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精神的诠释及其价值

2020-12-20权小龙

关键词:军垦戍边兵团

薛 洁,权小龙

(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人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实行亦兵亦农、劳武结合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凝练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前进动力。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时指出:“兵团要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1]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兵团提出的目标要求、寄予的殷切希望,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兵团要发挥和实现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三大功能,兵团文化的核心——兵团精神就必须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基于屯垦戍边生产生活创作及上映的军垦题材影视作品,直接反映屯垦戍边生活,为屯垦戍边服务;在屯垦戍边中锻造、铸就的兵团精神更为军垦影视创作和传播注入了动力和活力。这些影视作品再现、诠释和弘扬着兵团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价值和深远意义。

一、军垦影视作品与兵团精神

(一)军垦影视作品

“军垦”意为以新中国成立时的进疆部队为主,驻扎在祖国西北边疆,为了更好地守边卫国而进行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防沙、放牧巡逻、创立工业等一系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屯垦戍边事业。

军垦影视作品主要指以反映进疆部队、兵团军垦战士屯垦戍边、艰苦创业、建设边疆、保边卫国为主要内容的军垦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或专题片等的总和。

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 年秋“凯歌进疆”至今已有70 余年,反映屯垦戍边生产劳动、生活实践的军垦影视作品大致经历了1949 年至20世纪70 年代后期军垦影视作品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初军垦影视的发展壮大、新世纪以来军垦影视的蓬勃繁荣阶段。军垦影视作品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以部队,兵团的成立、发展、撤销、恢复和二次创业再发展来划分的。可以说,军垦影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黑白、彩色到数字科技化走向。

透过军垦影视,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兵团屯垦戍边的恢弘事业。军垦影视作品的传播,为全国各地的受众群体了解兵团、认识兵团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一座平台。这不仅是对兵团人极大的肯定和鼓舞,而且为传承与弘扬兵团精神起到了极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二)兵团精神

“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2]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将屯垦作为治理西域的治疆方略,也是两千多年来中央与边疆、驻边屯戍与国家统一作为千古之策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党和国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古代西域屯垦的治疆方略和历史经验。从“十万大军进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到集体就地转业组建兵团,守边卫国、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屯垦戍边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王震将军曾赋诗兵团:“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既是对兵团第一师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兵团来龙去脉的高度概括。部队进疆后,继续发扬南泥湾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在南北疆全面展开亦兵亦农亦工、林牧副渔等系列艰苦创业、屯垦戍边工作。

兵团精神是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新疆军垦战士、兵团职工在枪镐并举、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生产、生活实践中铸就、凝练而成的兵团文化核心,即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兵团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几代兵团人屯垦戍边伟大实践的宝贵结晶。[3]2”

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主要体现在兵团人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爱国信念;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思想境界,主要体现在坚持本着不与民争利原则,白手起家,忘我劳动,甚至将一批批建设成果无偿交给地方,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贡献力量;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立本基石,创业初期,军垦战士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风头水尾或边境前沿,在当时自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精神,靠双手,拿枪镐,在戈壁滩上建花园;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兵团屯垦戍边基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发展到今天屯城戍边、科技兴边、文化强边,这一切都取决于兵团几代人不懈追求的开拓精神。

(三)军垦影视作品与兵团精神的关系

屯垦戍边生产生活与军垦影视作品的创作及兵团精神的传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军垦人屯垦戍边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的真实存在,是军垦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先决条件、沃土和源泉;基于屯垦戍边生产生活实践创作的军垦影视作品,一定是反映屯垦戍边生活,坚持以军垦民众为导向、为屯垦戍边服务的作品;军垦影视作品内容集中贯穿的一条主线、红色基因,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作品通过影视媒体的播映,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

“所有的人类创造物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是文化的载体,都凝聚着一定时代的价值观和规范,承载着一定的文化。”[4]134军垦影视作品是军垦文化的载体,它反映、凝结着新中国戍边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为此,兵团精神是军垦影视作品的价值引领主线,兵团精神对军垦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出品具有思想引领和积极影响。

