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梁祝”歌谣的文人化及其学术史进路
2020-12-20匡秋爽
匡秋爽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中国学校美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7)
歌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是民歌与民谣的总称。中国古代常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到了现代统称为歌谣。歌谣由人民群众自发创作并在民间口头传诵,其词句大多押韵而简练,语言风格朴实清新,是民间百姓表达思想愿望、抒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今以文字形式记载、留存的歌谣通常是经过文人加工整理的,当中或多或少夹杂着记录者自己的思想情调和生活感悟。著名民间文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 :“民间歌谣是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民歌受到音乐的制约,有比较稳定的曲式结构,所以歌词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章法和格局;民谣大都没有固定的曲调,唱法自由近于朗诵,所以谣词多为较短的一段体,在章句格式的要求上不像民歌那么严格。”(1)钟敬文主编 :《民间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民间歌谣相对自由的演唱方式和随性多变的音乐曲调是由创作主体及其生活环境决定的,乡间百姓在劳作间隙为了自娱自乐会随意哼唱日常所见所闻所感,熟悉的景物、古老的传说、身边的故事、人生的况味都是信手拈来的歌唱题材。人们喜爱的歌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淀流传下来,成为民间文艺和音乐史研究的宝贵资料与精神财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2)[清]杜文澜辑 :《古谣谚·凡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页。歌谣不仅具有文学性,也具有音乐性,可以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是歌谣的重要属性之一。
“梁祝”传说大约起源于1600多年前的晋代,最初是以故事、歌谣等口传样态在民间传播,后来进入县志等史料记载,在唐代以后被文人整理改编,成为诗词、传奇的内容或主题,逐渐发展演化为小说、戏剧、曲艺、绘画、音乐等艺术创作的经典故事题材。“梁祝”歌谣是“梁祝”文艺群落中的重要样式,其产生时间早,流布地域广,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传播过程凸显出中国历代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认知和文化价值取向的不断演进与嬗变。“梁祝”歌谣作为一种以民间传说为依托的歌谣,既有与其他一般民谣相同或相似之处,更有其独特性、典型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梁祝”歌谣的民间形态
“梁祝”歌谣不仅数量和种类繁多,传播范围广远,艺术价值很高,而且成为众多“梁祝”说唱(鼓词、弹词、木鱼书、宝卷、道情等)民间艺人编、创、演的素材库和艺术源头,也是“梁祝”戏曲(如川剧《柳荫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的参照文本,其中许多感情真挚、意蕴深刻、优美清雅的歌词语句都转化为各种“梁祝”戏曲的经典唱词和华彩段落。可以说,“梁祝”歌谣是“梁祝”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宝贵资源。
民间流传的“梁祝”歌谣具有开放式的结构特征和富于变化的内容。在一千多年的“梁祝”故事传承历史中,“人们吟咏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梁祝民间歌谣”(3)周静书、施孝峰 :《梁祝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这些歌谣形态多样,内容丰繁,异彩纷呈,流布范围极为广远,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据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周静书先生统计,浙江、江苏、河南、广西四省的“梁祝”歌谣数量较多,种类也很丰富。比如,流传于浙江的民间小调“竹枝词”“十二月花名”“挖花凋”以及江苏宜兴的“祝英台四季歌”“十二月花名唱梁祝”“十八相送唱梁祝”等都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梁祝”歌谣。河南汝南地区的百姓几乎人人都会唱“梁祝”、说“梁祝”,“河南的梁祝民间歌谣可能有数十首(部),如今能看到的有10多首(部)。”