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技术发展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挑战
——评《广播组织权利保护及管理机制比较研究》
2020-12-20吴汉东
吴汉东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与交往的方式,尤其是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广播电视信号的形式及其传播途径,而且正在改变人们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习惯,即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传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单一接收器到多种接收终端等多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述情形对世界各国广播组织的权利保护及其监管机构和监管政策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相关法律制度亟需对此做出相应变革。我国不仅在相关立法、司法等方面存在难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而且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也比较欠缺。赵双阁教授等撰著的《广播组织权利保护及管理机制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即是关于这一问题深刻思考的学术成果,为完善相关立法,推动相关理论发展提出了诸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观点和思想。
该书深入阐释了三网融合技术对广播组织权以及管理制度的挑战和影响,并通过对广播组织权制度的扩张、限制和监管机制的国际比较考察,为我国广播组织权制度改革和监管政策调整的总体思路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方案。可以说,该项研究通过国际比较,梳理出较为先进的制度创新,在理论上实现了对既有版权体系和监管体系进行解构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进而实现我国广播组织权制度的完善及广播组织融合监管的提出,体现出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
总体而言,该书具有如下三方面特点:
其一,结构合理,脉络清晰。该书以传播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广播组织权利随技术迭代而演变的事实构建一个坐标系,对国际公约、世界主要国家在广播组织权利保护、限制以及广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不仅章节设计合理,而且正文内容内在分析脉络清晰,建构起了世界范围内广播组织权利保护的制度分布图景,拓展了研究空间与研究视野。
其二,视角新颖,内容丰富。该书着眼于传播技术的融合对传统媒体下的广播组织权制度以及监管政策的动摇和调整,从国际层次呈现广播组织的权利完善和监管优化,最终落脚于中国广播组织权利制度的改革以及融合管理的创新与落实。将研究对象锁定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甚至国际组织,从制度规定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对广播组织权利保护和对广播组织的融合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深刻而丰富。
其三,建言前瞻,理论创新。该书一方面提出我国广播组织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其中主张对广播组织转播权进行扩张,将网络转播纳入广播组织权进行保护,而该观点被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第47 条第3 款进行了吸纳,体现了前瞻性;另一方面,针对广播组织的监管提出融合立法以完善对互联互通的保障机制的设想,主张改革原有行业分管体制,建立统一管理的独立监管机构、开放市场准入、遵循互联互通的监管原则等,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
当然,广播组织权利保护及管理机制构建是一个时代性的复杂问题。在目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要分析解决该问题,研究者尚需对广播组织的主体定位与权利定位具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广播组织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组织监管机制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如何实现平衡具有深刻的科学认知。但是,不可否认,该书对于我国广播组织权利保护及管理机制构建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文澜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111 引智项目中方首席专家,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