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12期《临床内科杂志》综述与讲座
——“心房颤动的诊治进展”栏目导读

2020-12-20

临床内科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耳心室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岁以上成年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0.71%,75岁以上高龄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35%。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心脏节律控制及心室率控制。本期“综述与讲座”栏目特别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波教授为“心房颤动的诊治进展”专栏组稿,并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撰稿。房颤患者有较高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风险,血栓栓塞并发症严重影响房颤患者的健康,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杨波教授撰写的《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血栓栓塞风险及出血风险评估、常用抗凝药物、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抗凝药物使用监测及抗凝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进行论述,内容系统,为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提供全面指导。左心耳封堵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术式,目前已成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黄鹤教授的《左心耳封堵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对左心耳封堵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证据、专家共识、在中国的实践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阐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曾秋棠教授撰写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非瓣膜性房颤合并冠心病这一特殊人群如何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吴立群教授撰写的《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管理》从房颤节律控制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对提高房颤患者的心功能、缓解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刘启明教授的《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速率管理研究进展》对心室率管理的定义、适用人群、目标、价值及管理方案等进行全面论述,同时强调心室率管理不应被孤立出来,而应作为房颤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限于篇幅,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本期杂志“综述与讲座”栏目各篇文章。您可登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及本刊官方网站(www.lcnkzz.com)搜索本期杂志。感谢您持续关注《临床内科杂志》!

猜你喜欢

心耳心室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左心耳的形态结构和舒缩功能与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行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切除与左心耳封堵的随访研究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一例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