(4)周静书、施孝峰 :《梁祝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上述地区的“梁祝”歌谣与当地的梁祝庙、梁祝读书处、梁祝墓等历史古迹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梁祝”文化景观。(5)毛巧晖 :《遗产化与民俗节日之转型 :基于“2017‘敛巧饭’民俗风情节”的考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据研究考证,广西的“梁祝”歌谣数量最多,高达近百首。同时,这里也是少数民族“梁祝”歌谣的集中地,唐代瑶族古典歌谣集《盘王歌》里就已收录“梁祝”歌谣。(6)何家炜主编 :《梁祝研究大观》,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瑶族情歌《山伯来会祝英台》和盘王歌《梁祝歌》、仫佬族古条歌《山伯英台歌》《梁祝重缘》、壮族琵琶歌《祝英台》《祝英台之歌》、畲族山歌《变成蝴蝶双双来》《一双石卵在坟心》、壮族嘹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叙事歌《梁山伯歌》等“梁祝”歌谣,一部分是由流传过去的汉族“梁祝”歌谣转译而来的,另一部分是先接受了汉族地区的“梁祝”传说,再把传说改编成少数民族自己的歌谣。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歌谣都显示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民俗节庆、审美风尚等信息。
不论是汉族地区的“梁祝”歌谣,还是少数民族地区被地方化、民族化了的“梁祝”歌谣,民间百姓自由编唱的“梁祝”歌谣大都具有语言质朴生动、情节鲜活有趣、人物个性鲜明、易记易唱易传、地域特色鲜明等基本特点,同时很多歌谣中也包含一些落后文化因子与低俗内容,这是民间文艺共有的特征。巴赫金认为,民间歌谣中包含着丰富的狂欢化、诙谐化的语言,甚至“容纳了诸如粗俗化的广场语言、伊索式的寓言语言、象征、隐喻、模拟、调侃……”(7)马新国主编 :《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0页。在巴赫金看来,这种源自底层集市和广场的民间文化,“最富创造性(它具有深厚的民间根基、活生生的人民大众的语言、丰富的民间创作形式……)、最富生命力(它是未完成的、开放性的)”(8)马新国主编 :《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1页。。千百年来,这些“梁祝”歌谣在中国的广袤地区传唱流布,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在民间传播,其中,大多数歌谣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失传,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为今人所知。这既是文化更迭演进的自然生态现象,更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遗憾和损失,同时也证明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只有借助文字等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才能得以长久保存传承和更好地发展传播。
二、“梁祝”歌谣文人化的初期样貌
明清以降,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艺广受欢迎,大量故事传说被改编为俗曲、戏剧、小说。这一时期的“梁祝”歌谣也颇为兴盛,“引发明清文人开始关注梁祝一类民间传说、叙事和俗曲的,是李开先、冯梦龙等人提出的‘真诗在民间’的民歌搜集整理运动。”(9)匡秋爽 :《现代学术视野与“梁祝”母题的经典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诗文家李开先认为文辞浅陋的歌谣却是对人们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与抒发,“语意直出肝肺,不加雕刻”(10)郭绍虞主编 :《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6页。。戏曲家冯梦龙更为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与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民歌时调《挂枝儿》《山歌》等曲集,提出“书契以来,代有歌谣……以是为情真而不可废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11)夏传才 :《古文论译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不仅为民间歌谣正名,将其与《诗经》之“国风”相提并论,而且发现和推崇其在自由发展的背景下独具的真实情感和生动活泼的风格。
