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本的物质性
2020-12-20华有杰
华有杰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贺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现代科技创造出了网络空间,这种空间既异于纯粹的物质空间,又异于原有上帝存在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位于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符号世界,重新铭写了人、事件、记忆、人的行为和文学的定义,突破了所有事物的原有疆界,正日益改变着整个世界的运行模式和社会生产机制,“日益被追加生产的,不是物质客体,而是符号[……]这不仅发生于包含实在审美成分的非物质客体(如流行音乐、电影、杂志、录像等)的激增之中,而且发生于物质客体里符号价值或形象成分的不断扩大之中”。(1)[英] 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 :《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2页。如此一来,符号楔入到物质和精神之间,改写了物质-精神二元论的认知模式,形成物质—符号—精神三元认知结构。不断涌现的符号迫使敏感的学者们开始从物质性维度审视符号本身的存在属性,并认为,符号同时兼备精神产品属性及其本身的物质性本质。这种从物质性维度系统研究符号空间的做法被学界冠以各种名称,如(超)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非物质主义、文化唯物主义等,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应对远程技术为社会所带来的对文学、文化研究的物质文化和技术幽灵式显现,并把这些幽灵性质表征出来。
一、文本的符号物质性:符号层面文本意义生成基质
二元认知模式和三元认知模式都认为,文学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文本,但它们对文本是否具有物质性持不同观点。前者认为,文本只是文本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或再现,体现出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或只是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文本不具有自足独立的物质性和物质价值”(2)张进 :《论物质性诗学》,《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从柏拉图的二次临摹论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反映论无不如此,文学成了现实世界的镜子。后者则认为,文本具有自满自足的物质性,其物质性在于文本中文字的组织结构,在于词汇、符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元认知模式坚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客观地审视文本的物质属性,认为物质与符号处于同等物质性地位。这样一来,文本由原来的对世界的反映物变成了与其所反映的现实对象处于同等物质性地位的存在物,具有了物质的存在属性。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是证明文本符号物质性的奠基理论。他把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区分出语言的所指和所指,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本身是事物的组成要素之一。语言一旦成为事物的构成要素,它必然影响、改变或决定着事物的存在,语言的不同组织方式会产生或合化成不同的语言化合物;语言的功能从反映、模拟事物拓展到构建语言事物本身。索绪尔语言学思想赋予语言一种客观存在性。
俄国形式主义在批判传统批评理论的过程中证实了文本符号物质性。传统批评理论把文学作品约简成为客观现实世界或作家心灵或情感的透明窗户,导致文学文本“去物质化”(3)[英]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恰瑞兹认为,诗歌不外乎是人们观察诗人心理过程的透明窗户,阅读诗歌就是在读者心中再现诗人的心理样态(4)I.A. Richards,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89-93.。传统批评理论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只是伟大人物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就在于为人们提供模仿和复制伟大人物心灵。这种观点的危险就在于它忽视了文本本身的物质存在属性,剥夺了文本语言构建语言事物本身的实在性功能。对此,俄国形式主义“反对在形式主义出现之前就广泛影响了批评理论的伪神秘的象征主义主旨,提倡运用实践的科学精神探寻文学文本本身的物质真实性”(5)[英]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文本不是宗教、心理或社会的反映,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文学拥有自己特定的规则、结构和装置。文学作品“既不是社会现实的照相机或思想的反映工具,也不是某种特定超验真实存在的具体化,其本身就是一种物质真实。”(6)[英]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故伊格尔顿在评述俄国形式主义时说“文学作品不是由物品或感情,而是由词汇组成,把它作为作者心灵的表达是一种错误。”(7)[英]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对俄国形式主义者而言,文本和组成文本的文字、词汇、句法、各种修辞手法及这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就是文本物质性,这种文本符号物质性就构成了文学自身的文学性,使文学文本突显出其自身的物质价值和现实存在属性。
