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正定渊源

2020-12-20文然然李俊红王廷林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

文然然,李俊红,王廷林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7)

一、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概述

文化自信是指建立在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基础之上对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定信念与自觉实践,是民族成熟进步的标志之一。[1]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统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体系和民族精神、思维方式以及实物性载体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观、政治观、价值观构成了革命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和合共生、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其具有理论性、传承性、时代性、实践性。[2](P33-39)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3]

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其核心和灵魂是带有鲜明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重要支撑,是四个自信的核心和基础。在生成逻辑上,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主要把握了时代、价值、实践三重逻辑。

二、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正定文化渊源

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等深层差异,“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它的存在,一旦形成一种传统,其对于人的性格、心理,乃至思想、学术的影响与熏染,都是巨大的”,[4]地域文化或多或少会影响意识精神领域。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蕴蓄萌发有其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渊源,正定深厚的文化底蕴、瑰玮灿烂的文化和正定从政的实践经验为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形成提供了理论源泉、文化根基和实践基础。

正定是习近平的从政起步之地,正定工作时期也是习近平开始构建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萌芽阶段,正定的历史古迹、人文精神、革命文化、风土人情、所蕴含深厚传统内核的地域文化影响了习近平的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文化观。正定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精神和革命文化滋养了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并为习近平文化自信理论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作为传古承新之城的正定特有的民情地貌启发促进了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萌芽。

1.正定文物古迹弥足珍贵,历史底蕴深厚

作为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具有优越通衢的地理区位,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孕育了瑰丽灿烂的历史,正定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在这里劳动生息,距今7 000 多年前的西洋仰韶文化遗址,距今6 000 多年前的小客龙山文化遗址,距今2 500 年前新城铺故都遗址,都是有力佐证。[5](P216)

正定为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京外名刹之首,世界冠军摇篮,红楼文化经典,元曲创生中心,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6],有9 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千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名人闪耀在正定悠久、灿烂的历史画卷中。正定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常胜将军赵子龙的故里。位于正定城东的隆兴寺,公元586 年开始修建,当时称为龙藏寺,历史悠久,是国内保存比较完整、保存规模比较大的寺院之一,寺院多为宋代时期的建筑、石碑等。

2.正定古代英雄人物辈出,“子龙精神”彪炳史册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的“精忠报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孔子的“杀身以成仁”,所展现的气节和家国情怀,熔铸了不朽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2](P19),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当时正定所具有的独特人文精神密不可分。

正定有悠久的历史,有5 000 年的文明史,3 000 年的城市史,2 000 年的建制史,涌现了很多辉耀中华历史的名人,文韬武略,彪炳史册,有单枪匹马出入百万军中的常山赵子龙,所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最经典的人文精神。习近平在《知之深 爱之切》中专门提到了常山赵子龙,赵子龙忠诚爱民、胸襟磊落、深明大义、刚正威严、谦逊平和,表现出了典型的儒将风范、独具的政治智慧和朴素的人本思想。[7](P1-2)还有宋代英雄杨粹中、褚承亮的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构成了以“子龙精神”为代表的正定特有的地域精神和文化,这种重国重义、淡泊名利、谦虚平和的形象,成为正定人民挖掘弘扬的历史文化,古城街道有常山路、常胜街、赵云路、常胜胡同等,赵云庙门口有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铜像,正定建有子龙小学,内有赵子龙紫砂塑像[7](P207),形成了独特的“子龙文化群”。“子龙精神”所承载的厚重家国情怀已深深根植正定人民心中,对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形成影响很大,是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萌发的开端。

3.正定古代文化艺术兴盛,元曲杂剧独领风骚

正定历史文化包括历史文物、古建筑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技能、表演、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常山战鼓(子龙战鼓)和正定高照(中幡),正定宋记八大碗、马家鸡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剪纸和元杂剧《墙头马上》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回溯历史,蒙元时期正定成为当时的元曲创生中心,由于当时的正定得到地方官员的积极治理,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从而为繁荣文化艺术创造了条件,元曲与唐诗宋词三足鼎立。正定作为战乱时期中原文学唯一“绿洲”,群贤毕至、人才荟萃,正定的元曲作家群开始成长壮大,促进了词曲诗歌的繁荣和发展,白朴为其中的代表人士,精于度曲,引领了蒙元初期元杂剧创作。正定杂剧作家灿若星辰、著作至富、名誉昭然,使正定真正成为元曲的兴盛中心。[9]

4.正定人民勇于抗争,革命文化薪火相传

正定是一块革命的热土,这块热土上出现了很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诸如第一任县委书记尹玉峰、郝清玉烈士等,1924年,正定成立了我党第一个全部由青年学生组成的党支部。正定之所以被习近平称为“热土”,就是因为这些先烈血洒燕赵,以光辉的事迹感召后人。正定的革命斗争气壮山河,从其鲜明独特的革命文化中提炼出来内涵丰富、奋发向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是正定人民在革命时期的精神烙印和永不磨灭的记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在习近平的积极努力下,正定很多遗存的革命遗址得到保护,比如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岸下惨案发生地、赵生明烈士牺牲地等革命遗址都立碑置匾,成为革命文化教育的课堂、载体,以弘扬不忘国耻的正气、激励同仇敌忾的勇气、发扬振兴中华的精神。正定的革命斗争所蕴含的宁死不屈、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形成的强大凝聚力是构建文化自信重要的“力量”之源,正定的革命文化启发了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为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形成奠定了深厚基础。

