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2020-12-20唐自力巫爱军彭斌松王玉群
唐自力 巫爱军 赵 松 彭斌松 王玉群
(1.句容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句容 212400;2.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85)
一、甲壳溃疡
发病前期小龙虾甲壳出现黑色溃疡斑点,中期溃疡边缘开始溃烂,至后期形成穿孔;病虾触须发生断裂,附肢及尾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或断裂。发病期间小龙虾活动能力减弱,长时间附着于水草上,受惊不下沉。
预防措施:2-3月每月使用强氧化型底改两次(过硫酸氢钾),高温期间每月交替使用强氧化型、分解型、絮凝型底改每种1次,共3次,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治疗措施:病虾甲壳溃烂,建议使用温和型杀菌消毒产品,如聚维酮碘溶液。对感染面积较大的小龙虾池塘,先泼洒葡萄糖或维生素C,增强小龙虾体质,再杀菌,第2天再用1次,效果理想。
二、黑壳、硬壳
小龙虾甲壳颜色失去光泽,发黑或转变为墨绿色,活动能力减弱,黑壳、硬壳常与蜕壳不遂同时发生,严重时引发小龙虾大面积死亡。该病发生主要原因:养殖水体底质恶化,细菌滋生速度快,钙质难以吸收。
预防措施:定期改良底质,杀灭有害细菌,在小龙虾蜕壳高峰期补充钙质和营养,帮助蜕壳。
治疗措施:先处理底部环境,使用强氧化型底改;第2天补充钙质,连续使用两天。
三、软壳、蜕壳不遂
病虾甲壳软化、长时间不硬壳,头胸甲与肌肉分离,内部新壳已经开始生长。此病主要发生原因:水体钙质不足,小龙虾体质差。
预防措施:每月饲料中拌维生素C投喂,每月定期补钙,15天左右1次,高峰期7~10天1次。
治疗措施:病虾体质差,先补充葡萄糖加维生素C全池泼洒,增强小龙虾体质,再补充钙质,间隔5天使用1次。
四、水霉病
冬季气温低,小龙虾容易冻伤,长期用地笼捕捞产生机械损伤,低温环境下造成真菌感染,病虾体表附着一层“白毛”,活动能力迟缓。
预防措施:开春等气温回升后再上水,防止虾冻伤。捕捞上来的小龙虾如果要回池需先消毒,投放虾苗后及时消毒。
治疗措施:水霉病治疗用产品都可以,建议先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清洗创伤,再全池使用硫醚沙星。
五、黑鳃、黄鳃
小龙虾为底栖生物,该病发生原因是底质败坏,主要由弧菌感染所致。感染初期虾鳃丝发黄、发黑,严重感染导致鳃丝腐烂、缺失。鳃丝有时候也会呈现出白色、红色等症状。
预防措施:池塘定期底部杀菌,使用强氧化型底改或二氧化氯,能有效抑制弧菌的发生。
治疗措施:先使用强氧化型底改或二氧化氯改良底部环境,抑制弧菌生长,外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严重的第2天连续使用1次,同时内服恩诺沙星+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杀灭体内细菌。
六、肠炎
小龙虾呈现空肠,肠道内排泄物不连贯,严重的挤压肠道并有黄色化脓,病虾肛门红肿,活动能力差,采食量下降。
预防措施:每月定期内服乳酸菌,润滑肠道,增加肠壁厚度,摄食高峰期加大乳酸菌投喂量,促进食物消化,减少肠道负担。
治疗措施:内服恩诺沙星+三黄散+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杀灭肠道内有害细菌群。
七、进笼易死亡
小龙虾进笼后死亡,主要原因:小龙虾体质差,底部溶氧不足、有害气体过剩。
预防措施:每周查看池塘底泥情况,及时针对性改良底质。发现小龙虾摄食量下降,及时查明病因。定期补充维生素C,增强小龙虾体质。
治疗措施:使用强氧化型底改,改善底部环境;使用有机酸解毒,降低池塘内有毒气体危害;全池泼洒葡萄糖、维生素C,连续使用两次,增强小龙虾体质。
八、总结
从以上小龙虾病害可以看出,小龙虾养殖始终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底部环境、钙质补充。小龙虾长期生活在底部,底质环境直接关系小龙虾的生存和生长。
小龙虾为甲壳类动物,生长需要依靠蜕壳实现翻倍率,每次蜕壳体重可以增加95%以上。刚孵化的小龙虾幼体4~6天蜕壳1次,后期8~20天蜕壳1次,到性成熟总计要蜕壳10~12次,构成甲壳的主要成分是钙质,所以坚持补钙也是小龙虾生长的关键。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切记两个核心——勤改底、多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