自明代中叶起,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同时,乡间歌谣随着人口的流动而进入城市,被城里的艺人们改编、演唱,逐渐受到城市文人的关注,相继出现了民歌和小曲歌词的刊本。(12)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749页。明清时期,在文人们编订的民歌选本中包含很多“梁祝”歌谣。如明万历刊本《词林一枝》中记载有流行于楚地的《罗江怨》 :“纱窗外,月影歪,山伯来访祝英台;冤家闪得无聊赖,在杭州卖尽巧乖。今日里诉出情怀,教人牵惹得相思害。想当初老实痴呆,谁猜你是个裙钗?这场瞒哄真奇怪;想前生分薄缘亏,今世里不得和谐,生生再结同心带!”(13)路工 :《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6页。该民歌选取“访友”情节为背景,以梁山伯的视角进行叙述,表达他内心由爱及怨的情感独白。“纱窗外,月影歪”惯为《罗江怨》的开篇语句,也常被唱作“纱窗外,月影斜”。这首歌表达出梁山伯之“怨”,回想与祝英台在杭州同窗共读,却不知对方实为女子,一句“瞒哄真奇怪”道出了梁山伯内心的委屈与埋怨。既然现实无法改变,就将遗憾归咎于前世无缘,把希望寄托于来生“再结同心带”。此类题材的民歌大多以女子口吻进行诉说抒怀,从男性角度歌唱心中幽怨的并不常见。更难得的是,这首《罗江怨》歌词韵脚考究、纯朴自然,叙事精炼而动情,既表达出主人公无法疏解的郁闷,又在结尾处表现出释然的心态与旷达的境界。郑振铎曾评价 :“在万历本的《词林一枝》里,可喜爱的时曲尤多,有《罗江怨》的,几乎没有一首不好。”(14)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80页。
清代初年(约1660年左右)的长篇叙事歌谣《梁山伯歌》唱词内容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频繁用典,文学性强。如“三绣牛郎配织女,七星鹊桥会一场”“八仙漂海闹洋洋,采荷仙姑不慌忙”“五绣洞宾戏牡丹”“六绣孙猴闹天宫,十万八千称大圣”“吕布貂蝉魂魄消”“八绣孙膑并庞涓”“四姐自配崔文瑞,张生月下笑哥哥”“牛郎站在河东溪,织女隔在河西坡”,多处借用其他传说、神话进行例举叙事,这些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故事成为推动《梁山伯歌》情节发展的有效动力,构成支撑这首歌谣整体叙事结构中的小单元。此类用典手法既丰富了歌谣叙述的内容,扩大了信息量,也令听者感到新鲜有趣。大故事里包含若干小故事,且都编排得恰如其分,丝毫没有生硬拼凑的感觉,足见民间歌谣创作的巧妙精致及高超的艺术性。第二,叙事清晰,重叠递进。这首《梁山伯歌》里大量运用重复性句式,如“一绣……十绣”“一程……四程”“一想……十想”“一唱……十唱”“一送……十送”“一月……十二月”“一要……十要”“一封……十封”“一哭……十哭”“一更……五更”,构成比较规整的结构。其优势在于好唱好记、顺序感强、层次清晰,加上汉语自身具备丰富的音乐性,更使其便于在民间流传,这也是中国民歌里常见的句式结构,影响到现当代民族音乐作品,如《绣荷包》《十送红军》《绣金匾》等。
到了乾隆年间,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所辑解《粤风》中收录另一首《梁山伯》民歌 :“古时有个梁山伯,常共英台在学堂;同学读书同结愿,夜间同宿象牙床。”(15)路工 :《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7页。《粤风》是“李调元根据前人早已辑录的几种民歌歌词,为之加进注释,汇集编辑而成……大部分都是情歌”(16)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755页。。这首《梁山伯》选取梁、祝二人同窗共读片段进行叙述,在故事内容的讲述和情感表达方面非常简练,语词的运用比较生活化。这样一首言词朴拙、短小浅白的《梁山伯》歌竟然得到李调元的关注和采集,显然不是出于文学性的考量,真正引起文人士大夫阶层注意的是歌谣背后的文化母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当李调元等人将“梁祝”歌谣吸纳到自己的创作中并加以改编、呈现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俯身及转型,“梁祝”歌谣的文人化由此展开。
三、“梁祝”歌谣文人叙事的内容选择与主题转变
从自然口传阶段的民间“梁祝”歌谣到明清文人选编的近世“梁祝”歌谣,乃至民国时期的现代“梁祝”歌谣,基本都是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塑造并颂扬“义妇”形象的祝英台为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梁祝”歌谣的内容和主题均发生转变,其中以音乐家黎锦辉1951年创编的长篇叙事歌《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具代表性。
黎锦晖是中国现代音乐家,他重视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主张兼容并包地发展民间音乐,并提出为平民百姓服务的“平民音乐”思想。黎锦晖这篇歌谣近三万字,共二十回,由开篇话和正文组成。开篇话交代故事每个回目的梗概,以七字句为主,回目标题均为简练的四字词组。1952年上海广益书局将黎锦晖创编的歌谣《梁山伯和祝英台》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发行。尽管黎锦辉仍以“梁祝”传说为创编原型,但为了呼应当时提倡的新婚姻法和自由恋爱思想,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他在歌谣中极力反对封建思想及包办婚姻。比如,第一回唱道“如今公布婚姻法,终身大事免担忧”;“男女爱情有保障,夫妻欢乐度春秋”。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把时代特征和社会主流价值导向自然融入歌谣里。描写祝英台打秋千的场景时,以虞姬舞剑、尚香操兵、哪吒风火轮、张生戏莺莺、张良追韩信、牛郎织女星等做比喻,生动形象又丰富有趣。从文字表述形式上看,黎锦辉采用相对自由的句式,并未局限于七言,而是根据故事内容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七言、十言等句式,使歌谣整饬而不乏味。
