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生态文明的契合性研究

2020-12-20阴训法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然界共同体命运

贾 玥,阴训法

(1.沈阳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2.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体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人类共同体的存在是以人与自然彼此制衡、协同控制、息息相关、共生共存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反思了传统工业社会功利性、工具性的价值观,摒弃了人类作为自然调控者这一违背自然价值和人类根本价值要求的评判标准。将人与自然看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高度相关的统一性整体,体现了人对自然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理解。生态文明即在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因此,二者存在深厚的内在关联性和高度的契合性,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镜像,审视共同体与生态文明二者的逻辑前提与关联,探讨二者的互动互鉴性,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入的导向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在思想渊源、共同目标、实践方式三个方面,具有共通之处。

一、思想渊源的契合:中国“和”文化与马克思的自然观

“和”理念是贯穿中国各时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积淀下来的独具中国精神特质的思维方式,具有首要价值和完善的生命力。不仅是中国代表性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文化资源,也表达了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包容互鉴的交往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和合思想不同于西方以对立、冲突审视社会关系的治理观,强调交流互鉴、多元共处、和衷共济、彼此融合、共同担当。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与中国传统“和”文化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天下大同”观念的当代映射。“和谐”形容一种关系,是共同目标的达成和共同利益的最终落脚点,这种关系不代表冲突和差异的消失,而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使每一位个体保持其各自的特色,即所谓的不同。这些传统理念启示着生态文明建设要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认识到生态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和其他自然构成者一样,是自然共同体中普通的成员和参与者。需要尊重共同体中其他各成员,也需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使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生态文明和命运共同体一致倡导建设共生共在与全面协调的社会和自然,追求自然界多样的价值体系。在国内,和合思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达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和理论载体;在国际社会,和合思想表现为国际关系核心价值即和谐世界的最终归宿和组织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外化延伸,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生态文明的外向拓展。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强调自然对人的基础地位以及自然对人实践活动的制约。“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它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它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它来生产的材料。”[1](P92)人的活动无法离开对象世界,无论人类如何强大,也只能在对象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也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存,自然界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相互渗透、浑然一体。这意味着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就是人对待自身的态度,人对自然的保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然而,在“工业时代,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的特殊的自然对象,却是随着人对对象世界的丧失及自然对人的异化实现的。因而,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复归的真正表现”。[2]当今,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任何国家既不可能单独面对全球问题,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再是单纯一国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谋求中国发展过程中兼顾他国利益,追求平等均衡的全球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使人类社会发展拥有共同的目标指向;“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以共同体理念为价值引领,以互惠共赢为目标追求,各利益主体广泛合作、充分交流、凝聚智慧,定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凡宜之道,与时偕行”,一种思想方案是否可行,关键在于该思想方案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否立足当下有充分的现实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各个环节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和文化精髓在当今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领关照人类未来,与生态文明理念崇尚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二、共同目标的契合:人的全面发展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1](P328)由于异化劳动,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失去了其类生活的对象性,自然界已经与人发生了分裂,不再属于人类,而是外在的异己本质。而全部异化的扬弃伴随着真正人类社会的诞生。在共产主义社会,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丰富和完善着对象世界,而对象世界也产生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自然和人在劳动中趋于一体,自然人化伴随着人化自然,人对自然的享受既是对自然的拥有,也是对人的全部感性和本质的拥有,从而真正实现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

生态文明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即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虽然涉及人与自然两个平等主体,但应该强调的主体仍应是人类。因为,一方面,人类作为自然之中的消费者,与其他物种一样对自然生态系统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但同时,人又具有发达的大脑、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能动的创造性,使之区别于仅具有本能的一般自然物。人类以外的自然物不能成为担负共同体道德的主体,因为其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是无意识的、不可期待和要求的,自然物是道德的客体而非主体。因此,人类理应成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另一方面,当今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自然,但同时又靠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独立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在向自然索取利益的过程中走向进步,却也破坏着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基础的自然。因此,要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减少全球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协调发展,首先应考虑到人的生存方式的特殊性,努力改变人类的不当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以实现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如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奇所说:“未来只属于人类,也主要取决于人类。”[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并要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这无疑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方式的契合:全球化的科技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只有在社会不断进步的道路上,只有在合理解决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各种不协调关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找到实际解决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钥匙。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揭示的自然规律,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存在、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而且也为调节、确保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科技的进步使人不断地提升对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也不断地完善着人的实践能力,进而可以有效并合理地组织生产,使自然得到高效的利用,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式即合理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即社会改革。“最小消耗” “合乎本性”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和揭示,对自然对象的进一步加工和改造,对劳动手段的进一步掌握和创造,对劳动主体的进一步教育和塑造得以完成和实现。

生态文明的理念虽然是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工业文明、摒弃现代化,而应使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高质量、低消耗的协调发展道路。通过科技不断创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缓解人类生存危机;通过科技不断进步,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通过开发高科技、智能化产品,缓解人类需求的增长性与自然资源消耗性之间的矛盾;坚持以智能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产业化,走科技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享有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统筹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在于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引发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版图的重构,全球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也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对中国和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各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生活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科技向服务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通过打造全球科技价值共同体为综合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球化的科技进步有利于打破技术壁垒,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粮食短缺、环境破坏、人口过快增长、土地退化面积扩大等问题;全球化的科技治理可以规范科技伦理、引导科技向善、服务人类福祉;全球化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可以抑制西方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对发展中国家的掣肘风险,保障各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使我国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增大、生态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我国人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和全球的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有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升华,是中国和世界在这一共同话语体系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理念延伸。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增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与向心力;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契合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能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一种处世哲学,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使中国的发展理念顺应世界潮流,融入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能够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和谐、多元一致的基本特征。

新时期新条件下,面临国内国际出现的生态环境新问题。我们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的契合性研究为基础,合理预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创新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共同体意识引导下的具体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途径。在深度扩展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国际传播对话空间的同时,优化国际传播机制,对生态文明的传播路径进行创新,进而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影响。

猜你喜欢

自然界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命运