针对文本去物质化的观点,新批评主义主张把诗歌转化为物恋对象(fetish),“把人、事和制度变成物”(8)[英]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将文学文本再物质化,并认为,诗歌意味着它自己意味的东西,与诗人的意图或读者因诗歌所引发的主观感情没有任何关系;文本的含义是公共的、客观的,被铭写在文学文本的语言中;它不是作者头脑中幽灵式的意测冲动,也不是读者从文本中所产生的随意性主观意义。新批评的真正主旨在于坚持诗歌文本自身的客观实在性,与其他的客观物一样,文本有其自身的物质性。诗歌文本变成了一种空间形式,而不是一种时间过程。对新批评主义者而言,文本中的“张力”、“悖论”、“多义”等各种文学手法都是文本符号物质性的具体体现,各种文学技法结构就是其物质肌质,文本符号具备自身的物质自足性。
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的共同点在于“强调文本符号的物理物质性,赋予这种物质性以真实性和自足性”(9)张进 :《论物质性诗学》,《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该文对本文具有很大启发作用,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该文认为,文本的物质性在于符号物质性、互文本的社会物质性和超文本的社会物质性。笔者以为,后两者都是文本社会物质性在不同文本组织形式中的体现,应属于同一层面。故笔者提出文本的实践物质性概念,从而把铭写活动纳入到马克思的实践活动中,为理解铭写如何重塑历史和“历史是构建的,是一种叙事”铺平道路,使文学批评理论真正实现彻底的唯物主义。,把文学文本理解成自足的、实体的、固定的“物”,理解成具有自身封闭性的实体存在,反对传统批评把文本理解成纯粹精神性的做法。被赋予了物质性之后,文学文本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映或模仿手段,同时也成了一种符号媒介,集媒介、意义和目的于一体,文本本身就是意义,也是目的,具有自身特有的存在实体性。这是(超)物质批评理论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然而,把文本从文本作者、读者的主观世界分离出来这种做法必然割裂文本与社会及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忽略文本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的物质性。文学文本是语言事物构成要素,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物质性。文学文本的符号物质性是一种物理物质性,它只是文本物质性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文本还具有社会物质性。“在抽象图表(基础/上层建筑)中描绘的物质的和经济的过程既解释又执行着资本主义模式获胜的程序性叙事”(10)Julian Wolfreys,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Qingd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279.。作为社会的产物和组成部分,文学文本必然参与到社会运行的过程,与社会的其他构成要素共同建构成社会关系网络。
二、文本的社会物质性 :互文层面文本意义生成基质
文本不但在物理层面体现出符号物质性,而且在与其它文本的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文本网络,体现出其社会物质性。文本社会物质性指在特定的阅读关系条件中文本之间关系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一方面置身于文本符号物质性基质上,发生在社会历史网络之中,并由网络产生;另一方面它自身又产生出各种指涉、价值或关联,成为记忆性指令、阐释性语义分配和转喻总体本身。它不是以社会经济过程作为自身的存在性前提,而是把文本网络置身于“语言行为与历史事件、前在程序和记忆投射、书写和体验的中间环节”(11)[美]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21 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1页。。它摒弃文本和先在历史所指涉的往昔关系,而这正是传统批评对历史事实的物质性诉求的核心前提。文本在社会化运行过程中将自身卷入到各种社会物质性要素关系(作者、受众及其之间的社会关系等)中,并受制于这种物质性要素关系。