黎锦辉在《梁山伯和祝英台》歌谣的创编中,运用了中国民间文化特有的“箭垛式”传统,增添白蛇传说等故事,借以点明故事主旨,增强逻辑性和说服力。在第九回中,祝英台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共游西湖,老师提起白娘子,让大家各抒己见。祝英台主张“爱护白娘娘”,斥责“法海坏和尚,破人婚姻犯大罪,倚势欺人造祸殃”,梁山伯与之观点一致 :“婚姻大事终身福,男女双方作主张……专制威权同拆倒,再无乱棒打鸳鸯。”白蛇传说在“梁祝”歌谣中出现并非黎锦晖首创,此前一些歌谣文本里也曾提及,区别在于以往引用白蛇传说多是举例或类比,并无展开阐述。而这首“梁祝”歌谣对白娘子、法海、许仙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目的在于揭示主题,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证明封建势力、旧风俗、专制权威对人民的迫害,提倡男女自由恋爱的婚姻观才符合人性。
受长期以来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民间文艺作品大量充斥着封建迷信内容,新中国之前的“梁祝”歌谣大都留有此类印迹,比如,马文才请阎王判案、金童玉女返天庭、梁祝二人死而复生重续姻缘等。黎锦晖创作的这首《梁山伯和祝英台》歌谣着力批判了封建迷信及相关内容,作者直言“原唱本,加研究,迷信言辞嫌荒谬”,直截了当指出旧唱本的思想问题,认为“如今全国早解放,恶俗邪风尽扫光;中华历史从头写,民间故事要重装。”进而删去落后迷信的段落和语句,注重净化唱词。作者运用比照手法加以叙述 :“老封建,把人民重重捆绑,梁祝事,到末了婚败人亡。”而今,“男同学,女同学济济一堂;同样教,同样学同样毕业,决不会,为瞒人女扮男装!”新旧时代的社会面貌一目了然,“梁祝”悲剧不再重演,与之相关的男女不平等、包办婚姻等社会问题得以解决。黎锦晖通过对“梁祝”歌谣的改编,着意突出封建制度引发的百姓疾苦,强调新中国新制度为人民带来的福祉,这首歌谣极具时代特色,是社会进步与文化变革在文艺作品中的反映与呈现,是“梁祝”歌谣文人化改编的全新阶段。
四、现代学术视野中的“梁祝”歌谣
20世纪初期,由钟敬文、顾颉刚、钱南扬等民间文学专家倡导,在北京大学发起“歌谣学运动”,对“梁祝”传说及歌谣进行全国范围的搜集与整理。通过专家学者的田野调查和细致挖掘,获得了颇为丰富的“梁祝”资料,尤其是数量可观的“梁祝”歌谣引起了学者注意。然而,绝大多数民间口传的“梁祝”歌谣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与保护,导致大量文化遗产灭失。现存“梁祝”歌谣手抄本和刻印本已非常稀少,其传唱人更是凤毛麟角。尽管如此,学者们依然从这些存世的歌谣文本中发现并得到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朱自清先生曾指出 :“至于近世歌谣,即当世流行的歌谣……这中间有些叙事的唱本,如《孟姜女》《祝英台》等,很可注意,因为她们的故事是流行极广的大故事。”(17)朱自清 :《中国歌谣》,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3页。朱自清自1929年开始讲授《中国歌谣》,他提到的叙事唱本即“梁祝”长篇叙事歌谣,因“梁祝”故事深受人们喜爱并广泛传播,自然融入歌谣、民歌等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作品里,其特殊的音韵、节奏、曲调和章句使得音词相连、文乐合一。在这些“梁祝”歌谣里,故事的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仍然作为主要叙事内容,有些歌谣篇幅长达数万字,当中不乏用典、互文、比兴、重复、双关等艺术手法。从其内容上看,融合了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讲述方法和叙事手段;从形式上看,以七言和五言为主,讲究押韵与对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尽管“梁祝”歌谣大多没有固定曲调,演唱方法比较自由甚至近乎朗诵,但它淳朴的美学风格和深厚的民间涵养,是此后“梁祝”曲艺、戏曲的文化根脉和艺术源泉,也是其进入现代学术视野的关键缘由。
(一)冯沅君、罗永麟从尊重女性、女性解放等视角评价“梁祝”歌谣的内容和主题