二、军垦影视作品对兵团精神的诠释

军垦战士、转业军人、支边青年、知识分子和自愿来疆等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在兵团,成为屯垦戍边的践行者,这是兵团精神形成的历史主创者。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兵团人,带来了全国各地的文化,为兵团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注入了活力。在屯垦戍边、屯城戍边和维稳戍边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塔河五姑娘、王孟筠、孙龙珍、刘守仁、魏德友、马军武等一批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是兵团精神传扬的强劲动力和楷模。在军垦影视中以兵团模范人物形象为代表创作、播映的作品,用真实事件感染人,影视艺术教育人,将屯垦戍边使命贯穿其中,为广大受众播撒着精神种子,诠释着兵团精神。

(一)军垦影视作品表现热爱祖国是传承兵团精神的核心灵魂

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灵魂,是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热爱祖国是兵团人不忘初心的精神追求,是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优秀的军垦影视作品生命力最强之处、最受启发教育的主题思想就在于热爱祖国是兵团人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最高政治站位,热爱祖国是传承兵团精神的核心灵魂。

电影《守边人》讲述的是普通退役战士魏大有自愿守护边疆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主人公原型是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2016 年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2017 年他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1964 年,24 岁的魏德友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与30 多名战友远赴茫茫戈壁草原,来到兵团农九师(现第九师)边境团场一六一团屯垦戍边。魏德友与妻子刘京好守护在边境线的无人区,从年轻时的一名军垦战士放牧守边,直到退休不退岗、退而不休继续义务巡边,每天升国旗,放羊巡逻……年复一年地过着“我家住在路尽头,界河边上牧羊牛”的亦兵亦牧生活。这一干一守就是50 多年,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5 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避免了一次次边境冲突,没有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为第九师一六一团、为新疆兵团、为国家竖起了一座永不换防的夫妻哨所、生命界碑。魏德友说:“这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守边人》客观真实地透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军垦战士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和平凡故事,彰显出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践行着守边卫国平凡而伟大的事业。影视作品以魏德友为人物线索,展开一个普通兵团战士的伟大爱国情怀。而支撑魏德友戍边生活的精神力量源自内心的坚守和对边境这片领土爱得深沉,更是将热爱祖国的崇高信仰融入血液灵魂。

从部队进疆到兵团成立,至今70 多年历程,兵团人始终履行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不移。

(二)军垦影视作品表现无私奉献是凸显兵团精神的思想境界

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精神品格、思想境界,是兵团人屯垦戍边的精神动因。从部队进疆到组建兵团,军垦战士就肩负着为国守边的重任,书写着热爱祖国的情怀,国家利益至上渗入骨髓,行为准则是以国家利益、新疆各族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我”虽来自老百姓,但“我”是亦兵亦农的国土卫士,思想上有了家国情怀,行为上就有了为家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兵团组建初期,军垦战士本着“不与民争地、争水、争利”原则,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人间奇迹,用屯垦戍边行为书写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不仅表现在白手起家、戈壁滩上建家园,创造物质财富而不图物质享受和回报,将创造的物质财富无偿交给国家和支持新疆地方建设,更重要的还表现在精神上的一种境界追求和敢于付出。“一首‘我为边疆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具有史诗般意义的诗句,是老军垦对自己及其后代所从事的屯垦戍边千秋大业的高度概括,集中展示了军垦人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5]。

