搞定的永王李璘怀有怜悯之心,有意勾连东南,割据一方。
总而言之,这诗可以分析出杜甫的种种不堪用心:腹诽唐朝、歌颂反贼史思明、同情反王李璘、妄图割据东南,真是用心险恶至极!
乙方:时值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谋反。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了。史思明接着闹事,但随后也会被自己儿子史朝义接管。所以这两个反贼,那都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他俩都叽叽喳喳,成不了气候。既然反贼都成不了气候,那当然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在歌颂当时肃宗领导的李唐王朝绵绵不绝,早晚还要一飞冲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是说唐朝积累深厚,无论什么大风大浪,都无法轻易将之摧毁。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是用费祎与诸葛亮的典故,暗示蜀地与东吴一家;坐拥南方,平了李璘之后,自然可以合力北上,还于旧都。
总而言之,这首诗综合一看,可以分析出杜甫的一片赤诚来:嘲弄安史反贼,歌颂大唐天子,赞美大唐的深厚底蕴,鼓舞大唐南方人民,积极投入反安史、卫大唐的斗争中去。
那么,上面甲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该信哪一种呢?我个人建议:都别信。都是我编的。
列这两段,不过是想证明下面这件事:只要无限扩大分析面,望文生义疯狂联想,一首春景诗,也可以罗织出花儿般的罪名来。
实际上,我还听过第三种说法呢!
丙方:当时岑参到成都来访问杜甫,杜甫家里只有几个鸡蛋、一把韭菜和一块豆腐了。怎么待客呢?有了。岑参进了杜甫草堂,杜甫先给他端来一盘绿油油的春韭,上搁两个蛋黄——“两个黄鹂鸣翠柳!”岑参高兴坏了,正吃呢,杜甫又上一盘:青色盘子,一溜蛋白——“一行白鹭上青天!”接着是一盘豆腐——“窗含西岭千秋雪!”岑参吃饱喝足了,杜甫最后上了碗蛋花汤,汤上漂浮着些蛋壳——“门泊东吴万里船!”岑参拊掌大笑,宾主尽欢而散。
有可能這么简单吗?
(摘自“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刘玉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