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溪河湿地公园保护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
2020-12-20杨美玲
杨美玲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1 湿地公园保护及发展存在的问题
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在管理体制,湿地生态恢复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开拓性的创新实践,但在保护和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园区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巡护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百溪河地处湖南湖北的交界处,由于管理权限问题,湿地周边人口来园区非法捕捞现象屡禁不止,对湿地公园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园区居民提出的要求,对周边居民也应一视同仁。
1.2 园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环境卫生有待提升
多部门参与到园区的建设中来,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利益相关方在园区管理及建设上难以达成共识,园区居民出行困难,5 年的园区试点建设已经过去,而截止到目前,园区居民大部分时间外出还是得靠传统的步行方式,遇雨季洪水泛滥,出行变得异常艰难。
另外,虽然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污水及垃圾的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的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所可供解决游客需求的公共厕所。
1.3 湿地保护与农业开发存在一定矛盾
由于园区各方面建设还有待完善,公路还未修好,园区各种配套设施不健全,湿地保护与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矛盾,园区居民自营的农家乐怎样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让居民的收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2 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公民生态意识
对于园区周边居民入园非法捕鱼围猎等行为,要与临县相关单位沟通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从根本上阻止违法行为,不然就会助长违法分子因为不受园区管制享有“特权”而做出更多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另外,不能一视同仁的被管制也会使得园区原有居民心有怨言,这样在以后湿地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就有可能会出现不配合不积极的行为。
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园区社会影响,积极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开展湿地知识科普和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把百溪河湿地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
2.2 完善园区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与义务
镇党委政府、后河管理局、湿地公园管理处、村党支部村委会、县林业局、合作社等多部门的存在,使得园区居民遇到疑问和难题时,不知道找谁咨询和解决,建议完善园区的管理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解决园区实际问题,保护好园区的同时也建设好园区,真正实现园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3 加大园区基建力度,深挖园区旅游特色
在做好园区保护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园区的民生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所谓“要想富,先通路”,修一条可供“居民走出去,游客走进来”的路尤为紧迫。另外,要适当扶持园区产业发展,比如生态旅游、渔业发展、果木发展、蜂蜜养殖、纯正包谷酒酿制等。
百溪河既有原始的自然风光,又有少数民族聚集区特有的民族风韵,传统的木质吊脚楼,传统的生活方式,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婚丧嫁娶的唢呐演奏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园区内独特的湿地人文景观、土家民俗风情、原始农耕文明、天然氧吧等特色,加强园区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小吃、采摘、垂钓、农事体验、农林土特产品经营等等乡村旅游的标配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把“原山、原水、原村落”的百溪河打造成集全国山地河流湿地生态保护、土家传统文化展示和湿地科普宣传于一体的示范性湿地公园。
3 实施管理的措施
3.1 找准定位科学规划积极开展公众教育
百溪河湿地公园于2014 年12 月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历经5 年时间的建设,始终秉承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开展了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宣传展示、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量前期筹备工作。
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相关人员多次通过走家串户口头宣传及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号召居民强化环保意识,以便杜绝各种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扔乱倒、乱搭乱建等破坏生态和人居环境的现象发生,督促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创建舒适的居民生活环境。
2018 年,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相继开展了“世界湿地日”“湿地知识进课堂”“五个一工程”等科普宣教活动。
2019 年,县林业局在百溪河湿地公园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我和我的祖国共奋进”等一系列活动。
截至目前,湿地管理处先后制作宣传牌25 块、宣传册近千余份、通过各级媒体宣传17 次、以屋场会、小组会、座谈会、规划评审会宣传近30 场,组织摄影协会百溪河采风3次。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健康发展
为了积极支持百溪河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创建验收等工作,完善百溪河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通信交通等的建设,提高园内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县林业局、国土局、环保局、旅游局、发改局、县财政局、水利局、县工商局、国税局等县直部门,国网、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都积极的投入到了百溪河的建设中来。
3.3 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增强园区自身活力
据统计,2017 年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筹集资金12 万元,支持合作社购买了桃树、李树等树苗3000 余株,分发到社员栽培管理。筹集资金近10 万购买中蜂种群、购置蜂箱,分发到社员养殖,并开展养殖培训,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中蜂200 余箱。
得益于百溪河天然的地理环境:合适的温度、湿度、日照及土壤条件,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柑橘,部分老百姓还自种了板栗,中药材。
另外,为了争取让精准扶贫户早日脱贫致富,百溪河湿地公园管理处与农村商业银行五峰镇支行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合作模式,全面推行“精扶贷”金融扶贫特惠政策,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承贷10 万元入股百溪河生态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用于生态产业发展和湿地公园创建,贷款贫困户可从合作社取得分红。
除此之外,部分居民享受国家的“安置房”政策,搬离了园区,农民生存、发展的基础平台得到了提高,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门路得到了拓宽,还有部分居民发展起了农家乐,截至目前,园区内已有6 户村民发展起了农家乐。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及人流量的增加,农家乐的开办都将会给居民带来不错的收入,让居民真正享受到园区发展建设所带来的的福利。
3.4 挖掘园区文化底蕴传播百溪土家风情
为深入挖掘百溪河当地的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具有土家风情的百溪河特色乡村。一方面上级部门积极组织了对百溪河特色民居的保护修缮工作,百溪河园区的大部分木质房屋都进行了重新翻修: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并且喷上了透明漆,整个村落焕然一新;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管理处积极宣传,吸引同时也邀请了一些学者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来百溪河采风,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百溪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景观资源,深入挖掘百溪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自然的湿地风光、质朴的土家风情、原生态的农耕文明有机融合作为创作素材,多视角宣传,以此来提升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百溪河、关注湿地、保护生态。
2018 年11 月,由刘心美,邓俊松作词,刘心美作曲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歌曲《相约百溪河》正式完成,经县歌舞团歌手袁玉华的精彩演绎,朴实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很快就在园区群众中流传开来,并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9 年6 月17 日,来自宜昌市作协、宜昌市散文家协会、县文联等的知名作家、散文家、诗人、书法家一行深入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启了为期2 天的文学采风之旅。2 天的采风之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采风结束后他们都表示百溪河的山山水水,习俗风情极具特色,让他们很受触动,并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作品,如温新阶的《情寄百溪河》,张天一《徜徉百溪河》,徐永才的《惊艳百溪河》等。无论哪一部作品,都是以百溪河为名,以创造者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为出发点,从不同的视觉抒写了对百溪河美景的赞叹,对百溪河质朴的村落文化的留恋。
3.5 加强园区科研监测积极对外合作交流
2018 年10 月29 日,百溪河湿地公园相关工作人员走进五峰实验小学和实验初中,开展了湿地科普宣教活动,举行了首批湿地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将作为全县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的实践基地,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将有利于湿地法规的普及,有利于湿地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除此之外,湿地公园管理局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与外界联系交流,先后与省内及省外的多处湿地公园开展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和业务交流活动。另外,长江大学农学院、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都将百溪河湿地公园定为了学生的科考实习基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将百溪河湿地公园定为科考基地,百溪河湿地亦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