以第十四师四十七团为代表,从其历史和发展看兵团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四十七团前身是闻名中外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719 团。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1949 年10 月,二军五师十五团随王震将军向新疆进军,同年12 月5 日,十五团1 803名将士奉命从阿克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1 580里,途中平叛剿匪,抵御风暴,克服饥渴,战胜重重困难,于12 月22 日和平解放了和田。1949 年12 月2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致十五团嘉勉电:“你们进驻和田,冒天寒地冻、荒漠原野、风餐露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的光荣战士致敬!”紧接着,十五团接管边防,组建政权,减租反霸;就地转业,开荒造田,自力更生,将开垦出的4 万亩良田无偿捐给地方政府。经过70 多年的屯垦戍边,四十七团从无到有,至今已建成总面积22.3 万亩,种植面积8.1 万亩,草场面积8.3 万亩,条田整齐,林、渠、路基本配套,农林牧副综合发展的国营农场。沙海老兵们为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无私奉献了一切。26 集电视连续剧《沙海老兵》,根据四十七团沙海老兵的感人故事创作,讲述了英雄团的战士们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解放和田后,就地转业屯垦戍边、建设家园的平凡而伟大的故事。《沙海老兵》主人公栗峰的形象来源于王传德老兵,这位老兵跟随十五团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胜利解放和田,保卫边疆,就地转业。他不仅将青春与终身献给了兵团,更坚持教育孩子继续扎根兵团。他对儿女们说道:“地是我们开出来的,我们老得干不动了,你们再走,地谁来种?边防谁来守?”[6]50受过父辈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影响,儿女们毕业后回到兵团,回到四十七团,接续父辈的屯垦戍边事业。

军垦影视作品在表现军垦战士为屯垦戍边千秋大业无私奉献的同时,还表现出军垦女兵、军垦母亲对军垦事业的付出和奉献,对军垦二代的哺育和爱护。如电视连续剧《走天山的女人》《戈壁母亲》《烈日炎炎》在对下一代的无私关爱方面尤为突出。《走天山的女人》剧中的女兵常樱、曲秀众来到独立营,郑营长交给的第一任务是照看婴儿,她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知情后争相抚养烈士遗孤,争做泉生妈妈;《戈壁母亲》剧中主人公刘月季母子仨在来新疆的路上,认养了一个失去妈妈的女孩,取名钟柳,后又抚养钟桃;《烈日炎炎》剧中女兵翠莲的遗腹子、烈士的儿子受到了全营官兵的关爱,特别是丁春玲给予的抚爱。三剧表现女兵、母亲无私奉献的主题一致,作品紧紧将母爱、博爱的思想情感融进兵团女性的形象塑造中,一个个真挚热情、倾情付出、坚韧耐劳、和而不同的军垦女性映入眼帘,极富精神感染力。

(三)军垦影视作品表现艰苦创业是彰显兵团精神的原动力

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立本基石。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由于历史和地域环境等因素,工农牧林、科教文卫等方面和内地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在政权建设巩固,边疆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发展,民族团结和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创业初期,军垦战士是在当时自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边境前沿安营扎寨,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的“两圈一线”,“两圈”即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一线”是沿边境线上分布的团场。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屯垦戍边劳动生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靠双手,拿枪镐,在戈壁滩上建家园、守国土。“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化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7]154。兵团现在的工农林牧副渔、科教文卫等都是在军垦父辈们艰苦创业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为兵团的现代化建设、屯城戍边奠定了基础。所以,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的历史写照,是兵团创业实践的具体体现。

电影《我的处女地》讲述五位年轻的女战士在塔里木盆地开挖水渠,引来塔里木河水灌溉沙漠为绿洲的故事。作品根据“塔河五姑娘”真实的人物故事而创作。影片五位主人公王凤芝、刘爱莲、二姐、古丽和小妹这“五朵金花”,是以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和赵爱莲为原型塑造的。1958 年5 月,兵团农一师为了解决塔里木河南岸新开垦50 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决定在荒原上挖一条引水渠道。上级要求必须是男同志参加此项工程,但女战士也坚决要上第一线。夏天,戈壁滩的温度在40 度以上,每天工作量是10.5 立方米的沙土,全靠人挖肩挑。为了追赶男同志的工作业绩,王凤芝等五名女战士提出开展劳动竞赛,她们放弃休息,夜以继日,你追我赶,平均每人每天运沙土72 立方米,超过了男同志,竞赛获胜,男兵们不得不对从挖渠开始坚持到胜利竣工的五姑娘刮目相看。为此“塔河五姑娘”的称号、美誉不胫而走。1958 年9 月底,大渠工程竣工,引水量117 立方米/ 秒、可灌溉面积96 万亩的南干大渠正式开通放水。“塔河五姑娘”受到了陶峙岳等兵团领导的亲切接见,被授予“穆桂英小组”荣誉称号。