三、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正定实践渊源

从实践角度看,正定的历史文化、经济与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萌发形成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习近平在正定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习近平文化观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实践基础,在正定工作的文化实践,是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形成的萌芽阶段。

1.启用文化人才,助力文化发展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三年,提出了工业兴县、旅游兴城、建设农业特色基地的目标,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为本,把人才放到战略高度去认识,意识到人才在正定经济、文化发展上的重要性,采用引进、培养、留用等方法多渠道开发人才,县委制定了“内引外招”政策,制定了“人才九条”招贤纳士,大力搞好人才建设。习近平得知人民作家贾大山熟悉正定的历史文化,破格任命他为文化局局长。贾大山任职文化局局长九年,勤勉努力,不负众望,启动修缮了大悲阁、钟楼、华塔、凌霄塔等文物古迹,同时还新建了现在还在使用的常山影剧院以及文化大楼等文化设施,在任期间,赫赫有名的常山战鼓队还走出河北,进入北京亚运会。

2.发展文化产业,助力经济发展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不止一次跑遍当时正定县25 个乡镇、222 个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亲民乐民赢民心”是他的真实写照。习近平在正定推出的一系列治县理政的方针政策,为正定发展理清思路、谋划好远景打下了坚实基础,使得正定在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习近平知人善用,与时俱进,用文化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了正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提升。习近平得知要筹拍电视剧《红楼梦》,千方百计找到荣国府、宁国府的图纸,经过不懈努力使“荣国府”的外景基地落户正定,由于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当年前来正定参观游览的人次为130 万,门票收入达到200 多万元,这是一次成功地利用文化产业助力经济建设的实践。[2](P26)

3.加强文物保护,促进旅游开发

习近平曾经说过:“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习近平强烈的文化情怀与正定厚重的文化底蕴产生了碰撞和交集,他深深意识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脊梁和魂魄,意识到正定古城的文物古迹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把正定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怀着对正定的深厚感情,习近平对文物保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熟读县志、史料,勘察古建筑,启动文化大规模调查,了解文物保护情况。认识到弘扬历史文化的重大意义,满怀深情地呼吁人民传承瑰丽灿烂的历史文化,提出利用正定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意识到保护好文物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正定文化遗存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筹款修缮了大佛寺,致力于让承载了文化记忆的古建筑重放异彩。多次往返省政府等相关部门,解决文物修缮、保护的资金问题。所有古建筑和文物都要登记在册,统一进行保护,解决了正定文物无人管理保护的问题,正定的旅游收入在1985 年有大幅度增长,为正定成为旅游文化名城,实现旅游兴城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在2014 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传承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与他在正定保护文物的初衷是一以贯之的。

4.重视精神文明,活跃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0]习近平在正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习近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最初的萌芽。[11]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在撰写的很多著作文章中都提到要关心群众的文化生活,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战略方针来抓,要重视文化教育。习近平对自己的第二故乡“知之深,爱之切”,为了把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能保存下来,提高正定古城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倡议编写反映正定历史沿革、文化成就的《正定古今》,并饱含激情地为这本书写了序。全书共三篇,书写了正定古城的建制沿革、自然概况、经济概观以及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文学发展、民间习俗和风物传说等,还重点写了正定的古代诗歌和当代文论,为保护文物和振兴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注重改造环境,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卫生条件,把臭水坑改造成了公园;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把破戏院变成了影剧院,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

四、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正定理论渊源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党建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思想、观点,这是习近平具有的善于深邃思考、不断求索创新、敢挑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和卓越个人能力的体现和必然结果。

习近平大力挖掘弘扬正定特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正定人民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大胆求索,推动了正定的改革和发展。修建了凝聚着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精神的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使正定成为“世界冠军摇篮”。习近平注重党风廉政建设,1983 年出台的《中共正定县委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有力促进了党的建设,此规定即后来出台的党的“八项规定”的最初萌芽,同时以党建带动文化工作,加强政治引领,把文化工作当成重中之重,把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作为重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战略高度去认识。习近平认为:“要‘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珍视正定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峥嵘岁月。”[5](P183)清楚认识到正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做好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作为物质载体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作用,通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兴县来弘扬历史文化。

习近平正定文化实践总结的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文化成果,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重要论述,追根溯源,这与他在正定的丰富实践、深入思考和不断求索创新密切相关。遵循一以贯之、蕴蓄萌发、深化升华的思想脉络和发展逻辑,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在正定工作时期便已经播下思想的种子。习近平在正定三年工作期间的文章以及重要讲话、方针决策等是习近平在正定进行经济、文化实践,推动正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深邃思考和积累经验的记录,内容翔实丰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方针传承了本书所蕴含的重要思想观点,有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价值观、精神品格和人本思想。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思想、观点和理念,许多都能在正定实践中找到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回溯正定时期习近平文化建设方面的思想及实践,习近平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紧密相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谋划统筹,而不是孤立割裂看待,从而能更深层次、全方位挖掘文化的作用及重大意义。正定是他所走过的工作之路、所开创的成功实践、所取得伟大成就的开始。习近平在正定这座古城宝贵的工作经历和实践,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千年古城正定以及所承载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对于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蕴蓄萌发有着重大意义,为以后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厘清思路、打下基础。

由而是之,正定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正定工作经历践行了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循环创新的动态过程。厘清其文化实践发展轨迹和蕴含的历史逻辑,梳理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正定实践的萌发,分析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形成的文化背景、理论渊源、实践渊源,对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