冯沅君1925年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发表了《祝英台的歌》一文,其中记述了一首有关祝英台的民间歌谣,该歌谣源自河南唐河乡村,共有六节,每节四至八句不等,形式较自由,唱词清新质朴,采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和事物进行叙述,“日头出来紫巍巍,一双蝴蝶下山来;前面走的梁山伯,后面走的祝英台。”(18)沅君 :《祝英台的歌》,《国学门月刊》1925年第3期。冯沅君从这首歌谣入手详细分析“梁祝”故事内容,她觉得其中“有种矛盾点。就说故事者的心理看,这个故事所以能传得如此久远,全由人们钦佩祝英台的贞洁,合于烈女不事二夫的条件。但同时她们又叙述祝如何爱梁;当他俩同睡时,祝如何想教梁知道她是个女子”(19)刘锡诚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她认为,“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是祝英台的人性未被冷酷的礼教的毒水浸蚀的一点,她所殉的是情,不是贞洁坊。”(20)沅君 :《祝英台的歌》,《国学门月刊》1925年第3期。这番从女性视角进行的解读与阐述,是现代学者对“梁祝”歌谣多维度研究之体现。罗永麟先生也认为在“梁祝”歌谣的发展过程中,“更多了一些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如“梁祝”题材的长篇叙事歌《柳荫记》(21)罗永麟 :《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这篇歌谣中的祝英台心怀大志,请求父母允许她外出求学时说 :“儿虽女流有志向,要效男子把名扬。”在歌谣故事的结尾,祝英台收官兵、得军印,被封为代管边境女将军。其故事主题和结局与以往“梁祝”歌谣大相径庭,彰显了尊重女性、歌颂和倡导自由爱情的进步意识。
(二)何其芳、路工认为民间流传的“梁祝”歌谣具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风韵,而文人杂乱累赘的编造破坏了“梁祝”歌谣本身的特点
1951年3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何其芳撰写的《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他批驳了“梁祝”传说的唱本是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之观点 :“就我所看到的各地表现这个民间故事的唱本和地方戏脚本说来,它们一般都是保存了相当多的劳动人民的色彩和想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歪曲了这个传说的面目和意义。”(22)何其芳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人民日报》1951年3月18日。同时他指出,并非那些表现梁祝故事的唱本就没有缺点,“已经印成书的唱本常常是经过了城里的某一类作者的加工,比起劳动人民原来的朴素而又美丽的口头传说,难免要加上一些杂乱的不高明的成分。”这些杂乱且不高明的增饰附会在“梁祝”歌谣中确实存在,虽然“梁祝”歌谣始终以“梁祝”爱情传说为中心,但其内容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如明清时期的歌谣突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情节比较固定;民国时期的“梁祝”歌谣中表述的投胎、转世等内容具有强烈的封建主义色彩,附加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故事,这类在何其芳看来“杂乱的不高明的成分”,往往更加符合市井百姓的世俗文化口味和娱乐消遣习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梁祝”歌谣则对旧唱本中的封建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借“梁祝”悲剧大力倡导新婚姻法、男女平等新制度,对民众熟知的老故事进行改编再创作,融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社会文化政策,将“梁祝”歌谣变身为大众宣传媒介,发挥了民间文艺作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化作用。
路工先生1955年编纂的《梁祝故事说唱集》,整理收录了民歌、鼓词等十四篇珍贵的“梁祝”资料,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和学术史意义。路工说 :“民间所歌唱梁、祝故事的作品,是经过千万人和民间艺人加工过的,各地人民依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见解来创造、丰富了这个故事的内容,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所以各地有不同的唱本流传,这些大同小异的作品,都有它的特色。”(23)路工编 :《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地域之间的差异形成不同语言面貌、民俗习惯以及审美喜好等多样性文化,同一歌谣流传到不同地区便会“加以新的发挥,或是将其附会到附近的某个风物上去,经过一番虚构、夸张、渲染、幻想等艺术加工手段”(24)顾希佳 :《从梁祝传说看民间故事与俗文艺的互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这也是民间歌谣与民俗文化彼此互融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路工还指出 :“也有些经过文人修改的作品,常常在重要的矛盾点上,轻描淡写,或者应付过去,对无关紧要的琐碎生活,添油加醋,如梁、祝读书时,不断地去写梁山伯发现祝英台是女性,这样就失去了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光彩,变成为庸俗的低劣的作品。”(25)路工编 :《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这与何其芳的观点大致相同,在现代学者看来,不恰当的改编、创作使“梁祝”歌谣丢失了原本的朴素和优美,而这些典型的民间文化特质正是歌谣最具魅力的元素。