多样化的文本网络突显出文本社会物质性。随着远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文本外延不断拓展,除传统书写文本外,出现了视觉文本(电影、摄影、广告、音乐、广播等)、互文本(inter-text)和超文本(hypertext)。罗兰巴特在《神话学》中将文本的外延拓展到摔跤及食品、玩具、汽车、牛奶等各种消费商品(12)Roland Barthes, Mythologies,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Translated by Jonathan Cape Ltd, 1972, p.16.。他认为,这些新文本都体现出意识形态的深刻内含,浸含着丰富的社会物质内容。与传统的书写文本相比,新文本的物质性更加突显,文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传统书写文本和新兴文本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和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内在于社会世界的复杂物质条件之中,任何符号或文化研究都必然深入考量这些复杂的社会物质条件。同时,文本社会网络的构建成为文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汇的历史网络节点,成为“干涉阅读和书写的语言行为,成为与重新配置马克思主义特征与神学特征的行为联系起来的网络体系”。(13)[美] 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21 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这种网络体系的本质是文本之间的幽灵关系 :一个文本在时间维度上回溯性承纳其他先在文本的在场式或缺场式影响,或这个文本本身先在地成为其他文本承纳异已文本幽灵影响的在场或缺场位置,这就是“文本间性”的社会物质性。
本雅明的“唯物主义历史书写”证明了文本社会物质性,有力反驳了否定文本物质性的传统观点。他解构了历史叙事的线性结构,反对历史决定论,认为,“物质事实受到铭写、记忆、暂时性以及政治干预等要素的控制”(14)Julian Wolfreys,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Tsingt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280.;铭写以一种当下历史的书写形式重新铭写以往的认知-批评体系,改变已然设定的铭写场,从而干涉历史;而“历史”则会在语言行为的影响下经受争辩、干涉,并有可能会被重塑。他认为,远程技术和语言不可分割(语言也是一种远程技术(15)Jacques Derrida, On the Name, Thomas Dutoit ed., trans. David Wood, John P. Leavery Jr and Ian Mcleod, Str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53.),因为“唯物主义历史书写”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暴力,它能够解构历史事件固定不变的传统观念,建构出一种新的铭写模式,从而改变由事件、变化、体验、经济、伦理等要素构建的社会历史网络,突显出文本社会物质性。文本社会物质性既不命名、也不指涉经典马克思主义所界定的无言客观实在,也不确保对这种客观实在的无限接近,而是在物理层面将文本悬置起来突显出符号物质性,在社会层面将文本间的关系结构化,在实践层面将文本效果物质化。技术幽灵的不断侵扰导致文本社会物质性的幽灵化,与经典形而上学的实在性观念一起隐退,但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在变异、铭写着自身的缺场,形成一种先在于文学喻指系统、并编程这种系统的记忆效果和超物质性。文本社会物质性占据着历史的暂时性秩序或历史描绘的断裂位置。通过这个位置,“当非人(未死的、物质的)他者的轨迹穿越‘人’时,‘人’被重新定义。”(16)[美] 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21 世纪批评述介》,张琼、 张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页。这意味着“唯物主义历史书写”突显出文本社会物质性对“人”的世界的解构功能 :“人”的领域中的各种界限划分被模糊,被去疆域化,传统批评观念中人与物、生与死、过去和去来、在场与缺场、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被消除了。这种去疆域化过程就是文本社会物质性的彰显过程。
文本社会物质性彰显于记忆和文本间的网络节点的体系之内。“在本雅明看来,文本社会物质性编程了阅读、归档、参考法规的模式。”(17)[美] 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21 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页。这样一来,历史不再是被记录下的固定事件,而是被解构成在某种文本形式中被制造出来的一种效果,成了被置于记忆体系中的一个漂浮位置。另一方面,唯物主义历史书写基于一种构建原则之上。
巴赫金的语言理论为文本社会物质性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语言研究聚焦于个体在物质社会语境中的具体话语,语言被理解成由社会条件所决定并浓缩于语言中的各种语调、价值暗示中的一种动态单位。在他看来,语言不是结构的单一性构建要素,而是社会矛盾和斗争的焦点所在,沉淀了各种物质、社会团体、阶级等。语言是意识形态观念的一个场域;符号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媒介,没有符号,价值或思想无法存在。巴赫金坚持语言的相对自主性,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社会利益的反映,还是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定位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语言不是表达、反映或抽象系统,而是生产的物质手段。语言符号在参与社会冲突和对话过程中把自身的物质性转化为意义。符号通过语言的运行而成为意识形态的物质表征,创建出囊括各种话语者和受众、社会矛盾和斗争的焦点的语言共同体。
