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园林和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的探讨
2020-12-20张绍强周广雨
张绍强,周广雨
(河南省长垣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河南 长垣 453421)
随着现代城市化不断建设,人们生活条件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从根本上来讲,园林景观本身就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一种措施,是实现绿色环保的有效途径。所谓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指的是运用最少的成本、最少的用地、用水构建干扰最小的绿地,同时还应社会所需及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新技术、新材料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普遍使用。
1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城市园林节约型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环境、社会和谐发展。构建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也是社会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园林建设、养护中都会发生各种资源的浪费,这不仅增加城市景观建设投资及养护费用支出,并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园林景观既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促进园林事业提高建设水平。第二,构建节约型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实现园林景观绿化生态的最大效益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其中包含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并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 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需要遵守的原则
2.1 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
通过优化植物的配置,提高乔木种植范围等相应措施,尽可能增加单位绿地植物种植量,进而提升土地使用率及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规划中禁止因单纯景观需要出现与农田争夺土地情况,需利用山体林地、荒地、道路、闲散地等非生产空间。
2.2 合理运用投入资金原则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管理,减少园林建设、养护成本,以此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率。在植物配置方面,选择与当地条件相符的植物,以观赏性和抗逆性强的当地树种为主,或选择花期长、适应性强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在绿化指标制定中,根据当地经济条件、所处位置制定可行的指标体系,通过此种方法,减少经济负担,保证规划兼具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局部、整体及长远利益,避免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2.3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
提高政府职能,在资源协调、规划控制、技术推广、政策保证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景观环境保护中来,促使社会群众形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观念[1]。园林建设政府还应统筹兼容,把握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发展,设计过程中,则需要从功能层面出发,确定其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处理好文化脉络、空间及时间的主从关系,统一环境效果。
2.4 功能协调和生态优先原则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尽量做到以绿地生态效益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有效结合城市景观绿地与传统文化、历史、科学,进而实现城市绿化建设防灾功能、观赏功能、科教功能、生态等功能协调发展。并做到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已有自然格局,园林建设选址存在水质较好的河流、植被覆盖的林地与土地肥沃的田野,在规划设计阶段,则应充分保护和利用已有自然形态,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建设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具体设计需强调环境生态合理性,需综合考虑风向、植物、阳光及地下构筑物,保证绿化充足。
3 从规划层面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措施
3.1 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3.1.1 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可采用雨水回收、生水利用的方式,雨水回收的方式是城市对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雨水多的季节中,充分利用建筑物、道路等媒介搜集雨水,可用于园林景观绿地灌溉等,或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建设海绵路面,尽可能更多地搜集雨水,使雨水最大程度渗入地下,经过地下组织结构使搜集的雨水形成一条良好水循环系统,进而实现节约地下水资源。在城市绿化用水中,生水也是一项重要的尝试,所谓的生水是指未经过沉淀、过滤等措施处理过的水。城市污水量较大、相对集中,且水的含量和水质都较稳定,这些城市污水中有一部分在通过一级、二级简单处理后,可满足园林景观用水的需求。同时经过生水灌溉过的草地其植被生长周期较长,且较旺盛,显然用生水灌溉的绿色植物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3.1.2 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在选择绿化品种上,应尽量选用较大的乔灌树木,尽量减少草坪的使用面积;还需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植物;另外,在浇灌时,应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需要的部位,如采用微喷、滴灌的方式将水分直接送达植物的根部或叶子上,还可在植物根部盘绕带有空隙的输水管等技术方法。
3.2 节约土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缺,为此节约土资源也是园林景观构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建设节约型景观的一种措施,可以为缓解用地紧张、改善环境气候、节约能源等方面起到良性作用,是我国在未来建设园林绿化中必然的发展趋势,构建节约型园林需要采用种植土和回填土的方式,这些土绝大多数来自农田、山地,为此大量建设园林景观必然会对山地、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毁和破坏。在景观中有一些为了提高视觉效果而大量堆积的山丘,由于植物在此成活较难,需不断浇灌和养护,不仅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还需要一定的人工费用来维持,进而提高了绿化景观的建设成本,同时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土资源浪费情况。在不断建设“节土型”园林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植被的成活条件,选择有利于植物生长需求的设计,尽量节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进而缓解园林建设和农业、林业之间的矛盾。在建设园林时,做到节约土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以下2 点:(1)尽量在原场地上建设景观,就地采取使用的土方;(2)应尽量避免大规模改造土方,并充分运用原场地的土壤实施回填和种植[2]。
3.3 利用新能源节约电能源
节约型园林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节约能源,鼓励因地制宜的方式采用当地的自然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实现纯绿色的园林建设及日常养护管理。特别是城市郊区、荒野的公园及城市高速公路中绿化带建设,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有效解决照明和绿化灌溉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够节省管道网铺设投资。此外,利用荧光及反光材质制作指示牌,不仅可以产生独特的园林景观,还有利于建设节能型园林景观。
3.4 保护现有绿化成果
在保护绿化成果方面,则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注重园林绿化行业管理。为保证城市绿化管理规范,加强保护成果力度,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策略,可出台《城市绿化管理规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规定各类绿地指标,要求人员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管理制度,禁止出现擅自改变绿地性质、占用绿地等行为,严格处理审批城市树木移植、砍伐制度,全程监管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设计审批、竣工验收等,控制总绿地量,保证园林绿化达标;二是强化古树、大树保护,禁止出现大树换小树情况,在城市园林建设改造中,始终坚持原地生态环境保护,保留大树,减少大树移植、砍伐等情况,避免出现大规模绿地改造与树种更换。而对雨雪、大风等灾害所造成的折断、弯曲等古树树势衰弱与树木损伤,则通过支撑、修剪、养护等措施更新扶壮,以保护绿化成果;三是科学养护延长树木寿命。在不断增加的绿化面积下,其种植形式愈发多样,绿化结构生长立体条件恶化,绿化标准与技术要求逐渐提高,为保证树木能够养好栽活,则需要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坚持树木病虫害预报预测,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利用高效低毒生物药剂实现局部针对性的施药,减少人工干预,以维护园林绿化生态平衡,在减少投入农药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加强了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水平。
4 从管理层面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措施
加强管理也是节约的一种有效的表现,城市园林景观也需要朝着养护的方向转变,由于城市增加绿化程度不仅是靠扩张规模,更应重视绿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所发挥的价值。需要加强园林相关的养护工作,采取一系列的可行措施提升养护管理水平[3]。
4.1 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加大节约型园林建设不仅需要应用新的能源、技术,还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养护水平,需要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积极汲取有利的先进技术、养护理念、管理方式等内容,进而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合理举办园林专业研讨会议,以此增加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相互促进提高专业能力。
4.2 加强园林景观的科研技术开发
管理机械化是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节约率,需要配置便捷、功能齐全的园林使用机械,如打孔机、起苗机、修剪机、割草机等设备,使用性能良好的设备可以节省人力、时间,以此节省成本的支出,进而提升园林景观养护管理的水平。实施有效的养护管理是一种生产力,不仅能够产生效益,同时还能够增加绿色管理效果,绿化养护管理既是生态的需要也是责任的担当。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对建设城市起到重要生态保护作用,目前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已逐渐应用绿色节能技术,通过从规划、管理2 方面建设节约型园林,提高培养专业人员来强化科研技术,进而实现节约水资源、土资源、电资源,促进园林工程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