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节约型园林和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的探讨

2020-12-20张绍强周广雨

现代园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节约型绿地节约

张绍强,周广雨

(河南省长垣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河南 长垣 453421)

随着现代城市化不断建设,人们生活条件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从根本上来讲,园林景观本身就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一种措施,是实现绿色环保的有效途径。所谓的节约型园林建设指的是运用最少的成本、最少的用地、用水构建干扰最小的绿地,同时还应社会所需及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新技术、新材料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普遍使用。

1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城市园林节约型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环境、社会和谐发展。构建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也是社会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园林建设、养护中都会发生各种资源的浪费,这不仅增加城市景观建设投资及养护费用支出,并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园林景观既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促进园林事业提高建设水平。第二,构建节约型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实现园林景观绿化生态的最大效益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其中包含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并应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 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需要遵守的原则

2.1 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

通过优化植物的配置,提高乔木种植范围等相应措施,尽可能增加单位绿地植物种植量,进而提升土地使用率及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规划中禁止因单纯景观需要出现与农田争夺土地情况,需利用山体林地、荒地、道路、闲散地等非生产空间。

2.2 合理运用投入资金原则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管理,减少园林建设、养护成本,以此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率。在植物配置方面,选择与当地条件相符的植物,以观赏性和抗逆性强的当地树种为主,或选择花期长、适应性强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在绿化指标制定中,根据当地经济条件、所处位置制定可行的指标体系,通过此种方法,减少经济负担,保证规划兼具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局部、整体及长远利益,避免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2.3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

提高政府职能,在资源协调、规划控制、技术推广、政策保证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景观环境保护中来,促使社会群众形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观念[1]。园林建设政府还应统筹兼容,把握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发展,设计过程中,则需要从功能层面出发,确定其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处理好文化脉络、空间及时间的主从关系,统一环境效果。

2.4 功能协调和生态优先原则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尽量做到以绿地生态效益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有效结合城市景观绿地与传统文化、历史、科学,进而实现城市绿化建设防灾功能、观赏功能、科教功能、生态等功能协调发展。并做到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已有自然格局,园林建设选址存在水质较好的河流、植被覆盖的林地与土地肥沃的田野,在规划设计阶段,则应充分保护和利用已有自然形态,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建设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具体设计需强调环境生态合理性,需综合考虑风向、植物、阳光及地下构筑物,保证绿化充足。

3 从规划层面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措施

3.1 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3.1.1 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可采用雨水回收、生水利用的方式,雨水回收的方式是城市对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雨水多的季节中,充分利用建筑物、道路等媒介搜集雨水,可用于园林景观绿地灌溉等,或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建设海绵路面,尽可能更多地搜集雨水,使雨水最大程度渗入地下,经过地下组织结构使搜集的雨水形成一条良好水循环系统,进而实现节约地下水资源。在城市绿化用水中,生水也是一项重要的尝试,所谓的生水是指未经过沉淀、过滤等措施处理过的水。城市污水量较大、相对集中,且水的含量和水质都较稳定,这些城市污水中有一部分在通过一级、二级简单处理后,可满足园林景观用水的需求。同时经过生水灌溉过的草地其植被生长周期较长,且较旺盛,显然用生水灌溉的绿色植物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3.1.2 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在选择绿化品种上,应尽量选用较大的乔灌树木,尽量减少草坪的使用面积;还需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植物;另外,在浇灌时,应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需要的部位,如采用微喷、滴灌的方式将水分直接送达植物的根部或叶子上,还可在植物根部盘绕带有空隙的输水管等技术方法。

3.2 节约土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缺,为此节约土资源也是园林景观构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建设节约型景观的一种措施,可以为缓解用地紧张、改善环境气候、节约能源等方面起到良性作用,是我国在未来建设园林绿化中必然的发展趋势,构建节约型园林需要采用种植土和回填土的方式,这些土绝大多数来自农田、山地,为此大量建设园林景观必然会对山地、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毁和破坏。在景观中有一些为了提高视觉效果而大量堆积的山丘,由于植物在此成活较难,需不断浇灌和养护,不仅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还需要一定的人工费用来维持,进而提高了绿化景观的建设成本,同时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土资源浪费情况。在不断建设“节土型”园林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植被的成活条件,选择有利于植物生长需求的设计,尽量节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进而缓解园林建设和农业、林业之间的矛盾。在建设园林时,做到节约土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以下2 点:(1)尽量在原场地上建设景观,就地采取使用的土方;(2)应尽量避免大规模改造土方,并充分运用原场地的土壤实施回填和种植[2]。

3.3 利用新能源节约电能源

节约型园林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节约能源,鼓励因地制宜的方式采用当地的自然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实现纯绿色的园林建设及日常养护管理。特别是城市郊区、荒野的公园及城市高速公路中绿化带建设,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有效解决照明和绿化灌溉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够节省管道网铺设投资。此外,利用荧光及反光材质制作指示牌,不仅可以产生独特的园林景观,还有利于建设节能型园林景观。

3.4 保护现有绿化成果

在保护绿化成果方面,则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注重园林绿化行业管理。为保证城市绿化管理规范,加强保护成果力度,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策略,可出台《城市绿化管理规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规定各类绿地指标,要求人员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管理制度,禁止出现擅自改变绿地性质、占用绿地等行为,严格处理审批城市树木移植、砍伐制度,全程监管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设计审批、竣工验收等,控制总绿地量,保证园林绿化达标;二是强化古树、大树保护,禁止出现大树换小树情况,在城市园林建设改造中,始终坚持原地生态环境保护,保留大树,减少大树移植、砍伐等情况,避免出现大规模绿地改造与树种更换。而对雨雪、大风等灾害所造成的折断、弯曲等古树树势衰弱与树木损伤,则通过支撑、修剪、养护等措施更新扶壮,以保护绿化成果;三是科学养护延长树木寿命。在不断增加的绿化面积下,其种植形式愈发多样,绿化结构生长立体条件恶化,绿化标准与技术要求逐渐提高,为保证树木能够养好栽活,则需要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坚持树木病虫害预报预测,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利用高效低毒生物药剂实现局部针对性的施药,减少人工干预,以维护园林绿化生态平衡,在减少投入农药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加强了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水平。

4 从管理层面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措施

加强管理也是节约的一种有效的表现,城市园林景观也需要朝着养护的方向转变,由于城市增加绿化程度不仅是靠扩张规模,更应重视绿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所发挥的价值。需要加强园林相关的养护工作,采取一系列的可行措施提升养护管理水平[3]。

4.1 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加大节约型园林建设不仅需要应用新的能源、技术,还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养护水平,需要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积极汲取有利的先进技术、养护理念、管理方式等内容,进而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合理举办园林专业研讨会议,以此增加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相互促进提高专业能力。

4.2 加强园林景观的科研技术开发

管理机械化是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节约率,需要配置便捷、功能齐全的园林使用机械,如打孔机、起苗机、修剪机、割草机等设备,使用性能良好的设备可以节省人力、时间,以此节省成本的支出,进而提升园林景观养护管理的水平。实施有效的养护管理是一种生产力,不仅能够产生效益,同时还能够增加绿色管理效果,绿化养护管理既是生态的需要也是责任的担当。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对建设城市起到重要生态保护作用,目前在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已逐渐应用绿色节能技术,通过从规划、管理2 方面建设节约型园林,提高培养专业人员来强化科研技术,进而实现节约水资源、土资源、电资源,促进园林工程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节约型绿地节约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上榜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节约
节约
节约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走进绿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获全国自治区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