文本的物质性包括文本符号物质性和社会物质性,后者的突显并不否定文本的符号物质性,而是存在于前者之中。前者在物理层面体现出文本自身的存在属性,而后者则在社会共同体层面彰显出文本的物质形式,“包括其自身的生产方式、权力效应、社会关系、可确认的受众、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形式”。(18)张进 :《论物质性诗学》,《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
三、文本的实践物质性 :实践层面文本意义生成基质
文本实践物质性是指作为社会网络构成要素的文本本身是内在于社会运行过程的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人的文学实践活动的物化结果,文本的实践物质性意味着“把人类社会过程真正理解为客观的物质过程”(19)李淮春、鲁品越 :《 实践概念与物质观的变革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文本空间,尤其是文学文本的空间一旦形成,它不再属于其自身,而成为一动态的关系网络,成为社会和历史的组成部分,参与到历史的铭写过程和社会的运行之中,彰显出其开放性、短暂性、变换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形成文本的实践物质性。
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理解成内在于社会网络的构成要素,认为语言是内在于社会实践过程本身的一种实践性客观物质活动,突显出文本实践物质性。奥斯汀认为,所有语言都是一种述行行为,言语即行事,甚至关于事实的陈述语或请愿性语言也是一种信息通知或肯定性言语行为(20)[英]奥斯汀 :《如何以言行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67-82页。。他以特定的社会语境、行为对象界定言语行为,并区分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指实际的话语及其表层意义,包括语音、寒暄和修辞行为,与特定话语的语音、句法和语义相对应,其本质是语言物质性在语言物理层面的体现,表达出语言的符号物质性。言外行为是指话语的言外之语力,即言外之意,是具有社会效力的意向性语义,即话语行为本身,蕴含着其发生的所有特定社会物质性要素,如社会关系及其构成要素,彰显出语言的社会物质性。言后行为是话语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实际效果,如劝说、恐吓、启发、鼓励,或使人做某事或意识到某事等。言后行为是语言物质性在实践层面的突显,表明了语言的实践物质性。基于言内行为,言语行为通过言外语力机制实现言后行为的社会效果,参与到社会运行过程本身,成为社会构建的组成要素。社会构建本身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这使得言语行为成为一种实践,即客观的物质活动。如果把文本看作一种言语行为,则文本的功能在本质上就是述行行为。文本在特定的社会规约体系中运用语言在受众中引起一定的社会效果,语言实现了其实践性社会效果,语言成为物质实践本身的构成要素,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文本实践物质性就在于文本作为行为实体所造成的社会效果和实践效果的真实性,文本世界的真实与否并不重要。
主动阅读运动理论进一步突显出文本的实践物质性。本雅明用“唯物主义历史书写”研究历史网络(21)Julian Wolfreys,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Qingd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281.,强调文本的社会物质性;同时,他聚焦于“唯物主义历史书写”的社会实践功能,要求把“象征转变为被象征”(22)Walter Benjamin, Illumination: Essays and Reflections,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8, p.80.,把文本看作“重新铭写特定场域中的一次主动阅读运动”(23)Julian Wolfreys,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Tsingt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2006,p.281.。主动阅读运动具有两项功能。首先,主动阅读是述行性阅读,它运用书写、记忆、暂时性及政治对物质事件进行干涉、铭写,把先在性历史书写进行重塑,“与历史的档案机构相抗衡,因为这些历史机构储存并使更旧的系统程序(‘人文主义’、‘经验主义’、或‘实用主义’等)合法化”(24)[美] 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21 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页。。述行性阅读的本质就是内在于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一种实践性客观物质运动,其物质性在于其对社会历史的重新塑造的过程本身,与人类其他实践活动一样具有客观物质性,是对历史的干涉、叙事,是把历史传统变成事件和体验的一种物质模式。其次,主动阅读是幽灵式阅读,它突显出技术幽灵在社会历史运行中的物质性,运用当下的休止效果、冲击或震动所形成的效果使得人与非人、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使过去与未来显得具有实体性。幽灵式阅读指向符号物质性之外的一个不确定场域,使得文本的实践物质性问题转化为记忆效果或书写的物质化问题。