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果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0-12-20程增书宋亚辉陈四龙金欣欣李玉荣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荚果侵染病原菌

程增书 王 瑾 宋亚辉 陈四龙 金欣欣 李玉荣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河北 石家庄050035)

花生果腐病,又称烂果病,是近年来突发于我国北方花生种植区的一种新型土传病害,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花生主产省均有发生。由于花生果腐病具有分布范围广、危害重、难防治等特点,对花生生产的影响呈逐年加重之势,已经成为河北省及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的主要病害。据调查,花生感染果腐病,一般可导致30%~100%的花生荚果腐烂,普通病情地块可造成20%的减产,病情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花生果腐病已经严重威胁到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安全,加强对果腐病的有效防控势在必行。

1 花生果腐病发病症状

1.1 荚果感病症状。花生果腐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花生荚果腐烂。发病初期,荚果果皮上出现深褐色的小块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扩展到整个荚果,内种皮发黄,籽粒发育不良,比正常籽粒小。多数荚果果嘴端先被侵染,轻者造成整个荚果或半截荚果变黑,严重的整个荚果都为深黑色,果皮和果仁腐烂。

1.2 受害植株症状。从结荚期一直到成熟期均可感染花生果腐病。从地上部看,花生果腐病受害植株地上部与正常植株无差异,而地下部分老果腐烂或全部荚果腐烂。发病早受害重的植株,表现茎叶浓绿、叶部病害轻,至收获期也无明显落叶症状,不死秧,拔出病株可见根系繁茂,根部外表皮发黑,荚果几乎全部腐烂。田间一般整株发病或点片发生,严重时整个地块发病。

2 花生果腐病发生原因

诱发花生感染果腐病的因素较多,发病原因也比较复杂。经调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病原菌复合侵染。病原菌侵染是导致花生感染果腐病的主要原因。据报道,花生果腐病为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性病害,该病病原菌种类复杂,不同区域病原菌也有差异。王传堂等对山东莱西和河北行唐两地的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认为镰刀菌可能是导致这两个地区花生烂果的主要病原。李术臣等对石家庄、保定等地的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花生果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复合侵染引起,茄镰刀菌和群结腐霉菌是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孙伟明等对河北省多地的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花生果腐病是由侵脉新赤壳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于静等对全国各大花生产区的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群结腐霉菌是引起花生烂果的主要致病菌。邢晓丽等对河南省中牟县采集的花生病株病原菌进行鉴定,认为该病原菌主要侵染源为镰刀菌,次要侵染源为腐霉菌。

2.2 不利的气候条件。花生生长中后期,先遇到严重干旱或高温干旱,造成花生长势弱、抗性下降,此后又遇到较大的降雨,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导致花生果腐病加重。这种先旱后涝引起的烂果,以沙土地较为严重,且同一地块地势高的地方烂果较重。花生结荚期至饱果成熟期,连续降雨或突遇大雨田间积水,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散墒不及时,导致果腐病加重。这种后期多雨引起的烂果,以黏土地较为严重,且同一地块,地势低洼的地方烂果较重。

2.3 不良的土壤环境。花生果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花生连作地块,土壤中积累的病原菌逐年增多,同时花生根系还会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再加上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板结、养分失衡和盐渍化程度增高,花生生长的土壤环境明显变劣,极易诱发花生果腐病。近年来调查发现,土壤缺钙、含钾量过高的地块,花生果腐病较重。

2.4 其他病虫害的影响。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等病害的交互侵染,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啃咬荚果造成损伤,也是诱发和加重花生果腐病的原因。

3 花生果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目前,在花生生产上,对果腐病尚无特效药物和专用防治技术,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

3.1 轮作倒茬,平衡施肥,改良土壤微环境。花生连年重茬种植,会加重果腐病的发生和危害,连作年限愈长,烂果会明显增多。花生可以与玉米、谷子、小麦等禾本科作物换茬轮种,间隔2 ~3年,能够明显降低病果率,较好的控制花生烂果病的危害,但不适宜与豆科作物、蔬菜等连茬或倒茬种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减少钾肥施用量,增施钙、硫、锌、锰、硼等中微量肥料,后期叶面喷肥,能明显减轻花生果腐病的发生,还能明显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一方面,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到土壤中,在其缓慢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和一定的热量,出现花生烧苗,引发根腐病、茎腐病,导致果腐病加重;另一方面,未腐熟的有机肥有利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产卵繁殖,会加重地下害虫为害而引发果腐病。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可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数量,有利于提高花生自身抗病性和改善土壤微环境。

3.2 选用良种,药剂拌种,减轻病原菌侵害。不同的花生品种对果腐病抗性有明显差异,在发病区域可推广种植具有较好抗逆性和丰产性的新品种替代老品种。花生脱壳前充分晒果,以减少种子带菌率。脱壳后精选种子,剔除秕、病、虫、霉变和发芽粒,提高种子质量。播前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混合拌种,可有效预防蛴螬、根腐病、茎腐病、果腐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是预防果腐病发生和减轻其危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可用拌种剂有:吡虫啉600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 g/L(100 g 药剂拌种花生12.5 ~15 kg)、吡虫啉600 g/L+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10 g 药剂拌种花生12.5 ~15 kg)、62.5 g/L 精甲·咯菌腈(37.5 g/L精甲霜灵+25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 g 药剂拌种花生50 kg)。

3.3 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早防早治,降低病害损失。花生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水分管理,预防果腐病发生。花生花针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防止花生过度受旱。花生结荚期遇涝要及时排水,避免土壤长期湿涝,预防烂果病发生。对花针期受旱期长,受旱较重,花生生长较差,有可能发生果腐病的地块,在花生生长后期浇水或连续降雨后,一定要注意叶面喷肥和茎基部淋喷杀菌剂,防治和减轻烂果病危害。在保证遇旱及时浇水的同时,还要注意尽量不在持续高温阶段浇水,并避开晴天中午高温时段浇水,可以采用沟灌、滴灌、喷灌等方式,以防花生田长期积水引发烂果。花生生长到结荚期,也就进入了果腐病发病期,要注意早防早治。每隔10 ~15 d,可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药物连续喷施2 ~3次,也可以叶面喷施芸乐收等花生高产套餐,能有效预防烂果病的发生。当花生感染果腐病后,要及时打药控制,越早越好。在发病初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粉剂喷雾,也可使用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 ~1500 倍灌根,减轻果腐病为害,降低产量损失。

猜你喜欢

荚果侵染病原菌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我国鲜食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