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学者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及其启示

2020-12-20郭晓莹

攀登 2020年6期
关键词:阿拉伯埃及学者

郭晓莹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127)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公共产品的提出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后,埃及发现西方的民主模式并不适应其国情,转而提出“向东看”战略,希望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埃及学界持续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了在阿拉伯世界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埃及学者的认知过程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过程

近年来,埃及提出“向东看”战略,密切关注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按照研究主题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埃及延续自古以来对中国的关注,主要探讨中国发展经验的文化历史因素,或讨论中国在某一方面的具体政策和做法。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穆罕默德·努曼·贾拉勒,1979)、《远东:中国和日本》(法沃兹·达尔维什,1988)、《中国的教育体制:阐释和教训》(法尔加里·加德·艾哈迈德,1989)等。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一阶段是快速发展、逐渐深入的阶段,主要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中国发展的成就、经验及其原因。代表性论著包括:《中国经验:思想内涵、历史内涵与经济内涵研究》(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1997)、《中国:二十世纪末的奇迹》(易卜拉欣·纳菲阿,1999)、《阿拉伯人与亚洲的经验教训》(马哈茂德·阿卜杜·法迪勒,2000)、《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中国、越南、古巴经验》(萨米尔·阿明等,2002)、《埃及人眼中的中国》(穆罕默德·努曼·贾拉勒等,2002)、《当代中国的发展经验(能否效仿?)》(易卜拉欣·艾赫拉斯,2008)等。这一阶段,埃及学者主要通过数据图表等向阿拉伯读者展示当代中国的面貌,分析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将中国发展经验与苏联发展模式、日本模式等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中国经验背后的思想内涵,分析中国经验对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借鉴性。总体来看,这一阶段阿拉伯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快速发展,涌现出不少优秀论著,成为后期中国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是重点聚焦、全面深入阶段,主要从不同视角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内涵、特征、意义等,探索中国快速崛起的奥秘,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阿拉伯世界复兴的意义。代表性论著包括:《中国政治改革:迈向自由主义模式还是建立替代模式》(阿比尔·甘杜尔,2010)、《中国崛起及其对美国在中东霸权的影响》(萨赫拉·卡希姆·侯赛因,2013)、《中国巨人:过去与现在》(法沃兹·达尔维什,2014)、《埃及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模式的未来》(艾哈迈德·赛义德·纳贾尔,2017)、《中国经济改革的新征程》(哈萨尼·法赫米·侯赛因,2018)、《中国的政体》(艾哈迈德·扎里夫,2018)等。这一阶段的论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析,重点聚集中国发展模式的未来、中国发展对国际格局变革的影响、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如何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阿关系的发展等内容。

综上所述,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注与研究逐渐深入,从多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关系等领域,呈现出由表层解读至深层剖析的过程。从埃及学者的学术背景来看,包括了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社会学、心理学、语言文化等多学科。从研究范式上来看,他们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以穆罕默德·奥德、安瓦尔·阿卜杜·马立克为代表的埃及共产主义者采取意识形态法;以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为代表的精通中文的埃及学者采取文学语言法;以绍基·贾拉勒、易卜拉欣·纳菲阿、拉吉布·班纳、易卜拉欣·艾赫拉斯为代表的埃及学者采用经济分析法,聚焦中国经济发展;以穆罕默德·努阿曼·贾拉勒、侯赛因·伊斯梅尔为代表的,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埃及学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中国发展模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经济及其影响、中国政党、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埃关系等。

二、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评估

埃及学者充分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树一帜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对阿拉伯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模式提供了一种迥异于西方民主的发展新模式。埃及学者盛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认为中国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新路径

埃及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堪称“中国奇迹”,在短短四十年间,使中国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经济陷入停滞、衰退之时,中国打破了世界原有的平衡。易卜拉欣·纳菲阿指出,中国以其历史上空前的经验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确实是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科技方面的发展都是值得关注的。[1]萨米尔·阿明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第三世界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特点是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的外债也非常低,其经济增长率还是相当令人吃惊的。[2]中国非常谨慎地选择了其独特的现代化模式,拒绝全面模仿西方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意思是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发展和现代化。[3]这一模式借鉴过去的经验,考虑当下的需求,符合未来的期望。中国社会主义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其“独创的”,根植于中国本土,中国从其自身实际、历史出发采取发展步骤,是一条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萨米尔·阿明认为,中国经过不同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立、连贯、符合其需求的道路。中国的成功崛起正是因为其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唯一一个崛起的国家。[4]多数埃及学者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是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不是僵化地实施。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中国特色和亚洲特点,将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形式变成了亚洲的中国形式。[5]萨赫拉·卡希姆·侯赛因指出,中国在政治方面坚持独特模式——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发展了这一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重大修订。[6]迪娜·阿曼德·穆罕默德·卡迈勒认为,中国在实施社会主义民主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中国是唯一证明民主主义取决于政体政治性质的国家,政体因国家而异,因此民主应与国家政体完全相符,而不仅仅是像许多国家一样模仿西方式民主。[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阿拉伯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2011年以来中东一些国家盲目追寻“民主”的“阿拉伯之春”最终却演变成严酷的“阿拉伯之冬”,使得阿拉伯社会反思西方民主模式,提出“向东看”策略。埃及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更适宜于阿拉伯国家。他们认为,中国经验比西方发展经验更为接近阿拉伯国家的实际情况,阿拉伯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经验,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解决贫穷和失业问题。埃及学者赛义德·艾敏·沙勒比比较了埃及和中国的发展经验后指出,埃及和中国一样都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对各自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但双方所取得的成就存在巨大差异,中国模式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埃及在经济增长率和科技方面的发展却略显不足。[8]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指出,中国人民的经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希望之光;中国经验是独立发展的模式,是第三世界不可忽视的财产。埃及能够从中国经验中受益,埃及需要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包括激发人民动力、增加农业生产、建设农村经济、实现自足、鼓励和发展小城市的中小企业、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自由经济区、转变成出口生产国等。[9]易卜拉欣·艾赫拉斯指出,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灯塔,每个国家应当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可以借鉴其他国家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积极方面。埃及和中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在人口特点和分布上相似,因此,埃及可以借鉴中国改革发展模式。[10]对于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国家来说,中国发展经验丰富与拓宽了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找到非西方民主式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少数埃及学者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复制出发,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阿拉伯国家的借鉴意义。侯赛因·伊斯梅尔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发展证明,中国一直未放弃中国特色的原则,所有新事物都披上了中国特色的外衣,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使得在其他国家复制这一经验非常困难。[1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新方案