这是“没有物质的物质性”(25)Terry Cochran, Twilight of the Literary: Figures of Thought in the Age of Prin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87.,是一种没有能指也没有所指的空洞的位置,是一种隐喻的位置占有者。在这个位置中,“铭写组织着各种叙事事件,而安置这种铭写的非场或许就是人们自始至终都在追寻的(超)物质性。”(26)[美]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21 世纪批评述介》,张琼 、张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在这里,物质性表示着作为客观物质运动的幽灵阅读所显现的不可复归的一段轨迹,它把记忆痕迹与人都被去人格化,重新定义“物质”与“人”,过去、现在与未来都被设定在远程技术的幽灵范围之内,探究当下历史书写总体一致指向的区域 :文本实践物质性的轨迹。
保罗·德·曼进提出了铭写的物质性概念(the materiality of inscription)(27)Paul de Man, Aesthetic Ideology,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p.36.。在他看来,铭写的物质性含义具有三个层面。第一,一切铭写活动都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内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物理层面上的基本物质性,其物质性体现在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阶级立场的物质形态之中。铭写活动既是人类历史过程的组成部分,也参与到人类历史过程的运行当中。铭写活动是内在于主体的一种思维活动,没有主体就没有铭写活动;同时,它也是外在于主体的一种客观性物化结果。故铭写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在物理层面上,铭写活动的物质性与作为铭写活动结果的文本符号物质性是一致的。第二,对铭写活动本身及作为铭写活动结果之文本的解读是一种“主动阅读运动”;这种解读内嵌于人类社会活动之中,有其发生的特定的物质性社会历史前提,具有其自身的物质性前提。在对铭写的解读中,文本的(超)物质性首先会保留其本体性位置,占据物质-精神二元认知模式意义上的物质位置。铭写阅读活动的发生会使文本(超)物质的轨迹上升到社会网络的节点位置,进入语言的意义中心,造成一种实践性活动结果,结晶成文本解读的实际社会效果,体现出文本的社会物质性。第三,被铭写的文本本身是塑造历史的一种物质力量和手段,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事件。从文本的记述功能看,铭写的物质性指向内嵌于文本书写中和历史话语中不可复活的事实轨迹,在物理层面突显出其符号物质性,其具体载体是语音、字母、词汇、文本、互文本、超文本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网络;从文本语言的述行功能看,文本及铭写参与到历史对象的构建过程,在铭写活动过程中创建出历史事件符号化、体验化的模式,使得“过去”在文本形式中符号化,在那些言语、文稿、文献、档案中以实践性物质活动的方式为人所体验。在这里,历史的真实性已无关紧要,因为它是由铭写和文本重新构建的,是一种“过去”在当下的叙事,“过去”与当下融为一体。
文本物质性既是本体层面文本意义生成的基质,又是文本意义本身,构建出意义场域中互文性的动态之链,揭示出文本参与社会运行的实践性效果。文本符号物质性、社会物质性和实践物质性是文本物质性不同层面的共同特征,共同构建文本意义。文本符号物质性聚焦于文本符号要素的意义本身,是文本的言内意义本身,突显出共时维度中文本意义场域本身及其形成,是语言能指在物理层面物化结果。文本社会物质性使得文本意义突破文本符号要素本身的束缚,既是文本动态意义生成的基质,又是文本动态意义本身,是其文本符号物质性的拓展和延伸;既是文本对先在本文的记忆、复制和反拔,又是文本对其他文本影响的扩散,还是文本意义之间关系本身,是文本符号物质性在文本网络中的社会组织。文本实践物质性是文本内在于社会实践并参与社会实践的物化形式,是文本意义之社会效果的物化形式。三者分别是文本物质性这个三棱锥的三个面,成为在文本符号、文本网络和社会效果三个层面文本意义生成基质。
文本物质性是本世纪兴起的(超)物质主义批评的核心问题,是从物质性视角阐释文学文本和文学活动的各种理论流派的基本问题,涉及到符号物质性、社会物质性、实践物质性、述行物质性等问题,体现出哲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交汇发展,预示出批评理论研究从语言、文化内容聚焦向“物质性、生物性和政治性内容”(28)Jane Elliott and Attridge Derek, eds. Theory After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p3.聚焦的转型。文本物质性理论基于文本自身的物质性,开创出超越文学本身的新世界,把文本物质性提升到与意义同等的地位。文本物质性既承纳传统批评理解和阐释文学的静态路径,又开创出理解和阐释文学的新领域,其功能特征在于 :首先,它立足于文本,不局限于文本;其次,文本是开放性系统,具有未完成性和不完整性;最后,它拓展了文学理解和阐释时空容纳性和抗拒空间。文本物质性理论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把文学的铭写活动理解成内在于人类社会运行的客观物质活动,认为文学文本和铭写活动都参与到人类社会的运行过程和历史构建,真正“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统一”(29)李淮春、鲁品越 :《实践概念对物质观的变革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