(四)军垦影视作品表现开拓进取是弘扬兵团精神的不懈追求

“开拓”意为在未开发的领域进行探索与发展,“进取”则是对正能量的追求,取得新的进展与突破。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兵团事业永葆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军垦影视作品表现开拓进取,主要体现在兵团屯垦戍边基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屯城戍边、科技兴边、文化强边,这一切都取决于兵团几代人不懈追求的开拓进取精神。

34 集电视剧《大牧歌》改编自兵团著名作家韩天航的小说《牧歌》,该剧围绕20 世纪50 年代知识分子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思想主题脉络,聚焦兵团牧场,讲述了以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对亦兵亦牧事业的坚守,对纯真爱情的忠贞和对军垦细毛羊培育、科研攻关的不懈追求,最终实现了理想的故事。《大牧歌》主人公林凡清为了完成老师的嘱托和遗愿,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毅然决然地从大上海来到了西北边陲,接续了老师的育种试验工作,因陋就简,克服千难万险,终于成功。

林凡清这一形象的人物原型是被称为“中国细毛羊之父”的刘守仁院士。1955 年,21 岁的南京农学院大学毕业生刘守仁坚决要求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告别生活优越、书香世家的父母双亲、姊妹亲友,远离江南家乡,来到兵团农八师紫泥泉种羊场。在这里,他从一名基层技术员做起,成为育种站站长、畜牧科科长、种羊场场长、八师总畜牧师、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1998 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60 多年来,先后培育成两个新品种、6 个新品系,如主持完成的“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系培育”“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繁育体系”分别于1987、1991 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1994 年两度主持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 繁育体系”“U系羊繁育体系建设”,成功建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细毛羊三级繁育体系,创值32 亿元。“他培育出的军垦型细毛羊,羊毛产量已占到全国羊毛总产量的50%,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5%。他创立的‘血亲级进育种法’,打破传统育种方法血亲近交的禁区,走出了国外育种专家繁育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可完成的壮举”[8]33。试验项目的成功和推广,形成了由科研、院校及兵团27 个农牧团场组成的牧、科、教三结合的互动联合体,并向新疆、全国8 省区输送种羊10 多万头,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换;品质更佳的U 系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102,105-106。

《大牧歌》反映了新中国一代志在屯垦戍边伟业的知识分子、军垦父辈和各民族军垦儿女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精神境界在磨炼中得到了升华,体现了兵团人对于爱国爱疆、敢于吃苦、敢于奉献、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不懈追求。