(三)伊维德认为“梁祝”歌谣唱本的不同之处都在于结尾的处理,不同时代的受众需要不同的结尾
哈佛大学教授伊维德(Wilt L.Idema)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中,以“说唱文学”为专题对“无法确定时代的、数量庞大的各类说唱文学作品”进行讨论。伊维德发现中国大陆195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相同主题下的不同文本,如岳飞故事、白蛇故事、梁祝故事、孟姜女故事,但出于对这些文本的未知文人作者的不信任,相关研究转向了乡村口头文学与现存的曲艺传统。”(26)孙康宜、宇文所安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93页。在这些文本里,中国四大传说占据较大比例。伊维德以“四大著名传说”为题对此加以阐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其中一部分。他着重讨论了清代初年(约1660年左右)浙江忠和堂木刻本长篇叙事歌《梁山伯歌》,这首现存最完整的“梁祝”歌谣之一,存本为单独刊行略有损坏的版本。采用七言一句、五句一段的结构表达故事内容,全篇将近九千字。对于这首《梁山伯歌》的类别属性,中外学者们看法各异。路工将其看作“长篇叙事民歌”,与《梁山伯》《罗江怨》归为一类,他在50年代整理的《梁祝故事说唱集》序言中写道 :“《梁山伯歌》是一首三百年前的长篇民歌。可惜是小书铺刻本,错字很多。”伊维德把它归认为“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叙事诗”(27)孙康宜、宇文所安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11页。并纳入说唱文学中。当然,伊维德在没有标注类型的现代整理版本中注意到这首《梁山伯歌》篇幅很长,于是他解释道 :“不同类型的说唱文学之间篇幅大不相同。某一特定类型中也常有‘大书’(极为长篇的故事)和‘小书’(长篇爱情或丑闻故事)之别。”(28)孙康宜、宇文所安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10页。梁祝文化学家周静书先生在其主编的《梁祝文化大观》(故事歌谣卷)中收录了这首《梁山伯歌》,编入“民间歌谣 :汉族叙事歌”类别中,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合理。伊维德通过多个“梁祝”歌谣及说唱文本的比较研究,认定“不同版本中最大的分别就在于故事的结局”,比如,梁祝二人死而复生、梁山伯复活后科举及第等等,而“现代读者如果将其视为‘旧社会’男尊女卑造成的悲剧,将会发现这些日后添加的情节是不必要的。”与之相反,“古代的读者们或许会欣赏这些经历,因为它们让梁山伯展示自己的男儿气概,祝英台则展现了一个妻子的美德,由此传统性别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29)孙康宜、宇文所安编 :《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60页。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原型的歌谣,不仅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喜爱,而且也渗透到地方戏曲、评书唱词、文学、戏剧、影视等其他文艺形式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复杂张力以及民族地域差异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印记。关于该问题的探讨对于歌谣研究、文化母题研究以及民间文化史研究都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而“梁祝”歌谣无疑是切入这一问题的典型个案。“梁祝”歌谣从最初在古代社会由群众自发编创的散歌口传阶段,逐步走向经由民间艺人加工整理的叙事歌说唱阶段,然后进入文人视野并加以辑录、改编,其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都有了很大改变并得以拓展。文人化的“梁祝”歌谣叙事精巧、语言细腻、套嵌诗词、频繁用典,其音韵格律都得到高度提升,在内容选择和主题表现上更加符合时代情感需求,不仅为“梁祝”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也为“梁祝”文艺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