埃及学者认为,中国倡导平衡的多极秩序,在外交上承担起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担当,在国际事务上做出了更多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的新方案。穆罕默德·阿蒂亚·里哈尼指出,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平衡的多极秩序,采取非常灵活的外交方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直接对抗。中国对中东政策的最重要特点是中立、客观、不干涉内政。中国倡导用合作、对话的方式解决中东问题,不会将解决方式强加给中东地区,也不会进行军事干预;中国认为加强地区双边和多边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地区危机和恐怖主义问题。[12]穆罕默德·赛义德·贾拉勒表示,中国关于国际影响的概念是以扩大贸易为基础,而不是以推销文化为目的;是以相互了解、研究各民族文化和传统为基础,而不是以改变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为目的。美国的目的在于控制阿拉伯地区,中国的目的在于互利互惠,实现各方的利益。[13]埃及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埃及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的影响,为世界各国开辟出广阔的合作空间。埃及金字塔集团经济学专家艾哈迈德·赛义德·纳贾尔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国际经济环境互动理论上的重大转折,从适应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制定的规则转向了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中国成为塑造国际环境的主要参与者。艾哈迈德·赛义德·纳贾尔认为,当前的国际经济体系建立在西方霸权和美国通过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掠夺全球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国际经济体系的出口。中国的倡议即使不能对当前的国际经济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也可以创造与之并行的经济空间。[14]艾哈迈德·赛义德·纳贾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建立全球经济空间的机制,中国将在引领国际经济体系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限制任何国家像美国一样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实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为自身谋利。 “一带一路”倡议与包括埃及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国际经济关系模式相一致,这一模式建立在公正、公平、和平合作的基础上,为所有国家提供了共同合作和进步的机会。[15]

三、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认知的启示

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他者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对于我们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一)埃及学者从他者视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示范性和借鉴性

埃及学者从他者的视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既非苏联社会主义的老路,也非西方现代化模式,而是一条独特的崭新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选择,为各国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萨米尔·阿明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道路选择有两种思路,一是走“依附”发展道路,二是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16]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既不“依附”,也不“脱钩”,中国的成功崛起完全是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结果。阿拉伯国家经济上不同程度地依附于西方国家,影响其实现应有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希望之光”,[17]阿拉伯国家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以摆脱经济和政治上对西方的依附。中国模式的成功证明了资本主义并非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方式,各个国家应当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全面客观地看待埃及学者的研究成果

纵观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研究,由于受到研究范式、研究材料和研究立场等因素的影响,埃及学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呈现多元性特点。从总体上来看,因埃及与中国历史和发展背景的相似性,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整体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认知,多持乐观认同态度,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基于自身的特殊国情,探索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同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加上受西方认知和研究范式的影响,导致埃及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学者淡化社会主义色彩,有少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其“中国特色”而不可复制,等等。对于埃及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的认知,应当具有中国式的立场和态度。一方面,要保持理性态度,辩证对待相关成果和观点,对于有益的、正确的观点应加以吸收、接纳,用以充实中国故事的内容,更加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错误的判断和观点也应加以甄别分析,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那些否定或质疑的说法,正是需要我们增强阐释和加强国外理论宣传的重点,以此来提高对外宣传的预见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好国际形象。

(三)提高对外传播能力,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埃及学者和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和研究热情,对中国的了解呈现观点多元、多样的特点,部分观点受西方舆论影响,对中国存在负面看法。因此,需要我们提高对外传播能力,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引导阿拉伯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让阿拉伯社会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貌。一方面,加强驻外使节、学者利用海外主流媒体发声,对国内情况和国际形势进行科学客观、合情合理的分析,发出有力的“中国声音”,以“增信释疑”,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和国际社会反响。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在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中东报》上发表阿语文章“中国模式来自未来”,作为对于埃及学者苏莱曼·古戴“中美模式之争,北京没有胜算”一文的回应,批判了苏莱曼·古戴文中一些挑战性的观点,并阐释了中国经验的内涵,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学案例。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民间交流,利用新媒体渠道讲述“中国故事”。目前,我国在对阿拉伯国家传播过程多以外宣式传播为主,难以对普通民众构成吸引,需要拓展新的传播途径。例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新媒体,以采用更易于为阿拉伯国家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传播方式,增加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和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阿拉伯埃及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埃及艳后(外二首)
学者介绍
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