三、军垦影视作品对传承弘扬兵团精神的价值意义

(一)军垦影视作品为兵团干部职工群众、青少年屯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兵团干部职工群众是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基本依靠力量。军垦影视作品表现军垦父辈、职工群众屯垦戍边生产劳动和生活,表现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爱国爱疆家国情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兵团职工群众、青少年屯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兵团的十四个师、170 多个农牧团场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俗称“新疆有多大,兵团就有多大”。军垦影视作品作为大众传播载体,播映不受时空限制,具有覆盖面广、传递迅速和时效性强、社会教育影响力大等功能。兵团职工群众构成来源多元化,尤其是新时代职工群众对履行屯垦戍边意义的认识需要提升,得到教育;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思想观念具有可塑性,“青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点对象,这是由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4]134。军垦影视作品中军垦父辈为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故事情节,能够感染激励兵团职工群众和青少年,能够激发家国情怀和兵团情结。可以说,军垦影视作品是兵团职工群众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会教育传播载体。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这首流传在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的军垦歌谣,是以马军武为代表的西北边境第一团——一八五团干部职工在边境一线守边生活的真实写照。纪录片《守边人的春节》讲述马军武从19 岁驻守桑德克哨所,30 多年来承担20 公里边境线巡边、守水、护林的故事。即使欢度春节也和往常一样,每天升降国旗、巡边、守界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唯一不同的是春节有回家度假的儿子一起过年。马军武妻子张正美及一八五的干部职工估算了一下:30 年来马军武在界河巡边的小路上,来回累计走了30 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7 圈,磨破了400 余双胶鞋,穿破了40 多套迷彩服,记录下30 多本边情日志,赶返临界牲畜1 万余头,拦阻临界人员300 多人次,创造了30 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全国劳动模范马军武作为兵团民兵代表,于2014 年4月29 日,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接见。习近平主席听取马军武屯垦戍边汇报后,称赞他“了不起!”马军武向习近平主席报告:“请主席放心,我会永远守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今天的马军武,不忘初心,牢记对习近平主席的承诺,依然坚守在西北边境第一哨,坚信:守住了哨所,守住了界河,就是守住了国土。

(二)军垦影视作品为兵团文化认同捧献出精神食粮

军垦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凝聚着兵团情结, 蕴含着对兵团文化的认同和对兵团文化精神内涵的诠释。“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0]。实质上,它是一种价值选择与肯定。兵团文化认同是一个抽象概念,正如热爱祖国要体现在集体、个人工作和生活中的思维与行为实践。军垦影视作品一是可以提供具体的兵团文化认同形象,二是将兵团文化认同的逻辑与思维以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进作品,即对兵团人屯垦戍边生产生活文化的传承,对兵团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认同,彰显着兵团守边卫国的伟大精神财富。

军垦影视作品为兵团文化认同解答和诠释了“我们是谁?”“我们这支‘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队伍的来龙去脉和初心使命”;用枪镐并举、地窝子、坎土曼、机械化大农业、国门、界河、界碑,“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等等,解读军垦文化的突出特征和内涵意蕴,为兵团文化认同捧献出一粒粒、一批批精神食粮。如纪录片《绿色的原野》《军垦战歌》《守边人》《守边人的春节》,电影《沙漠里的战斗》《生命的火花》,电视剧《热血兵团》《戈壁母亲》《大牧歌》,系列专题片《最后的荒原》《兵团故事》《新军垦战歌》等等。

正是军垦影视作品为兵团文化认同捧献出的精神食粮,给人以精神鼓舞,起到以优秀作品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孕育、培养出兵团情感,传承弘扬了兵团精神。

(三)军垦影视作品为兵团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搭建了宣传平台

2018 年8 月21 日至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11]军垦影视作品拥有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和价值选择,对唱响主旋律、弘扬兵团精神是一个教育性、实效性更强的宣传平台。军垦影视作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其画面、声音和音乐的立体感对受众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加上现在处于网络化、信息化和电子化社会背景下,视频影视资料数不胜数,具有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的军垦影视作品更能为受众所接受;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军垦影视作品不受时空传播限制,受众人员的层次会变广,观看的人员数量亦会增多。

军垦影视作品中体现着兵团精神的硬核,赋予了兵团精神极具感染的生命力,搭建这一平台,有利于兵团精神落地生根、传承不衰,有利于兵团人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继续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以促进兵团“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三大功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猜你喜欢

军垦戍边兵团
称地球的人
兵团记忆
陪你去看流星雨
军垦文化之乡放异彩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致喀喇昆仑戍边卫士
伊犁放歌
谪戍边疆的林则徐
胡友才:当好军垦故事讲解员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